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如实验中学、怀文中学、外国语学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6月份) 下载本文

∵AD∥BF,

∴△AND∽△FNB, ∴

=

=2,

-=

∴AN=2NF=∴MN=AN-AM=故选:C.

首先过F作FH⊥AD于H,交ED于O,于是得到FH=AB=2,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F,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求得OH,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M与AF的长,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N的长,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比例的性质,准确作出辅助线,求出AN与AM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6.5×104 【解析】

104. 解:将65000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5×104. 故答案为:6.5×

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10n的形式,其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10.【答案】4

【解析】

解:∵一组数据2,6,5,2,4从大到小排列为:6,5,4,2,2,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4. 故答案为:4.

将一组数据2,6,5,2,4从大到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第11页,共23页

此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1.【答案】m(m+4) 【解析】

2

解:m+4m=m(m+4).

故答案为:m(m+4).

直接提提取公因式m,进而分解因式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找出公因式是解题关键. 12.【答案】-4 【解析】

2

解:二次函数y=2(x-3)-4的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3,-4),

所以最小值为-4. 故答案为:-4.

题中所给的解析式为顶点式,可直接得到顶点坐标,从而得出解答.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二次函数的顶点式,若题目给出是一般式则需进行配方化为顶点式或者直接运用顶点公式. 13.【答案】

【解析】

解:用A和a分别表示第一个有盖茶杯的杯盖和茶杯; 用B和b分别表示第二个有盖茶杯的杯盖和茶杯、经过搭配所能产生的结果如下: Aa、Ab、Ba、Bb.

所以颜色搭配正确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根据概率的计算公式.颜色搭配总共有4种可能,分别列出搭配正确和搭配

第12页,共23页

错误的可能,进而求出各自的概率即可.

此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14.【答案】AB=BC或AC⊥BD 【解析】

解:当AB=BC或AC⊥BD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 故答案为AB=BC或AC⊥BD. 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判断.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记住菱形的判定方法. 15.【答案】24π 【解析】

解:∵如图所示可知,圆锥的高为4,底面圆的直径为6, ∴圆锥的母线为:5,

∴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πrl=π×3×5=15π,

2

底面圆的面积为:πr=9π,

∴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4π. 故答案为:24π.

根据圆锥侧面积公式首先求出圆锥的侧面积,再求出底面圆的面积,即可得出表面积.

此题主要考查了圆锥侧面积公式,根据已知得母线长,再利用圆锥侧面积公式求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6.【答案】

【解析】

解:∵直线y=x-1与y=-x+5的交点坐标是(4,1), ∴方程组故答案为:

. 的解为

第13页,共23页

根据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方程组的解为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解析式与图象的关系,满足解析式的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在函数的图象上的点,就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 17.【答案】2≤m≤8 【解析】

2

解:设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x+1)-m,

将B点坐标代入,得 4-m=2,解得m=2, 将D点坐标代入,得 9-m=1,解得m=8,

y=(x+1)2向下平移m个单位(m>0)与正方形ABCD的边(包括四个顶点)有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2≤m≤8, 故答案为:2≤m≤8.

根据向下平移横坐标不变,分别代入B的横坐标和D的横坐标求得对应的函数值,即可求得m的取值范围.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利用了矩形性质和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平移的性质的应用,把B,D的坐标代入是解题关键. 18.【答案】3 【解析】 解:∵tan∠AOD=

=,

∴设AD=3a、OA=4a,

则BC=AD=3a,点D坐标为(4a,3a), ∵CE=2BE, ∴BE=BC=a, ∵AB=4,

∴点E(4+4a,a),

∵反比例函数y=经过点D、E,

第14页,共23页

2

∴k=12a=(4+4a)a,

解得:a=或a=0(舍), ∴D(2,) 则k=2×=3, 故答案为3.

由tan∠AOD=,可设AD=3a、OA=4a,在表示出点D、E的坐标,由反比例函数经过点D、E列出关于a的方程,解之求得a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表示出点D、E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横纵坐标乘积都等于反比例系数k.

19.【答案】解:原式=-1+4-(2-)-2×

=-1+4-2+=1. 【解析】

-

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负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 20.【答案】解:

解不等式①,得:x<3, 解不等式②,得:x>-1,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0、1、2. 【解析】

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

第15页,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