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卷与解析 下载本文

2012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混合物和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A.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C.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D.石油是混合物,汽油也是混合物.

【解答】解:A.有化合价变化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的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CaO+H2O=Ca(OH)2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能改变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故C正确;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属于多种烃的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基本概念,易错选项是B,注意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为易错点. 2.(3分)

【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专题】卤族元素.

【分析】A.NaClO为强电解质;

B.实验室用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的方法制备Fe(OH)3胶体; C.HCl为共价化合物;

D.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转移电子2mol.

【解答】解:A.HClO为弱电解质,但NaClO为强电解质,故A错误;

B.实验室用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的方法制备Fe(OH)3胶体,注意当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故B正确;

C.HCl为共价化合物,NaCl是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

5

D.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理论上需要转移2NA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含氯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胶体的制备以及电解的原理,学习中注意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3.(3分)

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 B、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

C、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D、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弱. 【解答】解:A、铵盐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由非金属元素组成,故A错误;

B、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故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B正确;

C、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C错误; D、ⅦA族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弱,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难度中等,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4.(3分)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A.油脂中含有不饱和烃基,可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 B.分别为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二者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 D.分别含有﹣OH和﹣COOH.

【解答】解: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但油脂中含有C=C官能团,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褪色,故A错误;

B.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二者反应类型不同,故B错误;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乙醇含有﹣OH,乙酸含有﹣COOH,二者含有的官能团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 5.(3分)

【考点】中和滴定;化学试剂的存放;蒸发和结晶、重结晶;分液和萃取. 【专题】综合实验题.

【分析】A.不能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玻璃的成分是二氧化硅; C.苯在上层,应从上口倒出;

D.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应该停止加热.

【解答】解:A.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会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增大,浓度偏大,故A错误;

6

B.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有粘性,能将瓶口和塞子粘在一起,故B错误;

C.苯的密度比水小,苯在上层,应从上口倒出,故C错误;

D.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应该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中和滴定、玻璃的成分、苯的密度、蒸发操作等,难度不大,注意苯的密度比水小,与水互不相同. 6.(3分)

【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氨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铁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专题】压轴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A、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只能说明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B、亚硫酸根离子能被硝酸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而造成干扰. C、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一氧化氮.

D、根据烧瓶内溶液的变化现象判断气体压强的变化,从而确定气体溶解性的强弱.

【解答】解:A、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强氧化性,次氯酸的强氧化性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和品红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而使品红褪色,只能说明二氧化硫有漂白性不能说明其有氧化性,故A错误.

B、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有强氧化性,能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对检验硫酸根离子造成干扰,所以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不能说明

2﹣

该溶液中一定有SO4,故B错误.

C、铁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水,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烧瓶内气体的压强迅速减小,据此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导致气体迅速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离子的检验等知识点,易错选项是C,注意离子的检验中一定要先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然后再确定存在的离子. 7.(3分)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专题】压轴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A.当溶液中氧气浓度越大时电化学腐蚀越严重; B.开关由M改置于N时,Zn为负极,合金被保护; C.气体在Pt上放出;

D.MnO2发生还原反应.

【解答】解:A.图a中,铁棒发生化学腐蚀,靠近底端的部分与氧气接触少,腐蚀程度较轻,故A错误;

B、图b中开关由M置于N,Cu﹣Zn作正极,腐蚀速率减小,故B正确;

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作负极,腐蚀速率增大,但氢气在Pt上放出,故C错误; D.图d中干电池放电时MnO2发生还原反应,体现锌的还原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腐蚀及防护,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二.综合题

7

8.(12分)

【考点】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铜的电解精炼;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1)由流程图转化可知,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选择试剂吸收二氧化硫,不能产生新的污染气体,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结合选项中各物质的性质判断;

3+

(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含有Fe; 2+

Fe具有还原性,可以利用KMnO4溶液检验;

(3)由流程图转化可知,Cu2O与Al反应置换反应生成Al2O3与Cu; (4)a、反应中有热能产生; b、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

2+

c、溶液中Cu向阴极移动;

d、Ag、Pt、Au不如铜活泼,铜放电后Ag、Pt、Au从粗铜脱落;

(5)利用原电池原理,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解答】解:(1)由流程图转化可知,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选择试剂吸收二氧化硫,不能产生新的污染气体, a、浓H2SO4不能吸收二氧化硫,故a错误;

b、稀HNO3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但生成NO污染大气,故b错误; c、NaOH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故c正确; d、氨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故d正确; 故选cd;

(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含有Fe; 2+

Fe具有还原性,可以利用KMnO4溶液检验,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

3+

故答案为:Fe;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

(3)由流程图转化可知,Cu2O与Al反应置换反应生成Al2O3与Cu,反应方程式为3Cu2O+2Al

Al2O3+6Cu,

Al2O3+6Cu;

3+

故答案为:3Cu2O+2Al

(4)a、反应中有热能产生,故a错误;

b、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连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

2+

c、溶液中Cu向阴极移动,故c错误;

d、Ag、Pt、Au不如铜活泼,铜放电后Ag、Pt、Au从粗铜脱落,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故d正确; 故选bd;

(5)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正极上是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酸性溶液中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以水的形式存在,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故答案为:4H+O2+4e=2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电化学知识、离子检验等知识点,难度较大,注意离子的检验是高考的热点,选取的试剂和检验离子反应后要有特殊现象,会运用知识迁移方法解决问题. 9.(16分)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