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1、 什么是国际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有哪些?
答:国际传播就是超越国界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这种传播活动古已有之,适用范围广, 例如各国元首的出访、外交家的斡旋以及各国间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交流、谈判与协商等等, 都可以归入国际传播的范畴。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是国家。除了国家以外,还包括: (1)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等。(2)超国家组织,如欧盟。(3)同盟或地区集团如北大西洋公约的组织、 前华沙条约组织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等等。(4)非政府国际组织或者跨国运动,例如教会、国际红十字会、 国际邮政联盟等。(5)国内的集团或组织,例如政党、工会以及各种利益集团。 (6)跨国公司或多国公司,例如新闻集团、壳牌石油等。(7)个人, 主要是指那些在国际问题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知名专家等。
1. 国际传播的主体有哪些
2. 什么是全球传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理解全球传播
3. 随着跨国卫星电视的发展,传播的国际广播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4. 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状态反映了什么性质的问题 1什么是国际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有哪些? 1、 简述\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过程及实质什么是全球传播,该如何理解? 2、 谈谈全球信息化的冲击和影响。 3、 什么是信息主权?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是什么? 4、 文化帝国主义或媒介帝国主义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一、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情况:存在的差距与问题(“信息富有国”与“信息贫困国”两极分化、世界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等结构)P243 二、“新世界秩序”论争: 第一阶段:《阿尔及尔宣言》(1973) 第二阶段:《大众传媒宣言》(1978)、《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1980)、《塔瓦罗宣言》(1981) 第三阶段:“信息主权”“文化冲突”等新问题P247 第三节: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新世界信息秩序”争论核心问题P248 一、国际报道中新闻价值问题:“媒介中的外国新闻”研究的6个结论P249
二、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信息主权的概念及其三方面内容P251、发展中国家学者的主张P252 四、 文化帝国主义问题:文化帝国主义主义的三个特点P253、研究媒介帝国主义主义的两个现实问题P253-254
第十四章 传播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一节:传播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传播现的三个原因P257
一、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西欧:塔尔德的模范理论P258、西默尔的传播网络理论P259 美国:杜威:对教育与大众传播的特点P259、哭利:《社会组织》的“传播”研究,初级群体与镜中我的概念P259、帕克:社会互动理论强调传播,“传播”的定义P259-260、米德:“主我与客我”理论P260、李普曼:“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P260 二、传播学的奠基者与学科开创者
(一) 拉斯韦尔:传播三项基本功能与5W模式P261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 卢因:把关人研究P261
(三) 霍夫兰:把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与复杂性P262 (四) 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研究方法的贡献P262
(五) 施拉姆:对传播学学科建设的贡献(建立教育单位、编写教材、出版论著)P263
三、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的贡献
(一) 香农的信息论与传播学:信息论对传播学的贡献(传播的普遍性、传播模式)P265 (二) 威纳的控制论与传播学:控制论在传播学的运用P266 第二节: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一、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一)经验性方法的意义及其局限性:经验性研究方法的三个主要原则P267;四个局限P267
(二)美国经验学派: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P268;多元主义的社会观P2668
(三)经验学派的主要研究成果:经验学派效果研究的14个重大成果P26669-270 三、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一)批判学派的由来极其立场: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不同(研究目的不同、社会观不同)P271-272
(二)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政治经济学派P273;文化研究学派P273-274;意识形态霸权理论P274-275;哈伯马斯批判理论P275
这一章的重点是;四个奠基人和一个集大成者。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第一节里257面倒数第一段“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这个基本时间要记得,至于传播学形成的因素以及传播学在美国形成的直接原因了解下就好。第一个小标题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不是很重点,但是像李普曼这样一看就是经典的人物当然是呀弄清楚的。
第二个小标题“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就是指20世纪20年代以后传播学的四个奠基人和一个集大成者,其实书中之前都已经提到他们的贡献,在这里只是个归纳。
如提到拉扎斯菲而德的贡献,就要想到两点:宣传和传播学研究。在宣传这点上又分两个内容:一是刺激大战宣传研究,二是为宣传下定义。而传播学研究更是要记得两个内容:一是其功能说,二是5W模式极其意义。
卢因——把关人(161面);霍夫兰——耶鲁研究;(199面);拉扎斯菲尔德——“伊里调查”(175面,195面),施拉姆知道他是个“集大成者”就好。
至于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个人觉得不算重点。按课后习题掌握就好。
第二节主要是讲传播学的主要学派,即抽象的理解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并做出比较。
若要宏观的理解“经验学派”无非从:定义、主张、缺陷、研究目的、社会观、意义大概这五个方面来考虑。
*266面倒数第二段阐述了其定义,并强调是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和批判学派以欧洲学者为代表区别开来。
*主张的内容主要是谈什么为“经验性方法”,还要注意到267面第三段的“反对”、“强调”、“主张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而第四段又很清楚的讲到该学派的4个缺陷,关键词是:经验性材料的有限、问卷调查控制实验的缺乏严谨性、微观和宏观的矛盾、纯客观态度的弊端。
*至于研究目的即实用主义,268面第二段的第二句和最后一句话概括了其定义,并指出“这使得传播效果问题一直是经验学派关注的核心和焦点。
*社会观即多元主义第四段第一、二句话阐述了其定义,269面第一句引出了这一社会观的影响。 *270面该标题最后一段清楚的阐述了其意义。
宏观的理解“批判学派”应从:形成、研究目的、社会观、特点四个方面来看。 这本书中在阐述批判学派内容的时候往往是以和经验学派相比较的方式出现的。
*批判学派的形成书中从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说起,因此对法兰克福学派应有初步了解:知道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知道其代表人物、知道它对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抱有批判态度。
*在271面最后有段,拉氏对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研究目的做了一个比较。
*272面第二段又对其二者的社会观做了个对比。批判学派的社会观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作为变革对象”。
*276面最后一段很明确的阐述了批判学派的三个特点:批判态度、与社会理论的结合、思辩的方法论。 这就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二者了及其方法论、社会观、传播观的对比,本书也只能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了,批判学派要谈到主要流派,也就“文化研究”稍微叙述的详细点,系统点,其余的都太简略,也难怪武大要将《单向度》那本书加进去以补充批判学派的内容。
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