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结题报告 下载本文

金沙路小学《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浏阳市荷花街道金沙路小学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课题

结 题 报 告

一、问题的提出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为14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在新课程实施的十年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二是学生阅读材料比较缺乏;三是课堂内外阅读脱节;四是学生课外阅读缺少指导。

就我校而言,我校地处浏阳城区南大门,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现有学生1285人,学生大多数来源于街道普通居民家庭或农民工家庭,其中历年来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比例都在40%左右。在我们对三年级和五年级部分学生及家长的问卷调查中,有20%的学生对课外阅读持中性态度;只有40%的学生每天安排了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在读书内容方面,更多的学生选择的是脑筋急转弯或儿童漫画之类的娱乐书;有10%的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从来不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的环境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作为学校,就会需要承担更多责任,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人教版实验教材很大的一个特点是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这一编排方式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认可。于是,?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这一模式便应运而生了。

所谓?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就一篇篇课文进行孤立的教学,把它们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用同一个主题进行整合,在整合

金沙路小学《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课题组 1

金沙路小学《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教学的基础上,将一些与教材有密切联系的课外文本引入到课内阅读。

它的意义在于依托教材的单元主题,将大量的主题性阅读资料整合起来放在了课内完成,改变了大量阅读只能在课外进行的传统格局;通过阅读群文,将单元主题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改变了语文教学?课文平行、主题并列、知识无序?的格局,出现了以单元为板块,?单篇精读,定期拓展?的递进式语文教学局面。

目前致力于此项研究的,有四川、江苏、浙江等省市的一些老师和教研人员。其中起步较早且坚持较好的是四川德阳市。与此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在其网站开设了?‘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网络实践共同体?的尝试,这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但整个?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实施的具体方法还不够具体和科学,鉴于此,我校语文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街道中学、市教科所有关领导的具体指导下,于2010年确立了《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这一课题并申报、立项为长沙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我们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我们的每一位语文老师树立阅读新理念,形成科学的阅读教学观;探索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有效方法,寻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创建小学生群文阅读资源库,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近四年的研究中,我们比较系统地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这些探索和尝试,使我们越发认识到改革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使我们在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方面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实践证明,这些探索和尝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前景非常广阔。

二、理论假设

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树立阅读新理念,形成科学的阅读教学观;探

金沙路小学《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课题组 2

金沙路小学《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索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有效方法,寻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变革;创建小学生群文阅读资源库,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理论依据 1.主体性教育理论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本质上来说应该是学习者主体性的体现,即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自觉能动性,养成多途径解决和语文相关学科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法。

2.多元认知理论

多元认知理论对于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理论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因为学生进行?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过程中应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有意识的反思和提高过程。

3.全语言学习的理论

倡导在完整的、有目的的、真实有趣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克服阅读和语言学习的碎片化。

4.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阅读素养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按照朱永新教授?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的说法,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四、研究内容

1.探索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寻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2.创建小学生群文阅读资源库,为学生群文阅读打好物质基础; 3.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金沙路小学《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课题组 3

金沙路小学《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 2.调查研究 3.个案研究 4.文献研究 六、实验变量 1.自变量

设计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拓展阅读渠道,为学生提供有异于以往或以往没有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这些具体情境中收获阅读。

2.因变量

通过这些具体的阅读活动,教师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学生阅读水平大幅度提高。

3.干扰变量的控制

严格按照实验方案中的要求进行实验,坚持正确引导,通过对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控制来引起变量的控制,防止对研究对象的控制。

七、实验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

成立课题组,调查研究学习有关理论,拟订研究方案,申报课题;组织发动,制定计划,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1年1月—2013年12月)研究工作全面铺开,课题组致力于调查、实践、分析、综合,初步形成研究框架并开展?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课例等多种形式的研究以及学生群文阅读资源库资源的搜集、整理。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制定了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和各阶段计划。

金沙路小学《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课题组 4

金沙路小学《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扎扎实实做好各项研究工作,长沙市教科院规划所段晓宏、蔡星老师、浏阳市教科所理论教研员李志宇老师、小语教研员李小葵老师等亲自对课题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课题组结合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学校基本情况和小学生的特点,明确了《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课题的指导思想、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具体要求措施等,完善了课题方案。此后,依据课题方案,分阶段制定了每一阶段的活动计划。

2.开题论证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的界定、研究内容和重要意义。2011年5月,由浏阳市教科所组织召开了我市长沙市级?十二五?规划立项教育科研课题集中开题论证会。市教科院龙迪辉书记、段晓宏老师、蔡星老师、谭迪遨老师等专家对课题开题报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评议。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课题负责人谢光友老师就申报课题进行汇报,在明确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中?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界定,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就是语文教师如何挖掘单元教材的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中开拓视野、熏陶情感、发展思维、积淀语感。

评议专家对开题报告做出了积极的评价,提出了具体的修改研究建议,并分别为课题的深入研究会诊,为各项课题的下一步实施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动力。

3.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多种能力。

(1)走出去,请进来,学习教育科研专业知识。

2011年5月,课题组负责人谢光友老师参加长沙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主研人员研修,较为系统地学习了课题的选题、方案的撰写、研究过程的深度与效度、报告的撰写等内容,为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

金沙路小学《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方法研究》课题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