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场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下载本文

命”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指导方针。 3、工程进度管理原则

根据业主制订的工期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工程特点以及交通、水文、地质、气象情况,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把计划落实到总体施工计划和相应的各段落、各主要工程项目的实处;在计划确定的前提下,编制出人工、材料、机械设备详细计划,并充分满足业主提出的各项强制性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解决处理各项目、各工序之间存在的材料供应和机械使用等方面的矛盾,积极促进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

4、工程安全管理原则

建立、健全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制定各项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强制性标准。对全体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并形成制度化。所有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第四节 指导思想

1、鉴于该工程有效施工时间紧、任务重和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我们将强化施工组织管理,并在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上下功夫。

2、针对本工程的难点、重点和工期质量目标,按照系统工程理论进行施工总体规划。质量以ISO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安全以“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抓到底”的管理模式,保证万无一失。施工技术以“科学攻关,工艺创新”为突破口,解决施工技术质量重点、难点,为创精品质量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最终实现“一流的施工队伍,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服务信誉”的战略目标。

第二章、施工技术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一节 工程的测量控制

1、机场坐标系

本工程施工测量按设计要求,平面位置采用机场独立方格网A、B坐标系,垂直跑道中心线方向用“A”表示,平行跑道中心线方向用“B”表示。

施工前,由业主、监理工程师和我单位的测量人员共同对场区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检测复核,合格后方能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 2、测量原则

测量作业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点,须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由专业测绘人员先根据现场平面图、设计总平面图以及有关测量规范要求对已给定的控制点进行复核测量并进行平差计算后测设本工程的一级永久性平面及高程控制网,该网全面覆盖施工范围及机场指挥部给定的已知控制点,同时对测设的控制点及机场指挥部给定的控制点进行保护,并做好明显标记,避免破坏;然后根据一级控制网测设本工程的二级及三级控制网,每次测设均进行平差计算后设置控制点,二级及三级控制点根据施工需要临时增设并做好保护与标志;所有控制网测设前将测量方案上报监理审核认可后实施,测设完毕请监理验收后方可使用。 3、施工准备

施工测量所用的机场指挥部给定的已知控制点及其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可,通过后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所有测量用的设备、仪器均经过法定单位检测合格,并处于检测有效期内,上报监理认可后方可使用;所有参加测量作业的人员均持证上岗,测量作图、记录、文字说明要有专人负责,并报监理审核通过后方可参加本工程测量作业;测量

方案上报监理认可后方可实施。 4、测量施工技术要求

(1)施工测量应以建设单位所提供的平面、高程控制点(网)及成果为准。施工前,必须对平面、高程控制点(网)及成果进行复测,合格后方能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

(2)施工前,把已有的控制点加密间距不大于100米,加密点采用标石,埋深不少于米,埋设位置以便于施工测量、保存、稳定和不影响飞行为原则。

(3)施工时要以已知控制点为起点,不得两次转点引测,测量结果报指挥部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审批后作为隐蔽工程记录保存。

(4)施工控制桩的测量精度按国家标准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二级导线测量和二等水准测量的各项规定办理,其测量精度要满足:

二级导线测量:

相对闭合差: 1:10000 边长丈量相对误差: 1:14000 测角中误差: 8″

方位角闭合差: 16√n(n为测量数) 二等水准测量:

每公里高程中误差: 2mm

闭合差: 4√L(L为公里数)

各项工作的平面、高程定位测量必须引用两处以上的施工控制桩,并应闭合,以免错误,其测量精度应符合国家标准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三级导线测量和三等水准测量的各项规定,其测量精度要求如下:

三级导线测量:

相对闭合差: 1:5000 边长丈量相对误差: 1:7000 测角中误差: 12″

方位角闭合差: 24√n(n为测量数) 三等水准测量:

每公里高程中误差: 6mm

闭合差: 12√L(L为公里数)

本工程导线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水准测量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

第二节 地表土、耕植土清理

(1)地基处理和土石方填筑前,放出飞行区土方平整区施工边线,采用推土机、装载机配自卸汽车清除草皮土、耕植土,草皮土、耕植土外运至土面区外侧堆放,作土面区表层回填使用。

(2)地表土、耕植土清除厚度为,但是在地表土较厚的地方应该加大清理深度,确保将地表土清除干净,其中局部植物根系较发达区域,须继续向下挖除所有直径大于5mm的根系。

(3)对工程范围内可以移栽的树木(连同树根),应挖出并运至指定地点。对工程范围内不需要移栽的杂树、灌木(连同树根),以及地表以上植物、杂草及其成团根系,应挖出并运往指定地点单独堆放,不得与地表土混杂堆放。

(4)对工程范围内的植物土、地表腐植土、局部软弱土层应清除干净,并运往指定地点,可用作后期绿化用土。

(5)对工程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应进行单独清理,并用装载机或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按照业主要求将其集中运输到指定的弃土场,不得与植物土混合。

(6)地表土、耕植土清理完成后,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和施工季节气候条件,及时做好临时排水、施工排水等工作,进行场地保护。

(7)清除工作完成后,除施工单位自检外,尚应由监理单位并请勘察等有关单位在现场进行鉴别和认定,必要时辅助以试验检测手段。

第三节 土方工程

1、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应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的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无论工程量多大,土层多深,均严禁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

(2)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开挖中挖出的非适用材料和适用材料中超过合理利用作填方和其它工程所需的部分,应按业主指定的弃土场进行废弃,弃方不得弃入或侵占耕地、水渠、河道、现有道路或损坏建筑物。

(4)当因气候条件使挖出的材料无法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用于填筑和压实时,应停止开挖,直到气候条件好转。

(5)开挖中应避免超挖。道槽区如发生超挖,应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材料回填并压实。

(6)道槽区以下挖方土质不良时,应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深度和范围,采取挖除后换填好土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

测量放样后,用推土机将表皮土清除,采用斗容量~反铲挖土机,配备10t以上自卸式载重汽车,分层开挖。先沿挖方区纵向挖出一条主通道1,主通道宽20~50m,然后再沿主通道两侧挖出若干辅助通道2,每个辅助通道均可作为一个挖方工作面点,如此,即可集中较多的人力和机具,沿纵横向通道同时开展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土方运输和排水工作的协调统一,以保证施工的方便和安全,避免出现窝工、停工现象。

(7)土方开挖开始时,先由当地提供的放线控制桩位引线放出土方放坡坡度开挖边线,放线后须经甲方、监理认可验收后,方可进行开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