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看语言学史的分期问题 下载本文

从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看语言学史的分期问题

张 瑶

【摘 要】王力先生的《中国语言学史》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先秦至新中国成立前汉语研究的历史,是中国语言学史的开山之作。整体来看,这本书内容宏富,史论结合,实事求是,为语言学史勾画了一个清晰的轮廓。关于中国语言学史的分期,王力先生分为两个阶段四个时期,但有学者指出该书分期不明、历史年限不清楚。此后出现的语言学史著作在分期问题上各持己见,众说纷纭。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各家关于语言学史分期的探讨,并提出在语言学史分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19)005 【总页数】4

【关键词】语言学史;王力;分期

一、王力 《中国语言学史》的分期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说道:“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路线,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第一个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历史;第二个因素是汉族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1]。据此标准,他把中国语言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封建主义文化阶段(汉代末到清代末),第二个阶段是资本主义文化阶段(1899—1949)。还细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训诂为主的时期(经学时期),该时期的特点是以疏经解义为目的;第二时期是韵书为主的时期(佛学与理学时期),这一时期语言的重点转移到音韵学上;第三时期是文字、声韵、训诂全面发展的时期(经学复兴时期),这一时期清儒在研究方法上超越前人,“小学”硕果累累;第四

时期是西学东渐的时期,这个时期语言学的领域扩大,方法改进,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1]。这本书史论结合,庞大宏富,让大家对语言学史有了整体的了解。但是赵遐秋和曾庆瑞指出该书历史年限不清楚,例如,第一期是汉代的训诂时期,却讲到先秦荀子的《正名篇》和魏张揖的《广雅》等[2]。

其实,出现分期不明的情况也是事出有因的。王力先生在该书《前言》就曾指出,自己这本书是讲义性质,是用来做教材,并不是写学术论文做学术研究,后者当然不需要交代任何语言学基本知识,完全可以单刀直入地叙述语言学这一学科的历史。考虑到写此书的初衷,王力在《中国语言学史》具体分期的时候,会预设读者没有看过相关的中国语言学著作,或者看得很少,所以他在介绍主要著作的时候,会涉及一些与其一脉相承或者同类的语言著作,进而提到一些相关的人物。例如,第一章是训诂为主的经学时期(汉代),如果王力先生直接单刀直入地论述汉代的语言学具体发展而不回顾一下汉代以前的有关语言学的发展情况,如先秦荀子的《正名篇》似乎不符合作者著书的初衷——预设读者对语言学的了解程度。从这个角度考虑,王力先生大篇幅介绍完《尔雅》之后,又简要的提到魏张揖的《广雅》似乎也情有可原。第二章以韵书为主,也掺杂着六朝至明代的文字学和训诂学,总体上王力先生点明了某个时期最有成就最突出的方面,同时,不可避免地穿插着一些这个时期的一般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互相补充。第三章是文字、音韵、训诂全面发展的时期,在讲古文字学时,王力先生自己也提到:“古文字学的研究,从宋代就开始了,因为当时影响不大,所以留到这里一并叙述。古文字学的极其兴盛在清亡以后,我们之所以不放在最后一章叙述,因为最后一章讲的是洋为中用,而古文字学则是中国原来的学问”[1]。所以也就回应了赵曾二人所说的古文字学的论述

年限远远超出了1898年,应该放到第四期去。

总体来说,王力先生对语言学史的分期原则,兼顾了很多方面,既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程度(著书初衷),又结合了一般史书的著书原则——按时间划分,还考虑到语言文字发展的内在规律,突出某个时期发展中最有成就的方面。

二、其他学者关于语言学史分期的探讨

继王力先生的《中国语言学史》之后,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等相继也有关于中国语言学史分期的不同看法。何九盈先生从古人汉语研究所体现的阶段性特点出发,将中国语言学史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时期。濮之珍先生分了五个阶段:一是先秦时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一些分散在典籍中的语言理论;二是秦汉时期的语言研究;三是南北朝至明代的语言研究;四是清代语言研究;五是五四运动后的中国现代语言学。赵振铎先生的分期基本与王力先生基本相同,只是说法有些不同,他分为六个时期: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宋元明时期、清代到五四运动以前、五四运动到今天[3]。何九盈先生所谓的阶段性特点,是各个时期语言文字发展过程中最主要成分所体现的特点,例如,先秦时代以研究事物名称为特点,语言研究理论以“正名”“辨名实”为中心内容,如《逸周书·谥法解》“勤,劳也。遵,循也。肇,始也”;魏晋南北朝是汉语语音研究的开始阶段,是词义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阶段等[4]。此外,他还把宋和隋唐归为一个时期,认为宋代的汉语语音研究进一步稳固,但在文字学和语义学方面成就不大。而濮之珍先生和赵振铎先生把宋朝归入宋以后即元明时期,坚持“宋”属下说。赵振铎先生的具体分法是“宋元明时期”,他认为宋元明时期都有相同的理学背景,正是在这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