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下载本文

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预埋件与预留孔洞的情况,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0)浇筑混凝土必须连续进行,如遇特殊情况不能保证,必须按规定设置施工缝;浇筑混凝土的间歇时间超过规范允许时间应留施工缝;

(11)在浇筑与柱与墙连动整体的梁与板时,应在柱与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小时,再继续浇筑混凝土,楼板浇筑中经常查板厚与上下保护层厚度。 4、施工缝的留置按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在已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并检查施工缝凿毛、清理、湿润、接浆情况;

5、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与浇水养护,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还可以用养护剂进行养护;初凝后表面发现有裂缝及时处理后一起养护。

(2)大体积混凝土应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两层草垫,上面最盖一层塑料薄膜内外混凝土温差不超过25℃,否则另采取措施;不能过早浇冷水养护,采取保湿养护;

(3)养护时间普通硅酸盐混凝土养护不少于7天,掺缓凝外加剂或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天,矿渣水泥混凝土养护21天;

(4)混凝土浇筑后,要避免受冻及在温度急剧变化的影响;防止在硬化过程中受到冲击、振动及过早加载,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前不允许在其上进行作业;禁止输送泵、脚手钢管集中堆放,以免结构提前受力而产生裂缝。 6、现浇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mm)

(1) 轴线位置,基础 15,独立基础 10,墙柱梁 8,剪力墙 5; (2) 垂直度:层高≤5m,8;层高>5m,10;全高H/1000且≤30; (3) 标高层高±10,全高±30; (4) 截面尺寸:+8、-5; (5) 表面平整度(2m长度上) 8;

(6)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预埋件 10,预埋螺栓及预埋管 5; (7) 预留沿中心线位置 15;

(8) 电梯井: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25,0;

全高垂直H/1000且≤30。

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7、混凝土质量检查与缺陷的修整

(1) 拆模后检查混凝土结构表面有无缺陷,检查其偏差就是否超过规范要求;

(2) 检查混凝土试块强度,如混凝土试块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强度或发现有影响结构性能的严重缺陷应与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联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重新检查验收;

(3) 拆模发现混凝土结构存在蜂窝、麻面、露筋甚至孔洞等现象施工单位不得自行修整,而就是作好详细记录,报监理检查后,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按规范要求进行缺陷修整;

(4) 防水混凝土墙壁的对拉螺栓,将迎水面的木块凿去,并割去露出的螺栓后报监理验收并签字,再用高标号防水砂浆补密实,并进行养护,如有渗漏重新修补;

8、施工单位进行钢筋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评定交监理。 9、填写混凝土分项工程平行检验表。 二)砼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1、砼浇筑好后,在其终凝前,严禁人员在其上面走动,严禁重物对其进行撞击。

2、对柱边经常有车辆走动的地方,用胶合板将柱四面封住,在现浇板上搭设支撑脚手架,钢管要做到轻拿轻放,同时在刚浇筑板面上不得集中堆放材料。 3、加强预埋管道与预留洞口的预先设置,严禁在砼浇筑好后再其上面敲打。

4、做好砼的养护,加快砼的强度的提高。

5、砼浇筑振捣时不得碰动钢筋、预埋件、模板,以免钢筋移位。 6、砼浇筑完毕及时养护,保持湿润。雨季施工要有足够的防雨措施,冬季施工要有足够的防冻措施。

7、拆模时,严禁重撬、硬碰,以免损伤砼。 (六)砌体分项工程 一)砌体分项工程控制要点 原材料 1、砂浆

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1)、施工前施工单位需向监理提供的资料:水泥出厂合格证,进场复试合格报告、砂检测报告、砂浆配合比单。

(2)、施工过程中监理检查: 砂浆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保持干燥;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砂浆用砂宜采用中砂,并应过筛。砂浆拌合后与使用时,均应盛入贮灰器内;出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砂浆稠度控制值:实心砖墙7~10cm;空心砖墙6~8cm。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与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小时与4小时内使用完毕;如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必须分别在拌成后2小时内与3小时使用完毕。 关于试块:

①砂浆标号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天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 ②每一楼层或250立方米砌体中的各种标号的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检查一次,每次至少应制作一组试块(每组6块)。如砂浆标号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块。

