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及启示 下载本文

宁波大学考核答题纸

(20 12—20 13学年第 二 学期)

课号: 017K06AA1 课程名称: 西方管理思想史 改卷教师: 学号: 123010047 姓 名: 何佳丽 得 分: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及启示

何佳丽

(宁波大学商学院,宁波315211)

摘要:管理思想一个企业的灵魂,随着管理实践而发展。管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却早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存在。伴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进步而发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过程中,圣贤和时代精英们各抒其才,都形成了各具时代特色的管理思想。正是因为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现代管理思想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营养。 关键词:管理思想;差异;启示

一、引言

东西方的文化不同,其管理思想也存在着差异:东方管理学是由苏东水教授创立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他的精髓所在,其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各学派的思想,尤其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符合了现代科学发展观的管理思想;而西方管理学则是由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以及权变管理思想等建立起来的现代管理学思想,重点在于提高生产率,根据市场以及宏观大环境创造更高的利润。 二、东方的管理思想

东方管理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优秀管理文化为主要内容,既包括着《易经》,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兵家等传统优秀管理文化,同时也吸收了佛家管理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可谓是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髓深刻。主要表现在:强调以人为管理的中心的人本思想、强调处理问题的最好方式是中庸、形成以家为生活及日常活动的中的关系导向、在战略思想上善于运用计谋为交往中心。 (一)儒家的管理思想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治人”。他有两种人性假设,即是善与恶的两种假设。儒家思想对与组织有着独特的见解,提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侧重于组织的影响力,其管理的本质是一种以道德为引导, 借助相应的礼节来加以规范的行为,即是行“中庸之道”、“ 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儒家的管理思想在于

采取的是“仁”、“德”和“礼”。“仁”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德”是儒家的重要的管理思想,“礼”作为外在的管理规则。 (二)道家的管理思想

道家思想中隐含的管理规律是由阴阳相互作用而形成了对立统一的矛盾规律,即循环律、成长律、得失律、时间律、调节律、容忍律。这些规律对管理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老子的柔性管理和无为管理,无为管理是指管理必须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无为,就是不要勉强地去干那些悖于自然的事,悖于规律的事,而是要顺乎自然,它的另一个含义是不要干预过多。在道学中最为精练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无为”。道家的无为而治是管理上的一个高境界。 (三)法家的管理思想

法家核心的管理思想是“法治”, 即认为只有以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为标准, 以赏罚为手段, 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韩非主张“立法为教, 反对人治”, 只有 实行法治, 才能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 (四)佛学的管理思想

佛家的宗旨是“普渡众生”,即是企业管理的宗旨,企业管理的宗旨可以是“服务众生”,从而促进“普渡众生”。不同的是,佛家用宗教形式去做,企事业单位用实业、业务产品、服务等去做,众生互相服务,互相促进,最终走向“普渡”的彼岸,可以理解为走向文明的和谐社会,超越“苦海”而进入大同世界。 三、西方的管理思想 (一)早期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一切经济问题的出发点都是人的本性使然,资本主义的人性基础是利己主义,每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着一本性的支配和控制。经济人假设的意义在于注意到了人的需求以及需求可能带来的激励作用,注意到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对于生产效率的影响。由于工人具有获收益的需求,给予一定量的工资激励,可以引导工人更加努力工作。进而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 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 的著名学说。这一学说为后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二)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时间和动作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实行标准化任务管理的思想,这种标准化的工作方式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意义重大,至今仍在流水线上被广泛使用。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弗里德里克·泰罗,他通过观察分析研究搬运工在工作中的每一个动作和劳动时间,总结出搬运作业的合理动作。他要求工人严格按照他总结的动作进行搬运作业,消除错误和无效的动作、慢动作,并结合工资激励,使得搬运作业的效率大大提高。后来。在他的

《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了“泰罗制”,即对工人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科学的分析,形成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挑选具备能力的工人从事该种工作,并对在标准作业时间完成的超额工作增加工资,对无法在标准作业时间完成额定工作则罚减工资。

(三)行为科学理论

在霍桑实验的影响下, 逐步拉开了管理学界研究人性的序幕。以人的需求与动机研究为出发点,马斯洛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归为五大类,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此理论只说明了需要与激励之间存在关系, 并没有提出相应的激励方法, 而且也忽略了工作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对需要层次论的有益补充, 它明确地提出了激励工作的方向在于工作本身。这一理论不仅使对人性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同时它也表明管理工作者应按人性本身内在的特点和规律来寻求激励方法与管理方法。 (四)现代管理理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西方管理学对人力资源越来越重视。比如现代管理学就认为,包括基层工人在内的企业所有员工都要进行决策,区别在于不同阶层的企业员工决策的领域不同,即使是下层人员也要就日常生产计划和每天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做出决策。这是对人性价值一种更为全面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出现使得人们更加清楚地明白企业的成功不仅仅依靠企业家,而更多地依靠的是全员共同努力。管理人假设也同时激发了人对于自身价值新的认识。 四、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

(一)在总体管理思想方面:东方管理思想中的儒家思想中在将国富民乐定为治国之目标,同时高度重视仁的作用,孔子的理想国是一个富裕、安乐、仁爱的国家。从这个意义上看东方的思想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一面。西方管理理论主要是企业利润最大化服务的,试图通过调和劳资双方的矛盾使双方都能获利。因此,它虽倡导人本管理、工人自治,并没有将其上升为企业的目标之一,它的利益导向性是鲜明的,资产阶段性质也是十分明显的。

(二)在管理领域方面体现的思想在于:西方文化侧重于独立个体,反映在管理领域,形成了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两个特点。西方企业追求利润,以提高企业效率为本质,讲究实用性。东方文化侧重于组织,东方特色的管理文化是以中华优秀传统为核心、以儒家文化为背景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管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重视社会与人生。

(三)在管理本质方面体现的思想:东西方管理文化的差别在于西方管理突出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