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物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Petrophysics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48,实验学时8 4、学 分:3
5、先修课程:石油地质、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 6、适用专业: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及相关专业 7、大纲执笔:石油工程教研室杜建芬 8、大纲审批:石油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2006.10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油层物理》是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好其它后续专业课程如渗流力学、油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采油工程、试井分析、保护储层技术、天然气工程、提高采收率等的非常关键的课程。其主要目的与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掌握有关储层岩石和储层流体的基本物理性质以及多相流体在储层岩石中的基本渗流机理。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能准确理解、牢固掌握、正确运用本课程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油层物理相应的实验技能,包括各种物性参数的实验测定原理,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等。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42学时) 绪论(2学时) ? 教学内容:
一、学科发展概况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目的 五、研究方法 六、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七、参考书
? 教学要求:了解油层物理的学科发展、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明确学习目和方法。 第一章 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14学时) ?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3学时) 一、岩石的粒度组成 二、岩石的比面
第二节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性(4学时) 一、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 二、岩石的孔隙度
三、影响岩石孔隙度大小的因素 四、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 五、孔隙度与表征体积单元 六、储层岩石的压缩性
第三节 储层岩石的流体饱和度 (1学时) 一、流体饱和度的概念 二、几个重要的饱和度 三、流体饱和度的测定方法 第四节 储层岩石的渗透性(3学时) 一、达西定律及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二、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测定原理 三、岩石渗透率的实验室测定 四、影响岩石渗透率的因素 五、岩石渗透率的估算
第五节 储层岩性参数的平均值处理方法(1学时) 一、岩石物性参数的算术平均法 二、岩石物性参数的加权平均法 三、岩石物性参数的渗流方程平均法 第六节 储层岩石的其它物理性质(自学) 一、储层岩石的热学性质 二、储层岩石的导电性 三、储层岩石的声学特性 四、储层岩石的放射性
第七节 储层岩石的敏感性(2学时) 一、胶结物及胶结类型 二、胶结物中的敏感性矿物
三、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
? 教学要求:明确储层岩石的骨架结构和孔隙结构的复杂性;掌握各种岩石物性参数
的基本定义、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明确储层伤害机理及评价方法。
? 重点:岩石粒度组成、比面、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流体饱和度的基本定义及测定
方法;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达西定律。
? 难点:粒度分布曲线分析;表征体积单元的含义;气测渗透率计算公式推导;气体
滑脱效应分析;胶结物敏感机理分析。 第二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特性(12学时) ?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油气藏烃类的相态特征(4学时) 一、油气烃类体系的化学组成及分类 二、油藏烃类的相态表示方法 三、单、双、多组分体系的相态特征 四、几种典型的油气藏相图
第二节 油气体系中气体的分离与溶解(3学时) 一、天然气从原油中的分离 二、天然气向原油中的溶解 三、相态方程的建立 四、相态方程的应用
第三节 天然气的高压物性(3学时) 一、天然气的常规物性
二、天然气的状态方程和对应状态原理 三、天然气的体积系数 四、天然气的压缩系数 五、天然气的粘度
第四节 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2学时) 一、原油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二、地层原油的溶解油气比 三、地层原油的体积系数 四、地层原油的压缩系数 五、地层原油的粘度
第五节 地层水的高压物性(1学时) 一、地层水的化学组成及描述方法 二、水型的分类及判断 三、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