⒏音位理论对于创制或改革拼音文字、拼音方案以及对语言的学习和教学都有重要意义。 三、 普通话音位 (一) 普通话元音音位
发音器官可以发出的元音数目很多,元音音位数目总是有限的。
普通话共有∕а∕、∕о∕、∕?∕、∕?∕、∕u∕、∕y∕、∕ι∕、∕ι∕、∕?∕十个元音音位,这是个元音音位的主要音位变体和出现条件简要的介绍如下: ⒈∕а∕——主要音位变体有[a]、[A]、[а]、[ε]。 ⒉∕о∕——主要音位变体有[o]、[Oc]。 ⒊∕?∕——主要音位变体有[ ⒋/e/——主要音位变体有[e]、[ε]。 ⒌∕?∕——主要音位变体有[?]、[ ⒍∕u∕——主要音位变体有[ ⒎∕y∕——主要音位变体有[ ⒏∕ι∕——主要音位变体有[ ⒐∕ι∕——主要音位变体有[ ⒑∕?∕——主要音位变体有[ (二)普通话辅音音位
普通话共有22个辅音音位 第八节 朗读 一、朗读 二、语调
1.停顿:说话或朗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中间、后头出现的间歇。这一方面出于人的生理上或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停下来换换气或使结构层次分明;另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并让听者有时间领会说话或朗读的内容。
⒉从意义上的联系来看,词与词可以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意义整体,这就叫作“意群”。 意群可大可小,在较大的意群里,还可以按照疏密不同的意义关系和结构层次再划成一写更小的意义整体,这就叫作“节拍群”
⒊意群或节拍群在语法结构上往往和词、短语或句子直接联系起来其中较显著的停顿书面上一般都用标点符号表示出来.
⒋句中的点号表示停顿,,时间长短不一,顿号最短,逗号较长,分号又较逗号为长。句中的省略号和破折号也表示一定的停顿。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表示的停顿要较 分号为长,章节段落之间的停顿要更长一点。冒号是一种运用比较灵活的点号,它所表示的停顿一般较分号为长,较句号为短。 ⒌有时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某一观点,表达某种感情而在句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作适当的停顿,这种停顿通常叫做逻辑停顿。
⒍语速在说话和朗读中对于表达不同的情感都有重要的作用。通常在激动、欢快的时候,语速要相对快一些;而在痛苦悲伤的时候,情绪低沉,语速往往要慢一些。对于抒情的诗文,朗读中语速不宜过快;而对慷慨激昂的文章、激情奔放的诗歌,语速则不宜过慢。 ⒎朗读诗歌要注意节奏,诗歌的节奏主要表现在“音步”上。 *一般的诗行可以分为二到四拍子,即二到四个音步。
*一个音步往往包含着一些音节,音节多的音步,要读得紧凑写;音节少的,要读得舒缓写。 *音步一般用停顿表示,也有用轻微的拖腔表示。 ⒏重音(语句重音):语句中念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
*重音的特点表现在扩大音域和延续时间上,同时增加强度;从音色的角度看,复合元音的
动程延长了,尾音也念得更加清晰。
*根据产生原因,重音分为两种:
①按照语法结构的特点而重读的,叫语法重音;
②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而重读的,叫逻辑重音。 ⒐句调:整句话的高音升降的变化,是语句音高运动的模式。
*句调与声调都是音高的变化形式,但声调只有一个音节(字)的音高变化,所以又叫“字调”。 *句调在句末音节上表现的特别明显,但是它是贯穿在整个句子中的,所以它从属于超音段成分,不同于音素、音节等音段成分。超音段成分是依附在音段成分上的。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上,形成了字音(汉语的音节);句调依附在短语上,形成了句子。
*句调与字调的关系是音阶叠加的“代数和”,而不是调形叠加的“代数和”。它们相互依存,彼此制约。声调受句调的调节,声调调形虽然相对稳定,但其音阶必须随句调升降而上浮或下沉。句调离不开声调,通过声调的沉浮得以实现。两者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是大波浪与小波浪的关系。
句调的四种形式:
⑴升调 调子由平升高,常用来表示反问、疑问、惊异、号召等语气。
⑵降调 调子先平后降,常用来表示陈述、感叹、请求等语气。
⑶平调 调子始终保持同样的高低,常用来表示严肃、冷淡、叙述等语气。
⑷曲调 调子升高再降,或降低再升,常用来表示含蓄、讽刺、意在言外等语气。 句调对字调的影响: ⑴句调上升
A. 如果字调也是上升的,就是字调升得更高。 B. 如果字调是平的,就是字调后部上升。 C. 如果字调是降的,就变成降升。
⑵句调下降
A. 如果字调是降调,就降得更低。 B. 如果字调是平调,就变成平降调。 C. 如果字调是升调,就变成升降调。 第九节 语音规范化 一、确立正音标准
北京语音的内部分歧有两种: ① 北京口语的土音成分;
② 北京话里异读词,即习惯上有几种不同读音的词。 *北京话里一词多音的产生原因: ① 文白异读 ③ 方音影响 ④ 讹读影响 ⑤ 背离规律 二、推广标准音
推广标准音是语言规范化的另一方面任务,这就是要求我们发音符合普通话的语音规范。 第三章 文字
第一节 汉子概说 一、文字的性质 ⒈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
