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五”形势和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也是“黄金发展时期”和“矛盾凸显时期”并存的阶段,必须抓住机遇,化解不利因素,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进程中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要求我们保持投资持续稳定健康的较快增长,以保证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十二五”时期,还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大力调整投资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三、“十一五”指导思想和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投资建设起适应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相对协调和较为完善的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投资发展中的速度与效益关系,促进资金动员与配置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健全投资调控机制和市场化、开放程度较高,融资工具趋于多样化、监管制度相对完善的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体系,在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的基础上实现投资的持续、较快、稳定增长。
目标:依据上述指导思想和《罗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十一五”时期,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 亿元,年均增长18.3%以上,年均投资率保持
在64%左右;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其它投资所占比例由“十一五”时期平均32.6:18.9:22.2:26.3调整为40:20:20:20左右,三次产业投资由34.4:26.5:39.1调整为30:30:40。附表1: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计划表。
五、 基本任务和重点建设投资 1、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立足优势资源,逐年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野生毛葡萄、糖蔗、种草养牛、林业、烤烟、桑蚕、木薯等七大主导产业;加大现代农业开发力度,优先发展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农业,引导、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完善宝坛乡、纳翁乡等乡镇农贸市场的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农业固定资产投入五年累计达到或超过 亿元。
——加强基本农田和水利、防洪等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重点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病险库除险加固、灌渠配套改造、农田排涝防洪等项目;继续抓好农田路网、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基本实现农田田园化、耕作机械化、灌排水利化。 ——强化农业产业化开发,提升规模效益水平。因地制宜,科学布局,规模经营,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努力建成国内最大的野生毛葡萄酒生产基地,做大做强葡萄酒产业,带动包装、制瓶、运输等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形成年产8万吨葡萄酒的生产能力。继续推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到2015年实现 公顷覆盖林。实现 万亩精品烤烟种植面积、继续扩大
桑蚕规模等七大农产品基地建设;扶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重点鼓励、支持企业实施更新改造、品牌创新、合作经营等;继续组织实施特色农产品工程,全力打造青明山生态旅游示范项目,依托罗城特有的山水特色,计划投资集休闲、娱乐、健身、等于一体的突出民族特色和人文民俗的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成龙湖景区。依托罗城县东部糖蔗原料基地,加快发展制糖业,努力提高综合利用率,到2010年,罗城制糖有限责任公司要实现日处理原料蔗1万吨,生态肥生产能力达到年产6万吨,食用酒精生产能力达到年产1.5万吨。
——加快农业生产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生产设施化水平。重点组织实施大棚有机蔬菜开发、大棚反季节有机茶开发、工厂化育苗工程、工厂化畜牧养殖工程、节水灌溉增效示范等项目。
——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促进循环农业发展。重点实施能源沼气化、以电代燃、农作物秸杆气化工程,引导、鼓励实施“农村集中养殖小区”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农村道路、农田水利、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沼气池等农村生态工程建设,加快生态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易地移民安置,减轻环境承载压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县农科所等重点科研机构的投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建立高效率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