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动态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
A. 变量和次数 B. 时间和指标数值 C. 时间和次数 D. 主词和宾词
2. 序时平均数中的“首尾折半法”适用于计算( ) A. 时期数列的资料
B. 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的资料 C. 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的资料
D. 由两个时期数列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资料 3. 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
A. 只能是绝对数 B. 只能是相对数 C. 只能是平均数 D. 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4. 间断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是假定研究现象在相邻两个时点之间的变动是( ) A. 间断的 B. 连续的 C. 均匀的 D. 稳定的
5. 下列动态数列分析指标中,不取负值的是( )
A. 增长量 B. 发展速度 C. 增长速度 D. 平均增长速度 6. 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应为( ) A. 0 B. 1 C. 大于1 D. 小于1
7. 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它的大小取决于( ) A. 最末水平的大小 B. 最初水平的大小
C. 总速度的大小 D. 各期发展水平总和的大小 8. 如果动态数列二级增长量大体相同,应拟合( ) A. 直线 B. 二次曲线 C. 三次曲线 D. 指数曲线 9. 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指标是( ) A. 发展水平 B. 平均发展水平 C. 发展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
10.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共同点是( ) A. 两者均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 B. 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C. 两者均可消除现象波动的影响
D. 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
11.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年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 A. 年年下降 B. 年年增长 C. 年年持续不变 D. 无法做结论
12. 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 ) A. 季节变动 B. 循环变动 C. 长期趋势 D. 不规则变动
13. 假定被研究现象基本上按不变的发展速度发展,为描述现象变动的趋势,借以进行预测,应拟合的合适方程( )
A. 直线趋势方程 B. 二次曲线方程
C. 指数曲线方程 D. 直线或曲线方程均可
14. 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 A. 环比发展速度 B. 平均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 D. 定基增长速度
15. 增长量同作为比较基准的数列水平之比,就是( ) A. 总速度 B. 平均速度 C. 发展速度 D. 增长速度 16. 最基本的动态数列是( ) A. 时点数列 B. 绝对数时间数列
C. 相对数时间数列 D. 平均数时间数列
17. 时间数列中,每次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相对数时间数列 B. 时期数列 C. 平均数时间数列 D. 时点数列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
A. 某商店各月商品库存额 B. 某商店各月实现的销售额 C. 某企业某年各季度产值 D. 某企业某年各月末人数 E. 某地区各年新增人口数
2. 时间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有( )
A. 发展速度 B. 发展水平 C. 平均发展水平 D. 增减量 E. 平均增减量
3. 平均发展水平一般也称为( )
A. 平均增减量 B. 动态平均数 C. 平均增减速度 D. 序时平均数 E. 平均发展速度
4.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
A. 几何平均法 B. 简单序时平均法 C. 方程法 D. 加权序时平均法 E. 首尾折半法
5. 直线趋势方程中的参数b是表示( )
A. 趋势值 B. 趋势线的截距 C. 趋势线的斜率 D. 当t=0时 的数值
E. 当t每变动一个单位时, 平均增减的数值 6. 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 A. 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 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 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 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 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7. 平均发展速度从广义上讲属于( )
A. 静态平均数 B. 动态平均数 C. 序时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 E. 调和平均数
8. 定基增减速度等于( )
A. 环比增减速度的连乘积 B. 累积增减量除以固定基期水平
C. 定基发展速度减1(100%) D. 逐期增减量除以固定基期水平 E. 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减去100% 9. 计算季节比率通常用( )
A. 按月(季)平均法 B. 移动平均法 B. 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D. 时距扩大法 E. 最小平方法
三、填空题:
1. 时间数列的两个构成要素是 和 。 2. 在时间数列中, 是基本数列, 是派生数列。 3. 绝对数时间数列按其指标性质不同,分为 和 。 4. 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和 。
5. 序时平均数所平均的是社会经济现象在 的数量差异,而一般平均数所平均的则是社会经济现象在 的数量差异。
6. 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时,移动平均的时距越长,修匀数列比原数列越 ,而其所表现的长期趋势越 。
7. 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 8. 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
9.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由于总速度不等于各年环比发展速度的 ,而是等于各年环比发展速度的 ,所以 不能应用 法,通常要应用 法。
11. 在使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若现象的变化存在着周期性,则时间数列间隔以 为逐项移动的时间长度。
12. 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⑴ ⑵ 。
13. 平均发展速度是对各期 速度求平均的结果,它也是一种 平均数。 14. 测量季节变动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
15. 动态数列的总变动Y可以分解为以下四种变动形式:T、S、C、I。当四种变动因素是互相影响的关系,Y= ,当四种变动因素是相互独立的关系,Y= 。 四、简答题
1. 简述动态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2. 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 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什么区别?
