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面各组注音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3分) A.稽(qí)首 B.应和(hé) C.塞(sè)责 D.舳舻(lú)

形骸(hái) 干(gàn)禄 自怨自艾( yì) 勖(xù)勉 桂棹(zhào) 义愤填膺(yīn) 琅玡(yé) 酾(shī)酒

山川相缪(liáo)

蜉蝣(yú) 商榷(qiè) 窈窕(tiáo)之章

2.下列各组词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3分) A.缭草塞责 容有底芷谛造 企祷 B.终南捷径 浅尝则止 戮子 瞭望 C.大有稗益 幽暗昏暗 匿迹 蜕变 D.苍海桑田 孤舟嫠妇 消弥 更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3-5小题。(9分)

在网络的百舸争流中,网红的草根气息非常浓郁,区别于精英文化、庙堂文化的“高大上”,网红浑身上下充满着草根色彩,让大众一下子引为“知己”。( ),可以说,“成也网络,败也网络”。网络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的审美、欲望、审丑、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如今的文化圈,特别是大众文化圈,已经不再单纯。电影、电视、文学、音乐、传统艺术等,这些领域需要综合性的文化沉淀,而平民狂欢造就的网红更多地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多元化时代,有人看厌了喧嚣和浮华而备感失望,也有人因为数不清的自由选择而。

网红可以说是“应时而生”,无数普通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解构了许多现实社会的边际与禁忌,重构了一个的世界,“因此,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网红,给他们创造更加开阔的空间,没有必要一味。对网红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应该和干预,而应该留给市场进行调节,并在大众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促进网红自身的进步与成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网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的审美、欲望、审丑、娱乐、

1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B.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欲望、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C.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欲望、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D.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娱乐、欲望、审丑、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因此,网红的成功捷径,决定了他们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B.因为区别于精英文化、庙堂文化,所以网红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C.不过,因为精英文化、庙堂文化,网红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D.不过,网红的成功捷径,决定了他们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鱼得水 充满生机 吹毛求疵 颐指气使 B.游刃有余 充耳不闻 求全责备 颐指气使 C.如鱼得水 充满生机 求全责备 横加指责 D.游刃有余 充耳不闻 吹毛求疵 横加指责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是小女婷婷的十岁生日,借此机会,聊备薄酒,感谢各位亲友多年来对我全家的关怀和帮助,请大家开怀畅饮!

B.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你送我的笔筒虽不贵重,但盛满浓浓的友情,我就笑纳了,一定好自珍藏!

C.这么多年来承蒙你的关怀照顾,我是受益匪浅。现在你家里遇到了难处,我自然也应该鼎力相助,竭诚回报。

D.杨总率先发言,抛砖引玉,提出不少建设性的建议。接下来,请未发言的同志不吝才智,献计献策,畅所欲言。 二、古诗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阅读,完成7-9题(9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2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7.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群贤毕至 .

A.映带左右 B.引以为流觞曲水 C.少长咸集 ...8.下列句式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①客有吹洞箫者 ②而今安在哉 ③当其欣于所遇 ④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⑥ 何为其然也 ⑦而又何羡乎 A.①③⑦ B.②⑤⑥

C.②⑥⑦

D.③④⑤

D.一觞一咏 .

9.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俯察品类之盛 足以极视听之娱 ..D.则或咎其欲出者 其孰能讥之乎 ..(二)课外文言阅读,完成10-13题(19分)

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封项羽为长安侯。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3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高祖本纪》有删改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自以精兵三万人……大破汉军。汉军皆走……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

——《项羽本纪》节选

【注】①沛公,汉高祖刘邦。②孝惠,刘邦的嫡子;鲁元,刘邦之女。③本段史料在《高祖本纪》中没有写双方军队的人数,第四处省略号后的故事在《高祖本纪》中没写。④太公,此指刘邦的父亲。⑤本段故事在《高祖本纪》中也没写。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B.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C.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D.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春秋战国时期的五等爵位由高到低依次是:王、侯、伯、子、男。

B.符,中国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征调兵将的凭证,用铜、玉、竹、木等制成,双方各执一半,合二为一方有效,如兵符、虎符等。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者出使时用作凭证。 C.弃市,是死刑的一种,自商周时即有。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称“弃市”。

D.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时君主面南而坐,臣子面向北方朝见天子,故以北面指称臣。

12.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不杀秦王子婴,说明刘邦宽厚仁德容人;但他也有极端自私、薄情的阴暗一面,比如为了自己逃命,几次从车上推下自己的亲生儿女。

4

④③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B. 刘邦进入咸阳后,丝毫不为重宝女色所动,直接封闭府库,还军霸上。这足以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的方面。

C. 与项羽的屠烧做法形成对照,刘邦入关后与民约法三章,废除秦朝苛法,秋毫无犯,赢得了秦地人民的拥护,人心所向为他日后打败项羽奠定了基础。

D.就节选部分而言,《高祖本纪》对刘邦多有赞美,哪怕是顺手一笔写了刘邦的本性,也是淹没在刘邦能从谏如流、宽政爱民的众多信息之中,而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则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刘邦的冷酷无情与无赖形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11分)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玉垒:山名。西山寇盗:指吐蕃。《梁甫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14.下列选项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正衬手法。 “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下句向空间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D.尾联运用典故,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