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碳行业发展情况深度
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3月23日
一、气候变换问题受到日益关注,全球碳交易兴起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凸显。 19 世纪末,“温室效应”的概念被初次提出; 2015 年四份独立数据组合表明, 2014 年是有现代气象记录数据以来 135 年中最炎热的一年, 而北美东部地区已经成为全球少数温度较低的地方。
全球气温分布图
1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是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 多方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燃烧石化燃料,人类已经将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 40%以上。 2013 年 5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新高,首次达到 400ppm(百万分之四百)。自此之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一直居高不下,很少低于 400ppm 的水平。因此,如何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成为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局面的重中之重。
全球平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等问题加剧,碳减排迫在眉睫。1988 年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于 1990
2
年、 1995 年、2000 年、 2007 年、 2014 年,先后发布了五次评估报告,并在报告中多次指出:气候变化的影响不仅是明确的,而且还在不断加强。如果任凭全球海平面加速上升和冰川面积加速缩小,后果将不堪设想。削减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延缓全球变暖已迫在眉睫。
各国政府合作介入碳减排,历届气候大会推动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框架。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各国政府开始对气候相关事务进行积极介入,国家间协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然而,当排放权利实际上同经济发展权利挂钩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全球利益竞争的局面。伴随着艰难的谈判, 1992 年,纲领性文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公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COP),即世界气候大会于 1995 年在德国柏林召开。 1997 年,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顺利通过,从而构建起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框架。
历届气候大会主要成果
气候大时间 会名称 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召开,通过了工1995 COP1 德国柏林 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履行公约的决定》,要求工业化国家和发展3
会议地点 主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