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打印版 下载本文

文学理论教程

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性

形象呈现出来。

虚幻性:运用夸张、变形、虚

种文学类型浑然混合在一起,一部作品往往兼具几种类型要的文学潮流

?

态。它的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没有获得各自独立的形态; 表现: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以特征 ;没有一种类型形成主

近代: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

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义文学分别成为理想型、现实真实 。如神话、传说、历史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故事、民间传奇。 3、象征形文学

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暗示(suggestion),词语寄寓

?

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

现实型文学的深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与结合型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统一的两

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暗示是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 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 1、诗

朦胧(ambiguity),词语含有多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层不确定的意义。 主观变形的寓意性形象。 4、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

?

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可分为抒情诗和叙

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它

41

文学类型发展的初始阶段,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

文学理论教程

节奏和韵律性。 2、小说

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可分

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主

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为:长篇、中篇与短篇小说,要特征是: 题材广泛多样;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其基本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3、剧本

受。

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

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

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文学性

体裁。可分为悲剧、喜剧、正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剧,还可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剧。其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次

冲突 ; 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文本”(text):由作者写成而动作。 4、 散文与报告文学 广义的散文是包括诗歌以外

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1、中外有关文本具有由表及

的一切文学作品。文学意义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的传统: 的散文是与诗歌、小说、剧本《周易·系辞》“书不尽言,言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42

文学理论教程

王弼:《周易略例》“夫象者,规,甚至还不易被人所理解,

出意者也。言者,明象但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趣,从而获得较强的审美效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果。

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②文学形象层面 于意,故可寻象以观著。”

即读者经过想像和联想而在人的生活图景。

意。意以象尽,象以言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

黑格尔:分为“外在形状”,和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一;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个别魂、风骨和精神。”

与一般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

英加登:声音层面,意义单元定性的统一。

的组合层面,小说家③文学意蕴层面 的“世界”,“观点”层历史内容层 ; 面,“形而上性质”的哲学意味层 ; 层面。

①文学言语层面 世界; 心理蕴含性;

阻拒性,阻拒性话语可能不符合语法,打破了某些语言的常

审美意蕴层;

1、典型(Tupos/type),西方历了三个阶段:

? ? ?

43

2、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 第二节 文学典型 内指性,即指向文本中的艺术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发展经

17世纪以前:类型说 18世纪以后:个性典型观 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

文学理论教程

义典型观

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

生命的“总特征”

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典型”的定义:作为文学形B、 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

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②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艺术魅力一般表现为吸引力、格。

2、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①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感染力、和震撼力;而它实质上是由文学典型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造成

“特征”的概念是由德国艺术的。

史家希尔特提出来的,黑格尔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认为所谓特征就是“组成本质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的的那些个别标志”。

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

特征的内涵:一是它的外在形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二是它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总之,我们把作家抓住生活中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已艺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做“特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征化”。

A、 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串

境中形成的,而且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另一方面,典型

44

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

文学理论教程

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它境”之说,全面发展了意境说。们还起反作用。 第三节 意境

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

中唐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观点,进

概念。它是我国诗学、画论、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 书论的中心范畴,是华夏抒情2、界定(两大因素、一个空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一、意境的形成和界定 1、形成:

间)

一个空间,即“境”,分为实境与虚境。

早在刘勰《文心雕龙》、钟嵘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诗品》中已出现,王昌龄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诗格》中直接使用了“意境”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这一词。“诗有三境。一曰物审美想像空间。 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二、文学意境的特征 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1、情景交融(表现特征) 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情。 ——王国维

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 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分为:景中藏情 情中见景 情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景并茂 其真矣。”

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范晞文

2、虚实相生(结构特征)

45

皎然提出了“文外之旨”、“取梅尧臣“必能状难写之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