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练习 下载本文

山东省阳信一中2020届高三寒假新高考阅读题专练(二)

——现代诗歌阅读

班级 姓名 一、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1~4题。

风 景 辛迪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 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 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 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 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 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 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 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 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 都是病,不是风景!

一九四八年夏 在沪杭道中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一、二句交代了看“风景 的地点,指出看到的都是“社会问题”,与最后一句中“不是风景”相呼应。

B.三、四两句阐明了社会问题的具体内涵,即人民生活困苦。“终点” 即“田间的坟”。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社会黑暗、人民生死难料。

C.七、八两句“一路来行过的地方” “说不出生疏”,表明这种社会问题普遍存在,而“却是一般的暗淡”,语意陡转,说明当时劳苦大众已经麻木,对造成自己苦难命运的原因漠不关心。

D. 对连年战乱带来的灾难,作者有感而发,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穷兵黩武的反动政府的痛恨。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把铁轨比喻为中国的肋骨,形容得何其瘦骨嶙峋,简直令人感到心痛。而社会问题像一节节的列车,又何其多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B. “比邻而居的茅屋和田野间的坟”,这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象,此处将茅屋和坟这两

个意象同时组合在一个画面中,写出了诗人的思考:生与死的距离近得出奇,中国人竟是如此浑浑噩噩地了结一生。

C.“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在对称的两句中运用色彩的不同,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对比。

D.“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瘦”字的重复使用,着重比较出瘦的程度,与首句的“肋骨”遥相呼应,由此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都是病,不是风景!”

3.诗歌最后一句使用标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4分)

答:

4.诗歌取名为“风景”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诗作分析说明。(4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题。

一片槐树叶 纪 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哟,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1.下列关于第一节的四行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递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

B.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

C.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

D.这四行诗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

2.对第三节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再次点明“槐树叶”,它“蝉翼般轻轻滑落”,既表现槐树叶轻而且薄,也抒写了主人公小心翼翼、倍加爱护的心态。

B.“沾着些故国的泥土”的槐树叶,使诗人感情激荡,禁不住用了“故国哟”的呼告语,感情充沛,从而把全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C.尾句和首句呼应,以视觉方式再一次写槐树叶,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完成了全诗中心意象的整体构造,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

D.这一节,一个长句分四行来写,既是为了诗的外在形式的需要,也是为了表达主人公思乡之情的悠远深长。

3.如何理解前两行“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的含意?

答:

4.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题。

色 彩 闻一多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