⒉文字仍是扩大语言交际功能的最重要、最简便、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工具。 二、汉字的产生 ⒈汉字: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
⒉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汉族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汉字也是世界上起源很早的文字之一。 三、汉字的特点
⒈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主要特点); ⒉它具有一定程度的超时空性;
⒊同音不同形,这具有分化同音词的作用。 ⒋汉字不分词连写;
⒌汉字的结构体是个方块性。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①表音文字;②表意文字。 *汉字是表意的文字,同表音文字有着本质的区别。 *每一种语言都有一个由若干音素、音节组成的语音系统和由语素、词构成的词汇系统,四者都可以用符号记录它。
*记录音素、音节的叫音素文字、音节文字,可合称为表音文字; 记录语素、词的叫语素文字、表词文字,可合称为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里有限的音素或音节作为标记词语声音的字母。一般来说,一定的音就用一定的字母表示,一定的字母表示一定的音。人们掌握了字母的发音和拼写规则,听到了一个生词的声音大体能写下来,看到了一个生词的形体能读出它所代表的语音。
*表意文字则相反,听到一个省词的读音连读书一辈子的人也写不出来;看到一个生词也不能读出它所代表的声音。(原因:生此生字不是用表音字母代表生词生字的声音,人们找不到读和写的规则。
*造成汉字难记、难读、难认、难学这一缺点,原因在于,汉字不是用几十个字母记录语素、词中几十个音素和几百个音节,而是用成千上万个符号去表示语素或词的意义,同时附带地表示语素的声音,因此有人把汉字说成语素文字。这种表示语素的汉字在不同的方言或民族语言中可读成各种不同的或互相听不懂的语音,可见表示语素的汉字不是由直接表示语素的音节或音节的字母组成的,即使是形声字,也无法从中找到半个语素或音节字母的痕迹。 *汉字大都代表语素,表示语素之义代表语素之音。
*虽然大多数汉字是一个字读一个音节,但它不是表音文字中的音节文字。音节文字只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符号表示,即一音一符。
*汉语一个音节一般用许多汉字来记录,而同一个汉字有的可以表示几个不同的音节。 *现行汉字形声字的声旁表示意类,声旁记录读音。形声字的声旁表音也不是一音一符,同一读音可能用不同的声旁;而同一个声旁有可能表示不同的读音,因此,形声字的声旁不能等同于表音文字的字母,从文字体系来看,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声字,但仍然应看做表意体系的文字。
四、汉字的作用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而且一直使用到现在的唯一的文字,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的国家统一,对汉族语言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现在,汉字是国家法定的通用文字。
*汉字也曾被我们的邻国越南、朝鲜、韩国、日本街区记录各自的民族语言,至今,日本、韩国还在使用部分汉字。新加坡、马来西亚把我国的现行汉字作为国家运用的正式文字之一。因此,汉字对保存这些国家的文化遗产,对促进我国同这些国家的交往与文化交流,也有重
要的作用。联合国把我国的规范汉字作为工作用的6种文字之一,汉字在国际交往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
⒈甲骨文:通行于殷商时代,(1899年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郊小屯村)。甲骨文多是占卜的纪录,一般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又称殷墟文字、卜辞、殷契、契文等。 主要特点:(一般是用刀刻,很少是写的,很多字可以正写、反写)笔画繁简不一,偏旁不固定,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拐弯多是方笔,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异体字较多。 ⒉金文: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以钟和鼎最为常见,所以金文又叫钟鼎文,从商周到秦汉都有金文,这里主要指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
主要特点:笔画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异体字也较多。 ⒊大篆:(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刘文和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六国的文字),狭义一般指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典型:刘文、石鼓文] 主要特点:字形比金文整齐,笔画均匀,仍有少量异体字。
