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神障碍护理学》自考重点小抄及答案 下载本文

超价观念:是指一种病人个人所持有的确信,这种确信,有一定事实依据,只是过于偏激或片面,且这种确信与病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并带有强烈的情感作用,明显影响病人的行为。传统(经典)抗精神病性药物:依据其化学结构不同分为5类:1酚噻嗪类;2硫杂蒽类;3丁酰苯类;4二苯二氮卓类;5苯甲酰胺类;以及长效制剂。 电休克治疗(EST):是以一定量的电流通过大脑,引起意识丧失,而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病人。

工娱疗法:指让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劳动和文娱、体育活动。使病人的情绪松弛,转移对病态的注意力,同时使病人在体力、智力上得到锻炼,保持与周围人的人际交往,促进恢复社会适应能力。 护理措施:是护士为病人提供的工作项目及其具体实施方法,是为协助病人达到目标而制定的。

护理评估:指护理人员有计划、系统地、利用沟通与观察的技巧从各方面收集病人目前健康状况的主、客观资料并评价其过去和现在的应对形态。

护理效果评价:是对病人所经历的某些变化的估计,以评价病人的进展情况。 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由护士负责的。 急性精神障碍:在2周内或更短的时间内从缺乏精神病特征的状态转变为有明显异常的精神病性症状,并导致及家属寻求某种帮助或求助医疗机构,另外这些明显的情绪变化和情感性症状不具有器质性病因。

记忆:建立在感知觉和思维基础上,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之一。

交叉耐药性:是指某种药物能够抑制另一种药物(已形成耐药)不出现躯体戒断症状,并能维持该种药物的躯体依赖功能。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障碍,并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和运动不安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象的神经症。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及家属间交流信息和感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过程。与医患沟通意义,呼唤沟通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

惊恐发作:是焦虑症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没有任何客观危险下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可有频死感或失控感。

精神病:指具有严重而持久的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类精神障碍。

精神病性症状:主要是指各种幻觉、妄想及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或迟滞及紧张性行为。

精神症状:精神障碍病人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活动以及意识等方面出现的临床表现。 精神症状综合征: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精神症状的总合。

精神活动:是外在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大脑正常活动的表现。主要包括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智能、情感、意志行为、意识活动等。

精神活性物质:是指来自体外并可显著影响精神活动的物质。

精神药物应用的护理:由于精神障碍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大多数病人对治疗不合作。要确保医疗和护理质量护士必须做到治疗到位。

精神依赖:是指对药物的一种强烈渴求,以期获得服药后的特殊快感。 精神障碍:精神疾病的同义词,指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作用下,大脑的功能活动发生,导致精神活动显著偏离正常,出现精神症状或精神病性症状,个人/社会功能受损和(或)本人感到精神痛苦。 心因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病),是指一组在严重或持久的精神创伤

下引起的精神障碍,其临床症状特点和病程经过与创伤的体验密切相关。

精神障碍护理:是一种过程,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帮助病人(不论是个人还是团体),发展正向的自我观念已及较满意的人际关系,并在社会上扮演一个更满意的角色。

精神障碍护理学:是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研究和帮助精神障碍病人恢复健康;研究和帮助健康人群预防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的护理学科。

感觉:是大脑通过人体的各种感官对外界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感知(反映),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感觉过敏:对一般强度的刺激(光、声、触)感受性增高,如更年期综合征。 感觉减退:感觉阈值增高,对强烈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觉(感觉缺失),如木僵、失聪。

内感性不适:体内产生各种不适和(或)难以忍受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定位,如疑病症 知觉是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的印象。

知觉及知觉障碍:知觉是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感知(反映)。当知觉与客观事物不符或缺乏客观事物产生某种知觉体验时,称为知觉障碍。

错觉:是对外界真实刺激的不正确感知,是一种歪曲的知觉,把实际存在的事物错误地感知为另一事物.

