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导学案(80页) 下载本文

C.不同的国家对待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态度

D.龙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由于文化的存在才赋予其不同的含义 2、下列属于端午节习俗的有( )

①吃粽子 ② 月下乞丐 ③ 寒食 ④ 赛龙舟 ⑤赏花灯 ⑥登高赏菊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⑥

3、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演出中,来自世界各大洲的艺术家联袂登台,50多个国家50多种风格的音乐表演异彩纷呈。这体现了 A.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B.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C.各国文化日益趋于一致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2010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真题】说到中国,人们会想到长城;说到埃及,人们会想到金字塔;说到法国,人们会想到埃菲尔铁塔;说到巴西,人们会想到足球、桑巴舞;说到西班牙,人们会想到斗牛等等。这说明

①不同国家通常有代表自己国家文化的不同标志 ②世界文化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等特点。 ③各国文化存在差异,但各有特色

④不同文化容易在交流和碰撞中产生冲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12广西桂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窗口,介绍全国各地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美食,从精致的选材、加工和制作等角度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影响,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进而形成文化认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这部纪录片 ①反映出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②使得中华民族文化具有了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③展现了饮食习惯的不同,体现出文化的差异

④表明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6.(四川达州)【号角吹响:建设文化强国】(10分)

材料1: 2012年是龙年,关于龙的成语、歇后语、对联颇多。成语如:龙腾虎跃、藏龙卧虎、龙凤呈祥……;歇后语如:龙王爷打哈欠——口气不小、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对联如:龙腾盛世颂繁荣,凤舞华夏歌和谐……

材料2: 不同文化的接触是人类进步的路标,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因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带来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的事例不胜枚举。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楷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举办了中法文化年、中日文化年、中俄文化年…… 材料3: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1)「经典概括」从这些成语、歇后语、对联中,你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有何特点?(至少两个)(2分)

(2)「放眼世界」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4分)

(3)「献计献策」请你为加强达州文化建设,促进达州的快速发展建言献策。(至少四点)(4分)

【回顾总结·学习借鉴】(学习小结)

我的疑问及收获:

第五课 第二框 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人民友好交往,拥有真正开放的胸怀。

2.能力目标: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摒弃在尊重文化多样性问题上的错误认识。

3.知识目标:①知道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自觉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②懂得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 ③知道对于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④认识到青少年有责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⑤知道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案: 5分钟阅读课文(正文段),5分钟完成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10分钟合作探究,15分钟展示点评, 课堂训练案:10分钟巩固落实、当堂检测。

【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就非常重视对外交流,大家知道中外历史上有哪些友好往来的代表人物吗?小组讨论:中外友好往来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说说他们的事迹。

【课前预习案】(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探究:(目的:落实学习目标中的知识目标。5分钟)

1、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 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 的差异。

2、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体现了一种 意识、 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3、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 ,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4、我们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弘扬我们的 。 5、学习外来文化,不能失去自身的 ,而是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 6、归纳总结:我们怎样做友好交往的使者?

【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

活动一:小雪和Mary(目的:认识到文化的差异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并引导学生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拥有开放的胸怀)

课本61页,分组探究

1、如果你是Mary,你会怎么办?

2、我们能以“好”或“坏”来评价Mary的处理方式吗?

3、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呢?

活动二 中国的交通和比利时的交通(目的:使学生懂得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并自觉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

1、中国的交通(可以是学生创作表演)

警察:你没看见红灯吗?司机:不,只是没有看见你。 讨论: 以上对话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2、欧洲的汽车文明(见课文61面材料) 小组合作探究:

(1)在比利时,城市很少有红绿灯,为什么能够秩序井然?

(2)你对“只有人,才是万事万物的红灯”这句话如何理解?

(3)欧洲的汽车文明,对我们有什么借鉴之处?

活动三: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的启示(目的: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珍惜本民族文化的紧迫性,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2005年11月24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 小组合作探究

1、大家如何看待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这件事?

2、你觉得这件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活动四:梁思成保护奈良城,课本62页材料(目的:使学生树立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懂得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

小组合作探究:

1、当听说美军要轰炸日本本土,假如你是梁思成,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2、梁思成赶到美军设在重庆的指挥部,向布朗森上校陈述保护奈良城的重要性,美国的原子弹终于没有投向奈良。你觉得梁思成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

活动五:身边的外来文化(目的:树立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小组合作探究课本63页材料

1、我们身边的外来文化还有哪些?

2、外来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能否照抄照搬?应该怎样做?

活动六:中外交往实战演练(目的:将本课的难点落实到实处,真正掌握一些与外国友人交往的具体做法)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演示:

1、你的西班牙朋友邀你一起吃饭,饭后他却说要和你平分账单,你会怎么想?

2、午饭时间,你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一位美国朋友,你会怎么和他打招呼?

3、学校选派一批优秀学生去美国学校交流访问,你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当你走出机场的时候,美国朋友想给你一个热情的拥抱,你会怎么办?

4、一位日本友人邀请你观看电影《南京真相》,这是一部企图证明“南京大屠杀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电影,你会怎么办?

课堂训练案:

1、在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一个民族的灭亡,并不是这个民族的人全部都死掉了,而是在这个民族的惹身上不再存在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了。这其实我们,在对待本民族文化时

( )

①要尽到保护的责任②要珍惜自身的独特性,不能迷失自己③要对其他文化采取防范心态,比年被同化④要积极宣传、弘扬,让世界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时下,日本漫画书在我国某些地区的中学生中广为流行,这些书中不乏有一些低级趣味的内容,有的中学生因沉迷其中而应先学业。这告诉我们( ) A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B引进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C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排斥外来文化

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3、小丽准备游览上海世博园,参观其它国家展馆时,她应具有 ①平等的态度 ②开放的胸怀 ③学习的意识 ④自负的心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2011天津】社会不断进步,世界日益开放,与不同文化共处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应该

①关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 ②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 ③采取全盘肯定的态度 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2012广东)11.在赛场上,中国学生因为没有给外国小朋友准备礼物,尴尬之下只能以人民币回赠;在餐桌上,中国孩子热烈讨论,谈笑风生,外国孩子却在安静就餐……,这是在英国坎特伯雷举行的2012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出现的真实场景。同学们对此场景有不同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文明、不尊重人的表现②在国际交往场所,是否文明礼貌会影响国家形象③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要尊重差异、保持特色④在不同的公共场所,都要自觉遵守文明礼貌规则

A. 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2黑龙江鸡西)29.【文化瑰宝】

2012年秋季,国家将正式启用教育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在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 (6分)

(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书法进课堂的认识。(3分)

(2)除书法外,如果你有机会学习一项传统文化,你会选择什么?(1分)

(3)青少年应该怎样对待优秀的传统文化?(2分)

【回顾总结·学习借鉴】(学习小结)

我的疑问及收获: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