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下载本文

有关施工控制网资料及施工测量意见报告在收到开工通知10天内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注意测量使用基准点、基准线、水准点及自增设控制点的保护和保存,保证其容易进行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现网点移动和损坏,则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并与其共同协商补救措施。服从监理工程师的检查和管理,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成果都交监理工程师检查,当监理工程师提出监督测量要求时,则本单位测量人员将按照监理要求在监理工程师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对照测量。

(2)平面控制

根据接引的控制网坐标,建立施工现场的方格控制网或三角网,并绘制放样图,将建筑物位置标注在平面坐标图中,然后在施工现场放样定位,复测无误后对定位桩进行加固保护。现场控制网点选埋于通视良好、有利扩展、方便施工,地质坚硬且能较长时期保存的地方。平面控制网建立后,定期进行复测,若发现控制点有位移迹象时,即进行复测。

(3)高程控制

在关键建筑物的轴线上建立工地高程控制点,并从提供的水准点上引测高程,高程点设在不受施工开挖、填筑、堆料影响的范围外,且选埋于通视良好,地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方便使用的地方。高程控制点建立后,定期进行复测、校验。

(4)施工放样

负责工程施工所需的全部施工测量放样工作。并按招标文件的规定,提交计量测量资料报送业主、监理工程师审核。计量测量资料包括:土方开挖放样图表、主体施工放样图表、竣工测量资料等。

2、竣工测量

工程全部完成后,进行竣工测量,并整理汇编到竣工资料中。 3、进度照片与录相

本工程采用普通感光胶卷、数码相机、摄像机对工程进行定点定时和不定时拍摄反映工程进度情况的适时照片和录像。

①在任何情况下,间隔不多于28d,向监理工程师提供表明时间和工程进度记录的彩色照片副本两份,并附有详细文字说明和足够的数据和记录,以表明工程的确切位置和进度,彩色照片的尺寸不小于邮政卡片尺寸。凡属关键性的施工程序用摄像机拍制录相。

②提供经监理工程师确认的施工图片及相册。 ③工程大事记用摄像机拍制录相。 4、人员、仪器配备

施工队伍进场后即成立测量工作组,由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根据该工程情况,安排测量工程师1人,测工2人。

主要仪器配备如下表: 序号 1 2

仪器设备名称 全站仪 水准仪 单位 套 台 数量 1 3

5、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

以计划指导施工,以文字作为施工的依据,凡是计算不清或无人校核的数据不能放样,凡是口头上讲的不能放样。我们控制质量的办法是:

严格按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要求,事先计划、中间检查,(采用三检制,即专职测量员初检,组长复检,质检员终检)成果校核,以提高工序质量来提高成果质量。同时定期对各控制点复测,注意控制点的保护。具体工作中,俩人计算有关放样数据,经校核无误后放样,并作好现场记录及复查工作,对枢纽轴线等重要部位的放样,除按上述要求进行外,还应将全部测量数据和相应成果资料报监理单位审核,并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测,经确认无误后再交付施工用。

(2)控制点保护措施 用木条钉成三角架,顶端钉一个带彩旗的木杆,杆长1m,将该架固定于各控制点上,使控制点处于醒目位置,避免人为及机械破坏,同时注意定期检查,对已破坏点进行修复。

(3)其他

我们将严格按测量员职责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测量工作,围绕建精品工程这个中心开展好测量工作。工程开工前,将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及水准网点建立供施工使用的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并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S52-93)的有关规定进行测量定位。

①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平面控制网采用三角网及导线网结合的方式,高程控制点拟采用二等水准测量从提供的高程点引测至现场高程控制点,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控制点均用混凝土浇筑成桩,形状方形,中间埋设金属点,并设放在不易损坏处,部分网点均保护至工程结束直到交付使用单位为止。设立的控制网络将报工程建管处及监理工程师复核,经审定后,据此放样定位。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测量放样工作将由专业人员负责,及时做好有关工程记录。

②施工过程中,主要进行以下测量工作:

开工前,应对原设控制点,中心线复测,布设施工控制网,并定期检测; 建筑物及附属工程的点位放样;

建筑物的外部变形观测点的埋设和定期观测; 竣工测量。

③施工测量主要方法:

放样前,对已有数据、资料和施工图中的几何尺寸,必须检核。严禁凭口头通知或无签字的草图放样。

发现控制点有位移迹象时,应进行检测,其精度不低于测设时的精度。 二、工程施工方法

1.1、龙透水库

龙透水库为小(1)型水库,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

2000)规定,该工程为Ⅳ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其防洪标准采用30年一遇设计,300年一遇校核。 (一)、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工程地质

工区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及边缘地带,金沙江、长江的北岸。金沙江、长江从西向东流经测区南缘,为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测区内地形总体上以金沙江、长江为界,南北两侧高,中间低。长江南北两侧多发育多级支流水系,呈树枝状,较大的一级支流北岸有岷江、沱江等。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内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砂岩,由于岩层倾角一般在1~5°,岩石软硬相间,在风化等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圆状、长条状平顶山丘、山梁与平坦的侵蚀洼地或冲沟相间的剥蚀地貌。

水库所在区域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四川沉降带之川中褶皱的西部边缘一带,各构造体系在边界一带构造形迹存在相互干扰、反接、复合。 断层不发育,多表现为鼻状、短轴状背斜等低平穹隆构造及向斜特征。褶皱轴向为NE,微向NW弯突状,工程区无断裂构造。受马家场向斜影响,岩层产状局部变化较大。

水库区属自贡至宜宾构造地震活动基本稳定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6月11日起实施的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工程区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工程区区域构造稳定性好。