幻觉:是指没有客观事物或缺乏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

幻听:患者可听到单调的或复制的声音,包括非言语性(机器轰鸣、流水、鸟叫)和言语性(评论、议论、命令、赞扬、辱骂)。

幻视:患者看到外界不存在的事物,从单调的光、色到景象、人物。 幻味:患者尝到事物内有特殊的怪味,可继发被害妄想。

幻嗅:患者闻到一些难闻的气味,如尸臭、焦味、浓烈的刺鼻气味 幻触:患者感到皮肤粘膜上有某种异常的感觉,如虫爬感、针刺感。

内脏幻觉:对体内某部位、器官一种异样知觉体验,如肠扭转、心脏穿孔、虫在爬。 假性幻觉: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动,发生于主观空间。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 真性幻觉:幻觉形象鲜明生动,存在于客观空间。真性幻觉具有感知觉的四个特点,因此患者深信不疑,甚至受幻觉的支配

功能性幻觉:当某一感官受到现实刺激,产生某种感觉体验的同时,出现幻觉。如听到关门声时,出现:“你好”的幻觉听。

反射性幻觉:当某一感官受到现实刺激,产生某种感觉体验时,出现另一感官的幻觉。如听到关门声时,看到一个人的形象(幻视)。 非幻觉性障碍(感知综合障碍):是指病人对客观事物(或自身)的知觉在整体上是正确的,但对其个别属性的感知却发生了障碍。

思维和思维障碍:思维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最高形式。当其出现精神症状时,称为思维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奔逸:联想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滔滔不绝。 思维迟缓:联想抑制,速度减漫,数量减少。 思维贫乏: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

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患者失去正常思维结构,联想范围广泛,内容散漫,谈话混乱不合逻辑,不能通过进一步询问而澄清,在谈话结束时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难解其意。

思维破裂: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患者联想断裂,思想内容缺乏内在联系,以致病人的言语,

单独就每一句话听来,结构正确,内容可以理解,但整段话中句与句之间却无任何联系,往往是一些语句的堆积,缺乏中心思想。常见于精神分裂症,为此病另一特征性症状。 思维不连贯:思维破裂如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下出现语词杂拌称之为思维不连贯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病人以一些很普通的概念、语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除病人自己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

象征性思维: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 语词新作:自创一些新的符号、图形、文字或语言,赋予特殊的含义。 逻辑倒错性思维:推理缺乏逻辑性或因果倒置,或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

异己体验:这组症状的共同特征是思维的归属性不属于自己,也不受自己控制,是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思维中断:患者在意识清晰的而状态下,思维过程突然中断。表现说话时突然停止,片该后又重新说话,但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

强制性思维:又称思维云集。患者头脑中出现大量的不属于自己的思维,这些思维不受患者自己意识的支配,强制性的在大脑中涌现,好像在神奇的外力作用下别人的思想在自己脑中运行。 思维插入:异己的思想有时自爱患者的自主思维过程中闯放或子大脑休息时出现,称之为思维插入。

思维被揭露感或哦呗洞悉感:自己的思想还未表达就被人知道,尽管患者说不清自己的思想史如何呗别人知道的。 思维被广播:如果患者认为自己的思想豪斯通过广播而扩散出去的,尽人皆知,无隐私可言。称为思维被广播。

缄默症:患者缄默不语,不回答问题,可以动作示意。

持续言语:思维粘滞在某一概念上停滞不前。患者单调的重复某一概念,对不同问题做出相同的回答

刻板言语:患者机械刻板的重复某一无意义的单词或句子,常与刻板动作同时存在

模仿言语:患者模仿周围人讲话的内容,别人说什么自己就说什么,知识一味性的而机械性的重复,好像是别人言语内容的翻版。

妄想是一种病理性信念。妄想具有以下特征:a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b想均涉及患者本人,总与个人利害有关;c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 d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也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原发性妄想是突然发生,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不是来源于其他异常心理活动,包括妄想阵发、妄想知觉(对正常知觉“顿悟式”赋予特殊意义,如对某人的举止突然觉得是有某种意义)、妄想心境或妄想气氛(所熟悉的环境突然变得令他迷惑不解,并有不祥的预兆)。 继发性妄想是发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础上的妄想,如幻听引起的被害妄想。 系统妄想指妄想内容前后相互联系,结构严密、逻辑性较强的与现实生活事件交织在一起的妄想,反之则为非系统性妄想。 常见的妄想:

被害妄想:患者无中生有的坚信被人迫害。如: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毒害。

关系妄想:将与他无关的事物认为是与他有关。周围人的一举一动似乎都是针对他的。如别人谈话,认为是议论他;别人吐痰认为是贬低他;别人倒垃圾认为是说他是垃圾,要把他扫地出门。

物理影响妄想又称被控制感:觉得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为都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控制,如:电波、超声波、特殊仪器或超自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