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修改后 下载本文

.

杨井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试行稿)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出现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但绝大多数的课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具有超常的稳定性,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并提供了比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教师只要有教材和教参,就能依样操作,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扎根于千百万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其结果是,由于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一般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严重脱节,教案备的是一套,上课过程是另一套。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教师根据教案教学时,学生接受过程是被动的,致使在教学中“教师只管讲,任由学生听”,“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教学状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从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看,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课堂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科学素养,我校提出了教师从备教案向备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并进行初步探索。

一、指导思想

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模式,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 长:辛海

副组长:贺学斌 徐建军 成 员:各年级学科教师

职 责:组长负责宏观指导、监督小组工作进程,提出整体规划框架,对改革成果进行客观分析评价;副组长负责组织实施组长决策,

.

.

检查“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各成员具体负责整个教学改革的实施。

三、实施阶段时间和主要活动

1、思想动员阶段:2013年2月下旬,宣传动员,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学案导学的优势。

2、理论学习阶段:2013年3月上旬,分发学习材料及上网搜索相关资源自主学习。同时各备课组上网搜索相关学案导学授课视频观看,然后集中研讨学习交流。

3、试行反思阶段:2013年3月中下旬至本学期末,七年级各科任老师进入试行学案导学授课教学活动,并进行反思改进。

4、实施开展阶段:2013年8月至10月(前半学期),要求七、八年级每节课都真正实施学案导学授课。

5、评估比赛阶段: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后半学期),根椐期中考试成绩进行评估学案导学教学效果,同时举行学案导学授课比赛活动。

6、推广交流阶段:2014年3月,试行年级总结经验,撰写学案导学报告,用汇报、案例分析、授课等形式进行全校推广交流。

(注:各阶段活动要有记录和原始材料的保存,以便将来撰写结题报告、推广交流时使用。)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一)学案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这一点对于“学案”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

.

2、引导性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放任自流,撒手不管。恰恰相反,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在编写学案时应依据教学内容,适时地、适当地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将难易不一、杂乱无章的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通过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创造浓厚的情景氛围,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3、探索性原则:“学案”本身就是一份探索性的自学提纲。学案设计时要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启发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热情地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科学地设计问题引起探索,适时引线搭桥帮助探索是“学案制”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

4、系统性原则:中学各学科知识体系有其完整性、逻辑性。但许多学生却感到知识零碎、难以把握。教师在学案书写中就应重新整理、归纳,理出思路、找出知识突破口,使知识系统化从而更易于学生掌握。

5、方法化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制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6、知识迁移性原则:学案的编写应该注重课本知识的深化和迁移,不应是书本内容的翻版。

(二)学案编写过程要求

1、“学案”的编写体现“提前备写、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的思想。

2、同备课组相关教师应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完成“学案”初稿。再由教研组长对“学案”初稿进行初审,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学校领导进行最后审核签字定稿,打印下发,投入使用。未经相关领导审核的视为无效学案。其中语文、

.

.

数学、物理、生物学科由辛校长审核;英语、思品、历史、地理由教务处徐主任审核。

3、上课前任课教师再一次阅读理解补充导学案,即进行课前备课,使导学案具有个性特色。

4、教学时师生共用导学案,教师课后在导学案的反思栏空白处填写教后记(必须填写),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使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提炼成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学案编写和操作的基本环节 1、新授课学案的基本环节 【学习目标】

指明新课程标准对此部分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明确教学及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重点点评,展示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同时回忆预备知识。具体要求如下:

①作业点评要有普遍性,针对性和启发性。

②预习内容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检测展示要及时有效。

(2)导学释疑

教师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探究过程与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不能只是一些生硬的知识的填空。该环节一般采取学生先个人自主探究学案内容,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交流。具体要求如下:

①通过学案让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完成学案相关内容,整理重点和难点。

②自主学习侧重于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整理向小组提出,本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向老师提出。

③教师及时巡视,适时点拨。既要发现好的做法,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

④自主、合作学习要有时间要求,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

.

.

⑤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探究的成果。通过板演、问答和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进行汇报交流。

⑥师生合作共同对问题进行理解、分析和阐释。教师要适时引导、激发学生讨论、辩论等,完成学生思维的碰撞,通过师生互动,实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

(3)巩固提升

①针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已有经验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拓展提升。要注重知识内涵与外延的挖掘及与学过知识的联系,并选取难度适中的典型题目进行应用训练;要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提升,澄清学生思维认识上的疑、难点。

②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要突出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与方法的掌握,突出学习态度的培养和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

③及时对小组探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4)检测反馈

教师设计适量的检测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性和层次性、针对性。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并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变式训练。对个别不达标的学生,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跟踪指导,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公布下节课学习内容。对课程中的知识点和主要问题生发出的与之相关的问题,有选择性的挑选作业习题,达到拓宽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作业布置要按照我校的“作业套餐”的要求进行。

(6)课(学)后反思

教师应填写课后反思,用作下次集中备课交流时的补充。学生可根据情况填写学后反思,当作复习时注意的问题。

2、复习课学案的基本环节 【知识检索】

(1)按照新课程标准对知识点和能力的要求,为学生设计自主学习式知识检索

(2)学生按照学案内容自主完成知识检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