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2019年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在中学阶段,新颁布的生物课程标准与现行的生物教学大纲究竟有何区别?为了更好地理解新的生物课程标准,下面将对《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 年)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0 年)(下面分别简称为《标准》和《大纲》)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结构体系、课程内容、评价理念5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异同、联系与发展。以期对新《标准》的解读有一些帮助,为学校和教师的解读提供一些参考,使生物教师对《标准》能更好的理解并运用于生物教学中。 一、指导思想比较 1.《大纲》的指导思想

反映国家对教学工作做出的规定,主要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要求,使教师较为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近年的教学大纲已对学生的学习和培养个性方面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其出发点主要是着眼于改进教师的教学。

2.《标准》的指导思想

着眼于未来国民的素质。在素质教育目标下注重实现“人的发展”,由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从强调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学生的情

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

二、课程目标比较

课程目标是生物学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价值的集中体现。它指导和制约了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标准》和《大纲》提出的课程目标相比较,主要表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在重视培养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标准》比《大纲》更注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潜在个性的挖掘与开发,全方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构体系比较 1.《大纲》的结构体系

主要由教学目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4部分组成。大纲文本依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系统地安排本学科教材的篇、章、节、目的标题、内容要点或课题,上课时数,实际作业的内容和时数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 2.《标准》的结构体系

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4部分组成。规定本学科教学目标和教材纲要、教学要点和教学时间的分配、应有最底限度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学方法和其他应注意的事项。

《标准》中前言包括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具体目标;课程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等。《标准》在前言中还阐述了基本理念,并对设计思路作了详细的说明,这有利于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整体把握《标准》,并用了大量的篇幅提出了课程实施建议。 四、课程内容体系比较

为了实现各自的课程目标,《大纲》和《标准》呈现了各自的课程内容。和《大纲》相比,《标准》确定的课程内容体系有比较明显的特色。综合考虑中学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3个方面,《标准》选取了10个主题。教学内容的精简,为开展多种学习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也为各省(区)、市或学校的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开发留有余地。 五、评价理念比较

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对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以及成果给以评价。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学生学习生物情况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自己更好地发展,这是《大纲》与《标准》的共识。但由于二者课程目标的差异,从而导致评价理念的不同。《大纲》中虽提出改进教学测试与评估但比较局限。而《标准》呈现出全新的评价理念,例如评价时更多的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及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