4. 什么是序时平均数?它与一般平均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 根据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6. 什么叫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二者有什么换算关系?
7. 什么叫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二者有什么换算关系?
8. 试对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作一比较,指出它们的基本原理,不同特点和适用范围。
9. 简述移动平均法的基本思想。
10. 如何根据具体的动态数列选择适当的趋势线?
11. 什么是季节变动?为什么要研究季节变动?季节变动分析的基本原理?
12. 测定长期趋势有哪些基本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13. 简述测定季节变动的“趋势剔除法”的基本步骤及原理。 14. 为什么要注意速度指标和水平指标的结合运用?如何结合? 五、计算题
1. 某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历年资料: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营业额(百万美元) 189 316 494 663 819 1114 1253 要求:(1)列表计算各年的增减量、发展速度和增减速度。 (2)逐期增减量与累计增减量有何联系? (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有何联系? (4)定基增减速度与环比增减速度如何换算? (5)发展速度与增减速度的关系如何? (6)结合本例验证(2)(3)(4)(5)。
(7)计算平均增减量、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减速度。
2. 某商场1995年销售额950万元,如果以后每年平均增长15%,试计算多少年后销售额能达到 1500万元?
3. 某制糖厂1995年生产糖5万吨,如果平均每年增长16%,问多少年后糖的总产量可以达到40 万吨?
4. 某地外贸总额1991年至1994年年均增长2.9%,1995年较1994年增长4.5%,1998年较1995年 增长20%,试计算该地对外贸易额1991-1998年的平均增长速度。 5.2000年甲地区工业总产值为4.65亿元,乙地区工业总产值为7.52亿元,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乙地区五年的总发展速度为213.68%,试问甲地区要在2005年赶上乙地区,其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应该是多少?
6. 某商店上半年每月末的商品储存额资料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月末储存额(万元) 26 30 28 32 31 34
已知去年末的储存额为24万元。试计算上半年平均商品储存额。 7. 某企业2004年职工人数资料如下:
日期 1月1日 3月31日 5月1日 11月1日 12月31日 人数(人) 3020 3160 2950 3200 3270 试计算全年职工平均人数。
8. 某地区2003年的工业总产值为1500万元,2004年的工业总产值比2003年增长10%,2003年 又比2002年增长10%,如果该地区从2003~2010年工业的发展速度每递增7.2%,那么到2010年该地区工业总产值可能达到多少万元?
9. 某地区GOP1989-1992年4年间平均每年递增15%,1993年-1995年三年间平均每年递增12% ,1996年-1999年4年间平均每年递增9%,计算: (1)该地区11年来GOP共增长了多少? (2)年平均增长速度是多少? 10.
(1)已知我国1980年年末总人口为9.8705亿人,若要求在20世纪末将人口控制在13亿人以 内,在20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控制在什么水平上? (2)又知我国1980年的粮食总产量为3205.6亿公斤,若要求20世纪末人均用粮应达到400公斤 ,在20年间我国粮食产量每年应平均增长百分之几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3)仍按上述条件,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粮食产量每年递增3%,到1998年全国 每人年平均用粮可达到什么水平?
11. 某地区2004年下半年各月的社会劳动者人数和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 月份 7 8 9 10 11 12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00 310 315 325 340 360 月初社会劳动者人数(万人) 1680 1800 1760 1860 1920 2060 又知2004年末社会劳动者人数为2100万人。
要求:计算该地区2004年下半年以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12. 某零售商场2004年下半年的零售额,库存额和流通费用额资料: 月份 7 8 9 10 11 12 零售总额(万元) 32 34 33 41 30 46 月初库存额(万元) 14 15 12 16 10 13 流通费用额(万元) 2.9 3.1 2.7 3.4 3.2 3.0 已知2005年1月初库存额55万元。
试计算第三季、第四季和下半年的平均月商品流转次数和商品流通费用率。(提示:商品流转次数=零售总额÷平均库存额;商品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额÷零售总额) 13. 某地商品零售额资料如下:
年份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商品零售额(百万元) 58 66 74 80 89 94 109 要求:
(1)配合线性趋势方程。 (2)预测第八年商品零售额。 (3)解释系数a与b的含义。
第五章 统计指数
一、单项选择题
1. 按照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是( ) A. 综合指数 B. 平均指标指数
C.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2. 在由3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 都固定在基期 B. 都固定在报告期 C. 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