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晋商 万里茶路-精品文档 下载本文

千年晋商 万里茶路

山西祁县渠家大院长裕川茶庄是历史上的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百年老店。 长裕川茶庄是晋商中开设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茶庄之一。在长达150多年的茶叶贸易中,“长裕川”人创造了“两头在外”的,以国内外茶叶市场为导向;以“川”字牌三和、砖茶为名牌产品;以湖南、湖北茶山为优质生产基地;以“茶庄-茶行-茶农”为组织载体;以“行商遗要”为标准化操作规程的一条龙经营模式,成为长裕川百年不倒的重要原因,也是晋商万里茶路文化的一个闪光点。 百年老店――长裕川

长裕川茶庄,由祁县渠氏家族第十五代渠映潢创办于清乾隆年间。地点在祁县城内段家巷,现遗址保存完好,整座大院占地2039.73平方米,共有房屋66间,暗寓“六六大顺”,三面临街,院墙高耸,俨然一座城堡,其院内大型青石浮雕更是罕见。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我国少有的大茶庄遗址。

长裕川茶庄早期在福建武夷山贩茶,中期转入湖南安化,后期开辟了湖南、湖北交界地的羊楼洞、羊楼司茶山。在汉口、长沙、南昌、扬州、十二圩、上海、成都、西安、张家口、绥远、天津等地设有分号11处。总号设在祁县城。总共有店员100多人,仅总号就有店员20余人。经过多年的摸索经营,基本形成

了收购、加工、贩运、批发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加之一整套“以人为本”的股份制经营管理机制,长裕川茶庄的生意越做越大,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通过洋庄打入俄国、英国等欧美市场。获取的利润越来越高,据说,极盛时,每箱茶竟获利二至七两白银。每个账期,每股可分红白银七八千两,按当时的20股计,分红总额在十四至十六万两白银。 “长裕川”模式

长裕川茶庄伙计王载赓遗留的《行商遗要》手抄本,为我们研究“长裕川”经营模式,提供了难得的史料。从这本史料分析研究“长裕川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特点。 (一)以市场为导向构筑茶叶营销网络

长裕川茶庄的总号设在祁县城内段家巷。在全国各地设有11个分庄。分庄以批发经营为主。设在长沙的分号,除做湖南的批发生意外,对了解掌握茶叶产地市场信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故而配备的店员多达10人。汉口分号至关重要。一方面全权负责对洋庄的外贸生意,成为长裕川对俄、英等国外贸易的窗口;另一方面,负责北上水陆两路的发货业务。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长裕川还在江西的南昌,江苏的上海、扬州、十二圩,陕西的西安,四川的成都,河北的天津都设有分号。天津分号,在光绪二年后,成为轮船运输的重要中转站。从汉口运去的大量茶叶,经天津运往东西两口,成为长裕川海上茶路的中心。十二圩分号,在后期经营淮北盐的大业务中,占有十分重要位置。

长裕川这些设在长城内外的营销网络,不仅成为占领国内外茶叶批发市场的桥头堡,而且成为了解市场信息的神经中枢。 (二)以质量为核心打造茶叶品牌

长裕川茶庄经营茶叶,视质量为生命。单从湖南安化办茶而论,首先注重茶叶的产地。《行商遗要》手抄本对产茶地有准确评价:“安化一都三都之茶甚佳,二都五都次点,四都更次,四乡不佳。文墨出于一都耳。”尤其,意味深长的一段叙述,更能看出长裕川人的办茶理念:“遗嘱,我号买黑茶,首重地土归正,择选产户潜心之家。预闻留心上年未摘子茶之货,必根条柔气、精力沉重,油水、色气、香味、种种皆佳,内外明亮,满碗俱青。此茶用心切买。思维前辈老板,创业招牌艰难,历年已久。宜深审辩,勿惜价而弃也,戒、戒、戒!”

前期办茶,基本上是用竹篓装散茶。随着市场的拓展,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逐步改进包装,发展到箱装、罐装、盒装。比如,批发给外商的红茶、花茶,用得是盒和铅筒包装,为的是长期保持茶香。后期,则进一步按照市场需求,发展到加工有型茶,不仅方便了运输和用户,而且降低了运输成本。长裕川茶庄加工的型茶分为两种:一种是千两茶,也叫三和茶,呈圆柱形,每块重量62.5斤(折合旧秤1000两),内包装为纸,外加树棕防潮湿,外包装为竹编篓。据《行商遗要》手抄本载:“予旧号三和,齐嘉庆末年来安采办黑茶……”说明长裕川老号,在嘉庆末年开始到湖南安化采办黑茶,并以“三和”打造自己的黑茶品牌。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