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DE
三、判断题
1.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所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是调查时间。( ) 错误
2.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 正确
3.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 正确
4.对调查资料进行准确性检查,既要检查调查资料的登记性误差,也要检查资料的代表性误差。( ) 错误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以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 错误
6.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时是不一致的。( ) 正确
7.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到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错误
8.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来达到推算整个调查总体的指标,认识总体的目的。( ) 错误
9.调查单位就是填报单位。( ) 错误
10.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可以同时又是调查单位,调查单位可以同时又是总体单位。( ) 错误
1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 ) 正确
12.普查是一种经常性调查。( ) 错误
13.在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 正确
14.抽样调查是属于非全面调查的范围。( ) 正确
15.资料口径范围的统一性是统计报表的特点之一。( ) 正确
16.制定一个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应该确定调查资料的使用范围。( ) 错误
17.典型调查的含义是指有意识地选择调查单位,但事先对调查对象不了解。( ) 错误
18.对有限总体进行调查只能采用全面调查。( )
编辑版word
错误
19.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 ) 错误
20.统计调查误差就是指由于错误判断事实或者错误登记事实而发生的误差。( ) 错误
四、填空题
1.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的不同可分为( )和( )。 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2.进行工业生产设备普查时,调查单位是( ),报告单位是( )。 每一台生产设备;每一个工业企业
3.全国人口普查中, 调查单位是( ), 报告单位是( )。 每一个人;每一户
4.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 );( );( );( )。
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5.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 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6.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这种调查方法是( )。 典型调查
7.全面调查包括( )和( )两种。 普查;全面统计报表
8.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抽样调查
9.调查时间是指( )。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10.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 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11.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 )、( )、( )和( )4个方面。 经济性;灵活性;时效性;准确性 12.对统计调查数据的基本要求是:( )、( )和( )。 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 13.调查表一般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表头;表体;表脚
14.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 专门调查;统计报表
编辑版word
第三章 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A
2.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
A.60---70分这一组 B.70---80分这一组 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 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B
3.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分析分组 D.结构分组 B
4.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 A.重叠 B.相近 C.不等 D.间断 A
5.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
A.正比 B.等比 C.反比 D.不成比例 C
6.有12名工人分别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按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 )。
A.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 A
7.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它们是( )。
A. 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 B. 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是分配次数 C. 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 D.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 C
8.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 A. 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 B. 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C. 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D. 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 C
9.下面那一条不是统计分组的作用( )
A.划分类型 B.反映总体内部结构 C. 研究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D.反映现象的变动趋势 D
10.统计整理是( )。
A.统计分析的前提,统计调查的继续 B.统计研究的初始阶段
C.统计研究的最终阶段 D.统计调查的前提,统计分析的继续 A
编辑版word
11.统计整理的资料( )。
A.只包括原始资料 B.只包括次级资料 C.包括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D.是统计分析的结果 C
1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B.正确确定组限与组数
C.正确划分分组界限 D.正确选择分组数列的类型 A
13.分组标志一经选定( )。
A.就掩盖了总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 B. 就突出了总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 C.就突出了总体在其他标志下的性质差异 D. 就使总体内部的差异消失了 B
14.按某一标准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
15.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B.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选择分组标志的数量多少的不同 D
16.有12名工人分别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3、4、2、4、3、4、4、2、2、4、5、4,按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 )。
A.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 A
17.复合分组是( )。
A. 用同一个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体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B. 对某一个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
C. 对同一个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D. 对同一个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
C
18.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分组的统计方法是( ) A. 品质分组 B. 复合分组 C. 混合分组 D. 变量分组 B
19.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 可以用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B
20.次数分配数列( )。
A.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 B.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 C.只包括品质分配数列 D.不能用图表形式表现 A
编辑版word
21.某连续变量分组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520 B.510 C.500 D.490 A
22.按组距式分组( )。
A.不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伤害 B.会增强资料的真实性 C.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D.所得资料是虚假的 C
23.次数分配数列是( )。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D
24.次数分配数列( )。 A.只包括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 B.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
C.只包括品质分配数列 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 D
25.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决定于( )。
A.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 B.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性质 C.分组标志的选择 D.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 B
26.对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为五组,这种分组属于(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品质标志分组 D.并列分组 A
27.采用组距分组时,组限的确定( )。
A.第一组的下限应该大于最小变量值 B.第一组的下限应该小于最小变量值 C.最后一组的上限应该小于最大变量值
D.第一组下限和最后一组上限应分别等于最小和最大变量值 B
28.对某企业职工按日产量多少分为四组:100件以下、100-140件、140-180件、180件以上。第一组的组中值是( )
A. 80 B. 90 C. 100 D. 60 A
29.下列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
A.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 B.产品按合格与不合格分组 C. 职工按职称分组 D.人口按居住地区分组 A
30.次数分配数列( )。
A.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因素构成 B.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
C.只包括品质分配数列 D.不能用图表形式表现
编辑版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