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作业仿真_毕业设计(精) 下载本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基于Flexsim的配送中心作业仿真

学 院: 机 电 学 院 专 业: 工 业 工 程 班 级: 113 学 号: 5404311047 姓 名: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年日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客户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产品及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造成企业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必须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服务水平。但是之前企业在原材料节约与开发,改善生产工艺与流程提高生产率等方面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已做了很大的努力,这些方面的改善空间已经很小很小,企业必须从别的地方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服务水平。有数据显示:生产制造过程仅占整个供应链的10%左右,过多的物流成本消耗在仓储、运输中,运输的费用占企业总的物流消耗的40%多。(肖江波)物流问题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如何有效的降低高额的物流成本,成为企业的难题,但同时物流成本问题也可以成为企业的机会,因为物流也被广泛的认为是企业降低物料损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

(26)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物流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物流产业已经成为了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而我国由于受到长时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物流发展缓慢。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物流业也在飞速发展,但是总体的物流水平还是偏低的,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低下,物流管理思想落后导致体制混乱,物流系统基本设施水平较低,(1)机构多元化,导致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等。如何降低社会物流的总成本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的一个大难题,目前,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0%左右,而我国约占20%。(26)配送是物流链上最重要的节点之一,它一头连接着生产,一头连接着消费,在物流系统中调节、控制和整合货物与客户,是链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中枢系统,客户的满意程度与配送中心的运行效果息息相关。因此,对于配送中心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配送中心是一个复杂、开放以及不断运行的动态系统,在研究

分析中单纯的依靠“头脑风暴法”、完全依靠企业领导或者专家学者的主观经验,是很难成功的,必须通过计算机仿真的方法来对其进行改善与优化。 1.2配送中心的概念

配送是物流管理的基本职能,配送的优劣程度决定了物流系统的好坏,而配送中心是进行配送活动的基础。配送中心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是社会经济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由于物流的兴起时间不长,有关于物流的理论研究还在不断的发展,所以国内外对于配送中心定义也不尽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的几个都是对配送中心的权威定义,基本包含了配送中心的所有特点。

《物流手册》中配送中心的定义为: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

日本的《市场用语词典》对配送中心的解释是:“配送中心是一种物流结点,它不以贮藏仓库这种单一的形式出现,而是发挥配送职能的流通仓库,也称作基地、据点或流通中心。 配送中心的目的是降低运输成本、减少销售机会的损失,为此建立设施、设备并开展经营、 管理工作。”

《现代物流学》对配送中心的定义是:配送中心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设施。

综上所述,配送中心是从上游供应商手中接收货物,然后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对货物进行储存、分拣、流通加工以及配备的物流枢纽。传统仓库仅仅需要存储货物,而配送中心除了储存货物之外,还要采取各种方法去收集货物,按照客户的要求及时分拣配备好货物并及时将其交付到客户手中,与之相比配送中心的职能跟性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不同。配送中心是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它集物流、商流与信息流为一体, 是物流供应链中最重要的一环。 1.3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

1.3.1 国外配送中心的发展状况

二战之后,世界处于和平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货物运输量的急剧增加,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满足逐渐增加的货物运输需求,稳中求变,打破了传统仓库的格局,逐步发展出了以配送中心为主体的物流配送体系。纵观欧美等发达国家配送中心的发展历程,将配送中心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配送中心的雏形期

在二战过后,美国将他们在战争中后勤供给管理的经验与思想应用于工业管理领域,促进了一大批新兴产业的诞生,物流产业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并不断发展的。而与此同时,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将很多资源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建高速公路、铁路和港口。这些东西在整个国家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

交通网络,运输变得非常方便快捷。先进的管理思想与发达的基础设施再加上同时引进的电脑网络管理,美国将传统的仓库逐渐改造成现代化的配送中心,对一些物流作业实行标准化操作。20世纪60年代末期,配送中心开始兴起和发展。 (2)配送中心整体发展期

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末期,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自身成本节约已经陷入瓶颈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和社会越来越重视物流产业这个“第三利润源泉”,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这个新兴产业中,使得配送中心得到了更加快速的发展,配送中心的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它对于企业的影响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时配送中心进入了整体全面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候,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降低物流成本、加速商品周转的重要性,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大型配送中心,如美国的沃尔玛商品公司建立了建筑面积为120000平方米,投资7000万美元,有1200多名职工的配送中心。大型公司成了推动配送中心发展的主体。除此之外,各级政府为了扩大企业的服务范围也纷纷开始建立物流基地。 (3)配送中心专业化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建立的配送中心、政府建立的物流基地等越来越多,对于配送中心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配送中心开始向专业化发展。企业渐渐的意识到将配送中心分散化会带来很大的不便,不仅带来了高成本,而且效率低下,开始把部分业务转向政府建设的物流基地。而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专业物流公司,它们进行物流配送的成本更低,服务更好,一些小型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将配送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而大型企业也纷纷建立起大型配送中心,提供高效快捷的配送服务,以提高市场竞争力。配送的社会化和物流配送共同化的趋势日益显著。

1.3.2 我国配送中心的发展状况

配送中心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诞生和成长的,它是市场充分竞争的产物。而我们都知道我国以前是计划经济时代,计划经济根本就不存在竞争,一切都是国家进行调度,受到这种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物流对于社会的重要意义根本没有人意识到,因而物流产业在我国发展缓慢。现代意义上的物流配送中心无论是起步还是发展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我国配送中心建设正式起步的时间是1992年,那个时候全国开始了配送中心的试点作业,但是由于很长时期的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经验不足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约了配送中心的建设导致配送中心的发展缓慢。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并且与2001年我国加入WTO。加入WTO后,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连锁商业、电子商务都开始陆续出现,与之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