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下载本文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材料中的“封

建”,准确的说指( )

A、委任官职 B、严密监视 C、进行分封 D、将他们变为地主

2、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这一消息引起社

会的热议。影响今天中国人观念行为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禅让制

3、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的结构,王室之下,有几

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

A、建立了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B、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4、 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能世袭

B、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C、烟台是齐郡郡守的封地 D、齐郡无权任命辖区内的县令

5、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

民治这三个阶段。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 ) A、由“公天下”到“家天下”

B、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C、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 D、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6、 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说明( )

A、秦始皇非常勤政 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 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 D、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 7、 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 )

A、三公九卿制的废除 B、地方势力的削弱 C、决策中枢的转移 D、外戚和宦官专权

8、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

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生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

在唐朝灭亡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唐代门阀势力依然不小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选拔人才

9、隋唐时期,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 )

A、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 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

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10、中国古代崇尚道德治国,孝道是政府和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

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之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 A、征辟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刺史制

11、中国古代的官职名号颇有渊源。“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

从名称寓意来看,“刺史”应是( )

A、地方的封疆大吏 B、中央朝廷的重臣

C、皇帝的内侍人员 D、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

12、 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

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纳这一建议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封国制 B、推行郡县制

C、实行推恩令 D、剥夺王侯的爵位与封地

13、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 )

时期 项目 出身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发生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14、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

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C、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D、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1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16、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腐,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 A、派文臣做知州 B、设“三衙”,收精兵

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两宋 50%以上进士 平民 明清 43%的进士 贫寒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