③基础砌体可按一个楼层计。

④同品种、同标号砂浆各组试块的平均强度不小于fm,k;任意一组试块的强度不小于0、75fm,k。

⑤砂浆强度按单位工程内同品种、同标号砂浆为同一验收批。当单位工程同品种、同标号砂浆按取样规定,仅有一组试块时,其强度不应低于fm,k,并进行砂浆强度评定。 2、砖砌体

(1)、施工前承包商需报资料: 进场砖的出厂合格证。 抽样送检的检测报告。

(2)、砌筑前检查:砌体砌筑轴线位置就是否正确、砌筑基层就是否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3)、施工过程中监理检查:

普通粘土砖、空心砖必须在砌筑前1d浇水充分湿润。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应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竖向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采用

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铺浆法砌筑,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厘米。

砖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与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毫米,但不应小于8毫米,也不应大于12毫米。

隔墙与填充墙的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宜用侧砖或立砖用砂浆斜砌挤紧。 每层承重墙的最上1皮砖,应用丁砌层砌筑。在梁或梁垫的下面,砖砌体的阶台水平上以及砖砌体的挑出层(挑檐、腰线等)中,也应用丁砌层砌筑。 施工时需在大砖墙中留置的临时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厘米;洞口顶部宜设置过梁。

砌筑钢筋砖过梁:底面应铺设3CM厚的1:3水泥砂浆层;钢筋应埋入砂浆层中,两端伸入支座砌体内不小于24CM,并应有90度弯钩伸进砌体竖缝内。 砖砌体的转角处与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小于高度的2/3。

除转角处外,如不便留斜槎,可留直的阳槎;但必须按要求设置拉结筋。拉结筋的数量为每12cm墙厚设置1根Φ6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cm;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得小于50cm;末端应为90度弯钩,但抗震设防地区纵横墙在交接处京同时咬槎砌筑,还必须设置拉结筋,每边墙内伸入不少于1米。框架柱或承重墙与填充墙交接也必须设置拉结筋,拉结筋必须报监理验收后,才能砌填充墙。

砖砌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应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预留拉结筋的位置、数量及长度必须符合要求;所有构造柱、圈梁的位置、配筋及截面尺寸必须正确;构造柱马牙槎应先退后进,其截面不应小于2Φ×18cm,主筋一般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cm。 所有门窗、洞口的位置、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门窗、洞口的过梁等预制构件需办理隐蔽手续;过梁两端的搁置长度小于24cm。

砌体中的预埋件、预留洞以及配筋必须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对埋于砖砌体中的木砖必须进行防腐处理,木砖数量门窗两连均各不少于3块。混凝土木砖也要进行防腐处理。 (3)、重要控制目标:

钢筋混凝土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墙体的垂直度,允许偏差符合表1的要求。

灰缝的饱满度(尤其就是外墙),满足(三)、2 的要求。 砖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垛无包心砌法。 砖砌体的留槎、接槎应符合(三)、8、9、10的规定。 拉结筋的设置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4)检查项目、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简表1

砖砌体的尺寸与位置的允许偏差 表1 项次 1 2 项 目 轴线位置偏移 基础与墙砌体顶面标高 每层 3 垂直度 全高 >10m 清水墙、柱 4 表面平整度 混水墙、柱 5 水平灰缝 平 直 度 清水墙 混水墙 8 7 拉10m线与尺量检查 10 ±8 与皮数杆比较,尺量检查 吊线与尺量检查, 以每层第一皮砖为准 尺量检查 门口高度 +15、(-5) ±10 尺量检查 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 以底层窗口为准 20 5 用2m直尺与楔形塞尺检查 ≤10m 允许偏差 (mm) 10 ±15 5 10 用经纬仪或吊线与尺量检查 检 验 方 法 用经纬仪或拉线与尺量检查 用水准仪与尺量检查 用2m托线板检查 6 水平灰缝厚度 (10皮砖累计数) 清水墙游丁走缝 门窗洞口(后塞口) 宽 度 7 20 ±5 8 9 预留构造柱截面 (宽度、深度) 外上下窗口偏移 10 20 注:每层垂直度偏差大于15mm时,应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