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桩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建设单位: 4、设计单位: 5、施工单位: 6、项目经理: 7、桩型、数量及工程量

8、工程地质简介(详见地质报告) 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依据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制桩标准图、桩位平面图、建筑总平面图等施工图纸; (3)场地具体情况 (4)场地具体情况

(5)《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JTJ

215-98

(6)《港口工程地基规范》 JTJ

250-98

(7)《港口工程桩基规范》 JTJ

254-98

(8)《港口工混泥土结构设计规范》 JTJ

267-98

(9)《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292-98

(10)《港口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

JTJ283-99

(11)《

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

JTJ297-2001

三、打桩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施工前甲方应作好“三通一平”,确保设备安全进场。 (2)施工用电量要满足120KW,作业区域配足照明设施,以

便夜间施工。

(3)施工前应清除地下,空间障碍物,如河底块石、场地内

原有地下管线等。施工场地周围应排水畅通。

(4)边桩与周围建筑物(包括临时设施)的距离应大于4.5

米,打桩区域内的场地边桩轴线外扩5米范围内用压机压实。

(5)主要机械设备调试正常,安全进场。见表1

表1

机械名称 调试检查主要内容 备注 打桩机 电路系统、关键结构 电焊机 防护罩、电源、接地、接零装置 (6)测量仪器及其校核。见表2

仪器名称 校核内容 备注 水准仪 光学系统、调平装置等 经纬仪 光学系统、调平装置等 钢尺 热变形特性、刻度、精度等 2、桩的验收、起吊、搬运、堆放。

(1)预制板桩由预制厂生产,进入现场的成品桩,在施工前应由甲方、监理方、总包方、施工单位共同验收。验收依据:桩的结构图,规范中有关预制砼板桩外观检查条款,见表3,同时应提供以下资料:桩的结构图,材料检验试验报告,隐蔽工程

验收记录,砼强度试验报告、养护方法等。

(2)预制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起吊,桩在起吊和搬用时,必须做到平衡并不得损坏,水平调运时,吊点距桩端0.207L(L为桩长),单点起吊时,吊点距桩端0.293L。

(3)桩的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陷,堆放层数不得超过两层,不同规格的桩应分别堆放。

3、施工放样

(1)施放建筑物主轴线,据此及桩位平面图测放桩位,经监

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打桩。

(2)为了便于在施工过程中或验收时核对轴线及桩位,应在

主轴线的延长线上距边桩20米以外设控制桩或投设于围墙上。

(3)打桩机到位后应对样桩进行复核,无误后再对中打桩。 (4)为了便于控制桩顶标高,应在打桩范围60m外引测两个

以上水准控制点,经过监理的复核,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加以保护。

(5)打桩施工前应先开挖基槽,开挖深度为设计桩顶标高以

下50CM

4、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平整场地、桩基范围障碍物探摸与清除→预制钢筋砼板桩→施打板桩→锚碇墙及拉杆基槽开挖→现浇钢筋砼导梁、胸腔及锚碇墙→回填锚碇墙钱块石、施打拉杆支撑木桩→拉杆安装→墙后回填土→安装橡胶护舷及系船柱→驳岸前疏浚挖泥→竣工验收

5、打桩质量控制 (1)提锤吊桩

桩机就位后应平稳垂直,桩中心线与打桩方向一致并检查桩位是否正确, 然后将桩锤和桩帽吊起,使锤底高于桩顶,以

便进行吊桩。

吊桩用桩架上的卷扬机将桩提升就位,吊点位置应在0.293L处,桩提升离地时下部用绳稳应平稳和横向行走,防止撞击桩架,待桩顶送入桩帽后,桩和锤缓缓下滑,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再将桩缓缓下放插入土中,扶正桩身,分别从90度的两个方向用经纬仪或用线锤调整桩在两个方向的垂直度,严格控制桩的垂直度在允许误差(5%)范围内。

桩就位后,在桩顶上扣上桩帽,保证桩帽与桩周围有5-10cm的间隙,待桩稳定后,即可卸去吊扣,再将桩锤缓缓落在桩帽上,桩锤底面、桩帽上下面及桩顶保持水平、桩、桩锤、桩架在同一中心线上,此时在锤作用下,桩沉入土中一定深度达到稳定位置,再次校正桩位和垂直度,即可打桩。

(2)打桩

初打时应采用小落距轻击桩顶数锤,观察桩身、桩锤、桩架在同一中心线上,待桩身入土一定深度后,桩尖不易移位时,再全距施打。

打桩宜采用重锤低击方法,这样对锤对桩顶冲量小,动量大,桩顶不易损坏,大部分能量用于克服桩身摩擦力和桩顶阻力,桩身反弹小,同时桩锤落距小打桩速度快、效率高。柴油锤正常打桩时,落距宜不超1.8m。

打桩时入土速度应均匀,锤击间隙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使桩身与土层之间摩擦力恢复,造成固结现象而使打桩困难。打桩时应注意观察桩的回弹情况,若桩锤经常性回弹较大,入土速度慢,说明桩锤太轻,若发现回弹较大,说明桩尖遇到障碍,应停打并找出原因进行处理。若贯入度突增说明桩身可能破坏或遇到软土层、土洞。若贯入度剧变、桩身发生倾斜、移位或严重回弹,桩顶桩身出现裂缝或破坏,应立即停打,分析原因,必要时会同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处理。

打桩属于隐蔽工程,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要对每根桩的施工进行全过程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当桩下沉到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在规定的落距下,记录锤击一阵(10锤)后贯入度,当标高未达时,而贯入度已达到时(10㎝/10击)应连续锤击3阵,并确保贯入度在设计规定范围内。施工时以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控制为参考。

由于地势有一定的起伏,桩顶标高控制采用水准仪控制,不可采用桩架划线用目测方法控制标高。

6、打桩质量控制

(1)沉桩控制:沉桩允许偏差应符合JTJ 292-98要求。见

表 4。

表4

序号 1 2 3 4 项 目 桩顶平面位置 允许偏差(mm) 100 100 垂直板桩墙纵轴线方向的垂直度 1.0% 沿板墙轴线方向的垂直度 钢筋混凝土板桩件的缝宽 1.5% <25 由于降水、基坑开挖和送桩深度超过2米等原因,产生的位移偏差不在此表内。

(2)对于沉桩过程中出现的一场情况,应采取以下有效措

施:

A、 沿板桩墙纵轴线方向的垂直度偏差超过规定时,对于

钢筋混泥土板桩,可采用修凿桩尖斜度的方法逐渐调整或用加楔形板桩进行调整;

B、 板桩偏移轴线产生平面扭转时,可在后沉的板桩中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