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期末复习总结 下载本文

有限环境条件下的整个增长过程;

(3)是渔捞、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3)模型中两个参数r、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1、种群增长2、季节消长3、不规则波动4、周期性波动5、种群平衡6、种群爆发或大发生7、种群的衰落和灭亡8、生态入侵。 种群平衡:种群较长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个过程称生态入侵。

种群空间格局: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内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随机分布:个体在种群中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个体间互相不影响。随机分布比较少见, 当一批植物(种子繁殖)首次入侵裸地上,常形成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个体呈等距离的分布格局。主要原因是竞争。

成群分布:个体呈块状或呈簇、成群分布;原因:微地形的差异,繁殖特性所致:种子不易移动而使幼树在母树周围或无性繁殖,动物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方差/平均数比率法:

若s2/m < 1 ,属均匀分布; 若s2/m = 1 ,属随机分布; 若s2/m >> 1,属聚集分布

种群调节:指种群恢复到其变动平均密度的趋向。

气候学派:代表人物:Bodenheimei;种群参数受天气条件强烈影响;种群的数量大发生与天气条件的变化明显相关;强调种群数量的变动,否认稳定性。非密度制约论

生物学派:代表人物:Nicholson;群落中的各个物种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而使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的稳定平衡;当种群数量增加,就会引起种间竞争加剧(食物、生活场所等),捕食以及寄生作用加强,结果导致种群数量的下降。密度制约论 自动调节学派:自动调节学派强调种群调节的内源性因素。种群密度自身影响本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生长、性成熟、迁入和迁出等种群各种特征和参数。种群的自动调节学说是建立在种群内部的负反馈理论的基础上。种群的自动调节是各物种所具有的适应性特征,它对于种内成员整体来说,能带来进化上的利益。

第四章:种群生活史

生活史:指一个生物从出生到死亡的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生活史的关键组分: 1、个体大小

(1)和遗传相关。个体大小与生活周期长短有很好的相关性 (2)与生物的不同发育阶段有关,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

(3)个体大:寿命长,易保持内稳态,竞争力强,存活率高。危险也较多。 (4)个体小:世代短,更新快,适应幅广,进化速度快。 2、生长与发育速度

异速增长:生物体各部分器官的不均匀和不成比例的生长。

3、繁殖:是生物形成新个体的总称,包括:营养繁殖、孢子生殖和有性生殖。 4、扩散:指生物个体或繁殖体从一个生境转移到另一个生境中。 A、植物的扩散:

1)方式:繁殖体的传播,多为被动性扩散;少数主动扩散 传播因子:传播繁殖体的媒介和动力

6

B、动物的扩散:

1)方式:迁出、迁入、迁移三种;多为主动扩散;被动扩散偶然性

2)扩散的原因:食物资源不足、地位低被逐出、被亲代驱逐、环境与气候的季节变化、躲避天敌、追寻配偶、生境灾变、环境污染。

个体现时的繁殖输出与未来繁殖输出的总和称为繁殖成效

繁殖价值:在相同的时间内特定年龄个体相对于新生个体的潜在繁殖贡献。 亲本投资:有机体在生产子代以及抚育和管理时所消耗的能量、时间和资源量称为亲本投资 1)雌雄个体之间的亲本投资差异很大;雌多于雄 2)不同物种的亲本投资差异很大; 3)植物的亲本投资与生境有关。

有抚育习性的生物:较少子代,较多抚育;较多子代,较少抚育

无抚育习性的生物:子代个体较大,数量较少;子代个体较小,数量较多 一次繁殖生物:生活史中一次繁殖即死亡的生物。如:一、二年生植物、竹类和多数昆虫等。 多次繁殖生物:一生中能够繁殖多次的生物。如:多年生草本、乔木和灌木树种、高等动物。 不利于生物生长和生存的环境,多以一次结实的草本植物占优势。

利于生物生长和生存的良好环境,以多次结实的草本植物或木本植物占优势。

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称为r-选择,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选择称为K-选择 r-对策者是不断地侵占暂时性生境的种类,基本上是机会主义者。

K-对策者具有稳定的生境,其进化的方向是使它们保持在高竞争力上,又称为保守主义者。 r-选择特征:死亡率高,但r高能使种群迅速恢复,高扩散能力使其迅速离开不利环境,有利于建立新的种群和形成新的物种

