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学案 下载本文

第5课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能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简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阐明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3.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4.列举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措施。

5.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形成生态平衡的观点。

6.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①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②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③负反馈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⒈实例

(1)河流受到轻微污染,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④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2)森林中,害虫、食虫鸟类等生物的数量之间通过⑤负反馈调节方式相互制约,从而达到数量的相对稳定。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⑥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迅速丧失,生态系统难以恢复。

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抵抗力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⑦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和功能⑧保持原状的能力。

(2)原理: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⑨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则低。

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措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1.什么叫反馈调节?

2.什么叫抵抗力稳定性?什么叫恢复力稳定性?

3.系统的稳定性大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什么?

2.你能构建教材上的食虫鸟种群与害虫种群之间的负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吗?

3.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并举例。

4.下图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与组分及营养结构的关系示意图,据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知识点二:生态缸的设计制作及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1.本实验的原理是什么?稳定性的观察指标是什么?

2.你能分析下列生态缸设计的相关要求吗? 设计要求 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 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 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 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 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生态缸的采光用散射光 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 宜太大 相关分析

例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例2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一种描述,此现象能说明( )。

A.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高

B.草原生态系统的更新速度很快,生产力很高 C.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很高

D.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结构复杂,不易受破坏

2.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 )。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3.一般说来,生物种类繁多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当某种生物减少或灭绝后,生态平衡仍能维持,其根本原因是( )。

A.生态系统的自净化和自恢复能力强 B.负反馈只调节生物群落内部 C.至顶级动物的食物链数目多 D.同一营养级各种生物相互代替 4.某同学依据下列四项设计生态瓶,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以保证生物有氧呼吸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合理

C.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物质的联系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5.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兔子种群数量与植物种群数量之间的反馈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兔子种群和植物种群数量的这种调节属于 调节,它是生态系统的 能力的基础。

(2)这种调节对生态系统有何意义?

第5课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知识体系梳理

①保持或恢复 ②自我调节 ③负反馈 ④微生物的分解 ⑤负反馈 ⑥干扰因素 ⑦抵抗 ⑧保持原状 ⑨组分 ⑩食物网 的程度

物质、能量投入

基础学习交流

1.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

2.(1)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作抵抗力稳定性。 (2)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作恢复力稳定性。 3.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链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恢复速度除与生态系统本身的组分、营养结构和自我调节能力有关外,还与阳光、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有关。 重点难点探究

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2.

越强

破坏

恢复

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

3.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规律: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弱(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反之则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4.①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营养关系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②生态系统的组分及营养关系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破坏后更容易恢复。③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

知识点二:生态缸的设计制作及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1.原理:根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要使微型生态系统正常运转,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

观察指标: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