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在大篆的基础上整理、简化而成]典型为:泰山刻石。
主要特点:字形更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异体字基本废除了。
⒋秦隶(古隶):产生于秦代的隶书。
主要特点: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摆脱了古文字象形的特点。 *秦代篆隶并用,小篆是官方运用的标准字体,用于表较隆重的场合;秦历史下级人员用于日常书写的辅助性字体。秦隶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隶(今隶):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来的,是汉代通行的字体。 主要特点:字形规整,撇、捺、长横有波8,很少有隶书的残存痕迹。
*汉隶和秦隶的主要区别:秦隶的笔形是平直方折的,汉隶的撇、捺和长横有波8,自行方正,书写简便。 ⒌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 主要特点:字形方正,笔画没有波8,书写方便。 ⒍章草:隶书的草写体,东汉章帝时盛行。
主要特点:笔画有汉隶的波8,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 今草:产生于东汉末,是从章草变化而来。
主要特点:形体连绵,字字顾盼呼应,贯通一气,字形没有波8。 狂草:产生于唐代。
主要特点:笔画多端,极难辨认,变成了纯艺术品。
⒎行书:产生于东汉末,一直运用至今,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
主要特点:形体近楷不拘,近草不放,笔画连绵,各字独立,易写好认。 *汉字的形体是朝着简化易写的方向发展的,这主要表现在: ①从图画性的象形文字逐步变成不象形的书写符号;
②笔形从类似绘画式的线条逐步变成横、竖、撇、点、折的笔画,书写更方便了; ③许多字的结构和笔画逐步简化;
④甲骨文、金文都有异体繁多,小篆、隶书、楷书的异体减少了。[同简化相反,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也由繁化现象。]
二、现行汉字的形体
从形成的手段来看,现行汉字有印刷体和手写体的区别。
(一) 楷书和行书
⒈国家正式发布的文件和一般的报刊、书籍,都是用的楷书.
⒉汉字经过整理和简化,有些字的形体发生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 同相应的繁体字相比,一大批汉字形体更简单易写了; ② 异体字减少了,在一般书报中不用了;
③ 形体有细微差别的字,保留了其中的一种写法,字形统一了; ④ 通用汉字的笔顺和读音也规范了。
⒊行书是楷书的辅助性字体,在日常书写中一般都采用行书。也由于楷书的整理和简化,现行汉字的行书写起来更简便了。 (二)印刷体和手写体
一般地说,各种形体的汉字都可以预制字模印刷出来,成为印刷体。但是习惯上所说的汉字印刷体,只指印刷商场用的楷书的各种变体。
⒈印刷体的特点:笔画清晰,端正匀称,便于辨认,大都不容易手写。 ⒉印刷体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变体:
① 宋体,又叫老宋体、古宋体、灯笼体,笔画横细竖粗,结体方正严禁,是最通用的印刷
体; ② 仿宋体,又叫真宋体,笔画不分粗细,结体方正秀丽,讲究顿笔。 ③ 楷体,又叫大宋体,近于手写楷书;
④ 黑体,又叫黑头字、方头字、方体字,笔画等粗,浓黑醒目,一般表示着重时用,常用
来排标题。 ⑤ 随着计算机的普遍运用,还可以选用楷书的多种变体,如彩云体、琥珀体、魏碑体、综
艺体等。
⒊印刷按字体大小不同,分成不同的字号。常用的字号从大到小有初号、小初号、一号、小一号、二号、小二号、三号、小三号、四号、小四号(新四号)、五号、小五号(新五号)、六号、小六号、七号等。
⒋现行汉字的手写体,是指用手执笔直接写成的汉字。 ⒌手写体可分为:软笔字和硬笔字。 软笔字:传统的毛笔字;
硬笔字:钢笔字、铅笔字、圆珠笔字、尼龙笔字等。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
一、结构单位
⒈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而是部件。
⒉部件也是笔画构成的,所以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独体字、合体字都是由笔画构成的。
⒊部件又叫偏旁或构件,是构成汉字的预制构件,是高一级的构字单位,只有合体字是由部件组成的,独体字在组字时只能充当一个部件。 (一)笔画
⒈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和线叫一笔或一画。] ⒉笔形:笔画的具体形状。
⒊传统的汉字笔画有8种: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又称“永”字八法。 ⒋1988年规定了5种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又称“札”字法。(其中前四种是单一笔画,后一种是折笔画,又称复合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