水库库岸大多基岩裸露,水库正常蓄水位附近以岩质边坡为主,裸露基岩形成陡崖或陡坎,其上为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形成的缓坡和斜坡地形,地形坡度一般10~20°

近坝库岸段左右两岸皆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浅紫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与灰白色、浅灰色砂岩不等厚互层,岸坡表层风化严重,在水库蓄水后,库水易掏蚀强风化岩体及泥岩,局部可能会产生小规模的崩塌,存在局部的库岸再造问题,但对水库的正常运行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水库区近岸无低邻谷存在,无断层通过,库盆封闭性较好,不存在水库渗漏问题。据现场地质调查,近坝库岸多为基岩,不存在水库浸没问题。

2、水文地质

坝区地下水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赋存于主沟床的冲洪积层和坝体的人工填筑层中,含水丰,大多处于近饱和状态。据本阶段坝体钻孔水位观测,各钻孔终孔水位均较高,水位较稳定,钻探期间水位变幅不大。

坝区基岩裂隙水的含水量主要受岩性、裂隙发育程度的控制,粉砂质泥岩中水量贫乏,细砂岩中裂隙相对发育,含水量相对较大。坝基强风化带岩体属中等透水层;弱风化岩体为弱~中等透水层;新鲜岩体为微~弱透水层。

水质简分析表明:该区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类型属重碳酸钙型低矿化度淡水,水质较好,适于饮用灌溉,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二)、工程项目包括: 大坝整治设计 1、坝顶整治

龙透水库大坝现状坝顶高程320.90m,无防浪墙。经过坝顶高程复核,现状坝顶高程320.90m高于设计洪水位时计算所需的最低坝顶高程390.80m,满足防洪标准。坝顶上下游侧拆除原来损坏的栏杆并拆除路缘石,新浇筑路缘石及栏杆。 2.上游坝坡整治

拆除原损坏预制块,按照原坡度,采用预制混凝土六棱块护坡(预制块采用C20混凝土,厚度10cm),下铺设10cm厚碎石垫层,坝脚处设浆砌石埂,拆除原沉陷鱼嘴,铺设土工膜后新建鱼嘴,并在坡脚处进行混凝土护脚。 3.下游坝坡整治设计

清除坝坡杂草,对坝坡凹凸部位进行培厚处理,平整后下游坝坡坡比均为1:2.0;在312.51m高程处设置马道,马道以上采用2.5m×2.5m砼框格梁草皮(草皮采用成品草皮)护坡(梁宽25cm×梁高25cm),马道以下新建贴坡排水。 4、坝体防渗

龙透水库大坝经钻探表明,左坝体与溢洪道接触部位存在渗漏问题,需对其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本次设计拆除原沉陷鱼嘴,在坡面铺设土工膜,然后采用C20混凝土压重。 5、白蚁整治

结合大坝整治进行坡面清挖时采取如下白蚁防治措施:

(1)分析判断选出主蚁道,追挖白蚁主巢,取出巢体,填实巢穴。

(2)选用灭蚁药物乐斯苯药剂,对大坝表层消毒,同时需打孔,对每孔作灌液处理。

(3)对大坝两端林地、山丘投放白蚁诱杀包灭杀山丘白蚁,以免山丘白蚁对大坝产生危害。

6、溢洪道整治

(1)、对溢洪道控失稳部分进行修复、溢洪道清淤,保证泄洪安全运行; (2)、剥离溢洪道边墙、底板浆砌条石表面风化层后采用环氧砂浆抹面,底板抹面5cm,边墙抹面2cm; 7、放水设施整治

放水卧管位于大坝右岸,为无压砌石卧管。卧管进口分高程设若干半径20cm的放水孔,未封堵,卧管渗漏严重。涵管与坝轴线近似垂直,进出口淤积严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河道左岸上涵管放水设施闸阀锈蚀失灵。整治方案:

拆除右坝处原卧管,并采用C25钢筋砼新建卧管;拆除卧管后,对右坝肩外坡涵管尾部涵管更换,外露底面采用浆砌石寸砌连接处防止渗流,对坝体内涵管采用1根φ315PE管穿涵,然后对PE管和原浆砌条石涵管之间的缝隙进行C20混凝土洞塞,涵管首部采用1x1cm钢丝网包裹PE管,涵管尾部采用浆砌石进行加固处理。

对左岸放水设施中原锈蚀启闭失灵的闸阀更换为不锈钢闸阀。7、大坝安全监测设施设计 8、水位监测:

在大坝上游岸坡稳定处埋设一水位标尺,其量程为校核洪水位至死水位之间。 9、大坝变形观测:

由于大坝以前无监测设施,根据本水库的特点,大坝变形监测布置3排共9个位移、沉陷共用标点,并在坝的左、右岸边坡上各设置3个观测基点和3个校核基点; 大坝渗漏观测:

在大坝下游布置集渗沟,集渗沟靠坝体侧采用干砌块石护面,并设两层反滤层,下游采用砼护面。集渗沟后设置三角量水堰。 10、施工导流、围堰及抽排水: 1)、施工导流围堰:

本工程大坝施工基本不受水流影响,所以本工程主要考虑新建放水系统、渠道防冲设施和引水管施工导流等。 施工围堰采用袋装石渣填筑,引水系统竣工后拆除;引水管采用预埋DN150PE管导流,围堰高程比水位高出1m,堰顶宽为1m,迎水面边坡和背水面均为1:1.5的自然坡。各施工点的具体施工围堰和导流待有详细的现场水文资料后再作设计。围堰形式见示意图见设计施工图,土石围堰施工程序为:施工材料准备→测量放样→清基→堆填土料。土石围堰施工前,根据施工材料的需用量,做好填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