K-选择特征:竞争能力强、数量稳定、大量死亡或导致生境退化的可能性小;由于r低,种群数量下降后恢复困难

“r-k策略连续统”:r-选择和K-选择是两个进化方向的不同类型,从极端的r-选择到极端的K-选择之间有许多过渡类型,有的更接近于r-选择,有的更接近于K-选择,两者间有一个连续的谱系,称r-K连续体。

K对策者种群竞争性强,数量较稳定,一般稳定在K附近,大量死亡或导致生境退化的可能性较小,但一旦受到危害造成种群数量下降,由于其低r值种群恢复比较困难。动物保护中应特别注意。

r对策者死亡率高,但高r值使种群能迅速恢复,而且高扩散能力还可使其迅速离开恶化环境,在其他地方建立新种群。R对策者的高死亡率、高运动性和连续地面临新局面,更有利于形成新物种。

选择受精:指具有特定遗传基础的精核和卵细胞优先受精的现象。

根据环境选择的确切意义阐明生活史式样的起源及其适应性叫做生活史对策。

第五章 种内与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

1、种内竞争:竞争通常只有在生物所利用的资源是共同的,而且资源是有限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竞争主要是通过生殖和取食实现的。

2、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出现在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密度效应或邻体效应

自疏导致密度与个体大小之间的关系在双对数作图时,具有-3/2斜率,称–3/2自疏法则。 自疏是由于种内竞争而引起部分个体死亡的现象。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的产量

7

保持基本恒定。

3、动植物的性行为:传粉动物对雄、两性、雌花序的破坏率分别为96%、69%、6%

婚配制度是指种群内婚配的各种类型,包括异性间的相互识别、配偶数目、配偶持续时间、后代抚育等。

单配偶制:在鸟类中常见;多配偶制:一雄多雌制:海狗,一雌多雄制:距翅水雉 决定婚配制度类型的环境因素主要是食物和营巢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情况。 资源集中分布则♂占据资源: 1♂多♀;高质均匀资源则♂参与抚育: 1♀1♂ 4、集群行为

最小种群原则:集群效应只有在足够数量的个体参与聚群时才能产生。 5、领域性

领域的主要特征有三点:1、领域是一个固定的区域,且大小可调整;2、领域受积极保护;3、领域的使用是排他性的。 6、 社会等级 社会等级现象:动物种群中个体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现象。社会等级的形成基础:支配行为。 7、他感作用

某些植物能分泌一些有害化学物质,阻止别种植物在其周围生长,这种现象称他感作用 歇地现象:在农业上,有些作物需同其他作物轮作,不宜连作,连作影响长势,降低产量。 种间关系: 1、种间竞争

竞争是利用有限资源的个体间的相互作用。

竞争的特征:1、不对称性;2、对一种资源的竞争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 高斯假说(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长期共存在同一地区的两个物种,由于剧烈竞争,他们必然会出现栖息地、食物、活动时间或其他特征上的生态位分化 两物种种间竞争模型种间竞争结局:

假如种内竞争强度大于种间竞争强度,就可能有两个物种共存的稳定平衡点; 假如种间竞争强度大于种内竞争强度,则不可能有稳定的共存;

当两个物种以同样方式利用资源的特殊情况时,则两物种不可能共存。

生态位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2、捕食作用

猎物在没有捕食者条件下按指数增长dN/dt=r1N

N:猎物种群密度,t:时间,r1:猎物的种群增长率 捕食者在没有猎物条件下按指数减少dP/dt=-r2P

P:捕食者种群密度,t:时间,r2:捕食者的种群增长率

协同进化是指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

3、 寄生:一个种寄居于另一个种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寄主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4、共生

偏利共生:共生中只对一方有利。如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藤壶附着在螺壳上,鮣鱼附在鲨鱼腹部。

互利共生: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双方获利。

原始合作:生物间互相适应、互惠或偏利的共栖、非共栖现象。

8

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生物群落: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执行一定的功能。 群落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外貌。

2、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3、具有一定的结构。形态结构:生活型组成;生态结构:成层、季相;营养结构 4、形成群落环境。

