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移,C点将左移,E点将向右上移动,B项错误;随着酶浓度的增加,在底物充足时,底物的消耗量逐渐增大,消耗速率也增大,符合图3中曲线①,C项错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在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和ATP、过程③消耗[H],D项正确。
4.C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光照下吸收CO2的量代表净光合速率,黑暗中释放CO2的量代表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如果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能生长,A项错误;并且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是25℃,B项错误;如果每天光照、黑暗各进行12h,则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12×净光合速率-12×呼吸速率,则在温度为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为3.25×12-1.50×12=21(mg),为同种条件下最多,C项正确;30℃时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有机物积累是10℃时的一半,D项错误。
5.A 解析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基本不吸收红光,A项错误。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可以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项正确。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可用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通常用O2的释放速率或CO2的吸收速率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故C项正确。波长为640~660nm的光为红光,叶绿素对其吸收量较大,在此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于叶绿素参与了光合作用,故D项正确。
6.D 解析光照强度为1klx时,此时植物甲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A项错误;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植物乙的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0+20=20mg/(100cm叶·h),B项错误;C点的限制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因此突然停止CO2供应,CO2固定受阻,短时间内导致C3的含量会减少,C项错误;D点时植物乙到达光饱和点,因此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因素,而题中又提出“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因此此时限制植物乙的光合速率增大的主要因素是CO2的浓度,D项正确。 三、非选择题
7.答案(1)CaCO3 光合色素溶解在乙醇中 (2)光照、温度、CO2(NaHCO3)浓度 溶解氧 (3)提供CO2 增大后稳定 (4)光合产氧量与呼吸耗氧量相等 ①②③ 负值
解析(1)提取色素时,加入CaCO3研磨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果肉薄片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故果肉薄片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会因色素溶解在乙醇中而变白。(2)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均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测定放氧速率时,应排除反应液中溶解氧的干扰。(3)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目的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CO2。若提高NaHCO3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逐渐增强,超过一定浓度,光合作用不再增大,故放氧速率的变化是增大后稳定。(4)由图2可知15~20minO2浓度不变,说明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与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相等。若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物[H]、ATP的产生减少,C3的还原减慢,C5的消耗不变,故C5、ATP、[H]的含量下降。20min时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20min后停止光照,则光合作用强度减小,此时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20~25min曲线下降,斜率为负值。
8.答案(1)光照强度 (2)CO2浓度 (3)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
解析(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两条曲线基本是相同的,说明此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2)b光照强度下,甲组植物已达到光饱和点,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也不再增加。要使其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影响光合作用的其他环境因素,如提高CO2浓度等。O2浓度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3)乙组处于低光照的环境中,与甲组相比光合作用强度
2
6
偏低,这种差异是环境不同造成的,而乙组植株的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将其产生的种子播种后得到的盆栽苗置于与甲组相同的环境中,盆栽苗的光合作用强度就会与甲组植株相同。
9.答案(1)CO2浓度 (2)两植物各自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速率和细胞呼吸释放CO2的速率相等 (3)10
解析(1)图1中曲线代表玻璃罩内CO2的浓度,0~10min期间,玻璃罩内的CO2含量在减少,说明在此时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随着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减少,CO2减少变慢,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受CO2浓度的影响。(2)在第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速率和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相等,所以CO2含量相对稳定。(3)图2中的曲线为净光合速率曲线,光照强度为
cklx时,B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8mg/(m2·h),呼吸速率为2mg/(m2·h),所以,此时B植物叶片中叶
绿体吸收CO2的速率(真正光合速率)=8+2=10[mg/(m·h)]。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