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学 学科 一 年级 下 册教案 第 6 课 总 6 课
课题 它们去哪里了 课时 1 任课班级 一(1~10)班 执教 从容~辛 科学概念目标: 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教学目标 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科学态度目标: 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 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为学生准备:分别装有水的3个透明杯子、3个小玻璃盒、放大镜、搅拌棒、小教学准备 勺、食盐、红糖(块状)、小石子、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单。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教学导1.问题导入。 1. 入,聚焦问(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水,谁(1)想一想,举手回答问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 题 题。 (2)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谁能说一说(2)举手回答。 水有什么用处? (3)水还有一个本领,可以加很多东西(3)思考问题。 进去,比如妈妈做汤时会放一些作料 在水中,使汤更加鲜美。类似的情况 你们还见过哪些?在哪里见过? (4)所有的东西放入水中,都能被溶解(4)思考问题。 吗? 2.聚焦问题。 2.思考问题。 如果我们把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水会发生变化吗?会发生什么变化?食盐、红糖或小石子会发生变化吗? 二、学习新1.描述并记录现象。 1. 课,探究发(1)老师为每一组都准备了这三样物(1)观察三样物品。 品,请你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分别(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现 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交流汇报。 用方法。 (3)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 (4)指导要点:①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情况,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②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③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质与水充分混合;④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 同时,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示。要特别强调没有变化与有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下来。 (6)巡视和指导。 2.研讨交流,达成共识。 (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加以说明,食盐和红糖在水中溶解了,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2)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 (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 (4)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 (5)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 2. (1)分别描述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询问学生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比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 三、课堂小1.通过我们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谁1.回忆这节课的内容,结、扩展延愿意来谈一谈? 举手回答。 2.课堂伊始,大家说俩人很多能在水2.想一想。 伸 中溶解的物质,现在再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会溶解在水里?哪些不会溶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学到的方法试一试,下一堂课跟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科 学 学科 一 年级 下 册教案 第 7 课 总 7 课
课题 教学目标 认识一袋空气 课时 1 任课班级 一(1~10)班 执教 从容~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科学概念目标: 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 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 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学生对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意识到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与其他物体相比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虽然空气是看不见的,但是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为学生准备:透明塑料袋、扎塑料袋的皮筋、透明烧杯或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单(用于单元知识总结)。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聚焦 1.导入:回想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1.想一想,举手回答。 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 2.在本单元中我们学过哪些描述物体2.想一想,回忆一下。 特征的科学词汇? 二、探索 (一)指导学生收集一袋空气,并进(一) 行观察。 1.老师的玻璃杯中有什么呀?真的什1.想一想,回答问题。 么都没有吗?再想一想。 2.引导:你们真聪明!杯子里面不是2.倾听。 空的,里边盛满了空气。 3.提问:你认为空气是什么样的?今3.说出“空气是看不见天我们就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认识它的”“摸不着的”“很吧! 轻”…… 4.提问。 4.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1)要想研究空气,你有什么好方法 吗? (2)空气在空中我们怎么研究呢? (3)我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它 “逮”住呢? (4)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塑料袋儿,看一看、想一想,你有好的办法了吗? (5)我们“逮”到了空气,你将怎样用学过的方法去观察空气的特征? (二)指导学生将空气与水和木块进行比较; 1.提问. (1)可以用什么感官来观察空气? (2)引导:本单元我们曾经研究过什么物体呀? (3)大家还记得,水有哪些特征吗? (4)我们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水的特征? (5)我们研究水的时候,是将水与哪些物品进行比较研究的? (6)现在,你能把空气与水和木块,再进行比较研究吗?看一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描述并记录空气的特征. (1)还记得在第一课和第五课的时候,我们使用过的记录单吗? (3)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特征的? (4)班级集体论证:“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5)提问:“在本单元中,我们从哪些方面认识了物体”“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 三、小结 (二) 1. (1)可能会想到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用眼睛“看颜色”“形状”“是否透明”用鼻子“闻”等。 (3)回忆学过的知识。 (4)想一想,举手回答。 (5)想一想,举手回答。 (6)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2. (2)小组内讨论,怎样描述空气的特征。 (3)“用眼睛观察空气是透明的、无色的、跟水是一样的” “跟水对比,水是流动的,打开袋子,空气就跑了,说明空气也是流动的”等。 (4)“我看见这袋空气是透明的,跟水一样”“我闻不到空气的气味”“我摸不着空气”等。 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今倾听。 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方法。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用今天所学到的方法去观察其他的物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