5、不同物种间的相互影响。构成群落的二个条件: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和发展。

6、一定的动态结构。季节动态、年际动态(大小年)、演替与演化。 7、一定的分布范围。

8、群落的边界特征。在多数情况下,不同的群落之间都存在过渡带,被称为群落的交错区。 群落性质

机体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像有机体与种群那样。

个体论: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是生态学家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的确定的一组物种组合。

现代生态学对群落的认识:1、群落存既在着连续性的一面,也有间断性的一面。

2、如果采取生境梯度的分析的方法,即排序的方法来研究连续群落变化,在不少情况下,表明群落并不是分离的、有明显边界的实体,而是在空间和时间上连续的一个系列。

3、如果排序的结果构成若干点集的话,则可达到群落分类的目的;如果分类允许重叠的话,则又可反映群落的连续性。 4、群落的连续性和间断性之间不一定要相互排斥,关键在于研究者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尺度。 最小面积:至少要求这样大的空间,才能包括组成群落的大多数物种(95%)。组成群落的物种越丰富,群落的最小面积越大。

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 建群种:优势层中的优势种。

偶见种: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多是由于种群本身数量稀少的缘故。 伴生种:群落的常见种类,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种群个体数量指标:

1、多度:群落内各物种的个体数量即多度。

记名计算法: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点数各种群的个体数目,然后计算出某种植物与同一生活型的全部植物个体数目的比例。

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登记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的多少。 2、密度: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个体数。

密度比: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百分比。 3、频度: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样本总体中的出现频率。

Raunkiaer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一致的群落中,属于频度最大的种类通常是很多的,它们多于频度较低的种类。若频度较低物种的比例增高时,说明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暗示着植被分化和演替的趋势。

4、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叫投影盖度简称盖度。 5、高度。某种植物高度占最高的种的高度的百分比称为高度比。

6、重量。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的重量占全部物种总重的百分比称为相对重量。

9

7、体积。在森林经营中,通过体积的计算可以获得木材生产量(称为材积)。单株乔木的材积由胸高断面积(s)、树高(h)和形数(f)三者的乘积,即V=shf。形数是树干体积与等高同底的圆柱体体积之比。 种的综合数量指标:

1、优势度是确定物种在群落中生态重要性的指标,优势度大的种就是群落中的优势种。确定植物优势度时,指标主要是种的盖度和密度。动物一般以个体数或相对多度来表示。 2、重要值用来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指标

植物:重要值IV=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 草原群落:重要值IV=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 3、综合优势比:SDR2=(密度比+盖度比)/2×100%

4、群落相似性系数:群落相似性系数指各样方单位共有种的百分率。

群落系数=c/(a+b+c);a: 样方A的物种数;b:样方B的物种数;c:样方A和B中的共有种。 5、关联系数。种间关联是随样本大小的增加而增加,达到某一点后维持不变 生活型: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 生活型谱:统计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植物群落内各类生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称为该地区或者该群落的生活型谱。

生长型:反应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从体态上进行划分的植物类型。 层片:群落中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物种的集合。

层片的特性:1、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2、每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3、每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但每一个层片都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层片与层的区别:层可能属于一个层片,也可能属于不同的层片;由于一个层的类型可由若干生活型的植物所组成,因此,层片的范围比层的窄。

同资源种团: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群落外貌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它是群落中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群落的外貌取决于群落优势的生活型和层片结构。 陆地生物群落的外貌是由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类形态及其生活型所决定的。 水生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决于水的深度和水流特征。

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和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一般说来,群落的垂直分层越多,动物种类也越多。许多动物可以同时利用几个不同的层次,有一个最喜好的层次。 水生群落的分层主要与光照、温度、食物和溶氧量有关。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分层现象。(主要与光有关) 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陆地群落的水平格局取决于植物的水平分布格局。

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称为群落镶嵌性。 群落的时间结构:群落结构部分在时间上的相互更替,周期性变化。

群落季相:群落优势生活型和层片结构的季节变化引起的群落外貌随季节的变化 时间格局:群落的组成与结构随时间序列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群落交错区(生态交错区、生态过渡带 ):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

群落交错区的特点:1、多种要素联合作用强烈,生物多样性较高;2、生态环境恢复原状的可能性较小;3、生态环境变化快,恢复困难。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