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下载本文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教学第五单元 《三角形》 第5课时 内容 第五课 四边形的内角和 1.探究并了解四边形的内角和。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四边形内角和,培养教 知识与技能 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学目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实例引入,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又服务于生活,唤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边形的内角和。 任 教学重点 务定 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的过位 教学难点 程;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教学课件 准备 板 书 四边形的内角和 设 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出示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如果剪掉一个角,剩下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 二、新课探究 1、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哪些? 2、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都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知道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它们的内角和是360°。 个性化修改 86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那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内角和是否和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样呢?你有办法验证一下吗? 3、验证: (1)用量角器量一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四个角。 (2)如果是任意一个四边形呢? A:把这个四边形的4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周角。 B:把这个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3)总结: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度 三、拓展延伸: 1、你有办法求出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2、你有什么发现? 四、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这节课我们分别用度量、剪拼、折一折的方法对猜想进行验证,最后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后活动与作业 课堂作业本P48. 上节课的探究学生了解到四边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 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四边形内角和,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学生基本能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87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教学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 内容 第一课 小数加减法(一) 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教 知识与技能 理上的联系。 学目 过程与方法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任 务定 位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课件 准备 小数加减法(一) 6.45+4.29=10.74 6.45-4.29=2.16 板 6.45 6.45 书 + 4.29 - 4.29 设 10.74 2.16 计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从末位算起。 得数的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 = 8350—737= 结合上面两道算式,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师: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这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现在来复习跟小数有关的内容。 2.填空。 (1)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 )部分,右边是( )部分。 3.化简下面各数。 个性化修改 88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7.150 =( ) 3.00 =( ) 0.200 =( )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1.2 =( ) 14 =( ) 这两题都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起告诉我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1)尝试笔算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 师:大家同意这样写竖式吗? 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 计算方法上都是一 位对着一位减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熟悉的整数减法了。 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 只是要多小数点。 计算:1.25+0.45 4.38-1.28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6)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P72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活课堂作业本P52. 动与作 业 今天上了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即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教学 数加减法的教学是在小数的意义、性质、数位顺序表等知识的基础 上进行学习的,教学这部分知识,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反思 算理和法则,还要同整数加减法结合起来,让学生整体上把握加减 法的实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与整数的一致,都是 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

89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教学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2课时 内容 第二课 小数加减法(二) 1.经历探索位数不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教 知识与技能 理上的联系。 学目 过程与方法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任 务定 位 教学课件 准备 小数加减法(二) 6.45+8.3=14.75 8.3-6.45=1.85 6.45 8.30 + 8.3 - 6.45 14.75 1.85 个性化修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板 书 设 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探究新知,出示例2 和上一例题有什么不同?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呢? 百分位上怎样计算?这里为什么可以添0?根据是什么? 在小数加减法中,要想直接相加减,这两个数字得什么相同啊?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