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与典型案例 下载本文

年。1960年78岁去世。

2、梅洛尼·克莱因与安娜·弗洛伊德的矛盾

分析学习不用功、遇事漠不关心的小或者,她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孩子在压抑着探求欲望从而导致知识性生活受压抑,对学习不感兴趣。

压抑的最重要原因是对母亲身体的好奇心。年幼的孩子想看到母亲的身体,但这种需要又引起孩子的恐惧。这时正常孩子可以把好奇心的对象从母亲的身体转移到外部世界,外部世界象征着母亲的身躯,探究世界就象征着窥视母亲的身躯。通过象征手段把母亲的身躯转换到外部世界,孩子可以安心学习。

不正常的孩子没有象征化的能力,对窥视母亲的身躯时出现严重恐惧感的孩子无法产生象征化,所以知识性活动萎缩,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或降低知识的能力。

克莱因是把精神分析应用于儿童治疗的先驱。她每周进行五次面谈,每次面谈时间是50分钟。她把用于成人的分析方法运用到孩子们的治疗中。克莱因还把游戏运用到精神分析中,她认为游戏能表现出孩子的无意识。

克莱因在治疗孩子的过程中发表了许多新理论和治疗技法,其中也有与弗洛伊德理论对立的,尤其与安娜·弗洛伊德(比克莱因小13岁)严重对立.。安娜认为孩子的自我还很脆弱,他们无法遵守成人式的生硬规定。她还反对克莱因对移情的解释。她认为移情是把过去对某人物(父母)的印象转移到现在的分析家身上(原版的再版),而对孩子来讲父母是现在的人物(原版),所以孩子们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移情,7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分析。克莱因反驳说自己成功分析了一个2岁九个月的孩子。

此外,还有很多理论上的对立。克莱因:幼儿生来就具有死亡的本能、幼儿生来具有知识、人的性格发展几乎都在出生一年后开始的理论,安娜认为过分缩短了期限。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的发展是4岁以后,而克莱因认为人出生一年后即可形成超我。

安娜对她的分析技法也大加批判,认为她的技法集中在移情上,对现实过于轻视,过早过深地解释幻想,这样会忽视性格分析。她对克莱因把游戏和成人的自由联想同样对待的观点也加以批评。

二战爆发,38年,56岁,在伦敦生活了十多年。恰逢弗洛伊德家族来伦敦避难。39年弗洛伊德逝世,安娜继承门派,两个女人的矛盾在伦敦更为深刻。英国精神分析协会为防止分裂,同时承认两个学派,让她们平等交流。如今的精神分析在北美、亚洲以弗洛伊德学派为主流,而在南美以克莱因学派为主流。

3、梅洛尼·克莱因的代表性理论

把人格的成长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从“偏执-分裂立场”成长到“抑郁立场”,这一过程在出生后一年内基本完成。但人格并不就此固定,而是在一生中根据情况往来于两者之间。因此克莱因没有用“阶段”而是用“立场”一词来命名,其意为成长的阶段不像爬楼梯,而像改变立场一样随即应变。

1)偏执-分裂立场

人出生后自我机能就在发挥作用。即使幼儿也同样具有感到不安、使用防御机制、构筑人际关系的能力,偏执-分裂立场是最初的原始立场。

说明如下:幼儿无法整体地认识母亲,只能把母亲的一部分理解为母亲,因为他还没有理解母亲整体的能力,只会分辨好妈妈(给与满足的对象)和坏妈妈(给与挫折的对象)。对坏妈妈可以投射幼儿与生俱来的攻击性,所以坏妈妈变得更加可怕和具有攻击性。处于这种立场的孩子会惧怕被坏妈妈迫害,产生“也许坏妈妈会害我”的想法,具有妄想倾向。

偏执-分裂立场由此得名。为了回避这种不安,孩子会使用防御机制,即自称“没有想害我的人”来否定一切,从而回避现实的危险。这种立场将持续一生,转移到抑郁立场时可能有所修正,但其影响仍持续一生。

36

2)抑郁立场

这是在偏执-分裂立场进一步发展的立场。最突出的特征是产生了整合能力。幼儿产生现实感后才知道母亲只有一个,继而好妈妈和坏妈妈整合为一人。这是在能够区分和整合现实与幻想时才出现的立场。克莱因认为人出生3-4个月就会出现抑郁立场,并持续一生。这时已认识到母亲只有一个,故而开始出现俄狄浦斯情结。

为何称抑郁立场?当孩子感觉母亲既好又坏时,会陷入一种恐惧状态之中,认为自身的攻击性冲动可能会除掉母亲。孩子可能会应自身的坏冲动让他失去母亲的罪恶感而忧郁。

对于孩子来说,站在偏执-分裂立场和站在抑郁立场时所持的优势情感不同。站在偏执-分裂立场时的优势情感为被害不安,而站在抑郁立时的优势情感为对客体幸福的担忧。

简单地讲,出生时幼儿把母亲分为“可爱的母亲”和“可恨的母亲”,产生现实感后察觉到母亲只有一个,认识到爱的对象和恨的对象是同一个客体,还认识到自己有攻击性、毁掉“可爱的母亲”的幻想。

孩子这时会产生一种恐惧:当恨的程度超过爱的程度时,可能真的会发生这种事情。“也许我真的会杀掉母亲”。这个时期孩子正处于断奶阶段,往往联系到是因为自身的坏冲动使他失去母亲的乳房,从而陷入自责和抑郁。

那么,孩子是怎样解决这种抑郁立场的呢、那就是对母亲的爱大过恨,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安心依靠母亲,随之对母亲产生感激之情。

“母亲是爱我的,不用担心我和母亲之间会发生什么坏事。” 孩子把母亲的角色内在化并保存终生。因为心中拥有善良而有能力的母亲,孩子变得十分自信、幸福。成长之后也能维持独立而圆满的人际关系。这就是好的解决方式。

但没有一个人能够彻底摆脱抑郁立场。人的一生始终往来于偏执-分裂立场和抑郁立场之间,时而因罪恶感而自责,时而惧怕被害而深感不安,只是每个人的程度不同而已。严重的人会患上躁郁性精神病,也可能想用侮辱和支配对方的手段摆脱自身的抑郁。

4、克莱因学派的治疗技法

给与孩子的解释和对成人进行的象征性解释没有什么区别,而且第一次面谈就让孩子面对无意识幻想。她认为孩子在游戏治疗中表现出的行为同自由联想一样。

以弗洛伊德学派的立场很难接受这样的解释。虽然孩子尚不能有效调节无意识的冲动,自我和超我的形成也不健全,故而防御机制薄弱,但无意识的内容显露到意识层面时为了通过检查总以歪曲的面目出现。分析家不应该让患者直接面对这种歪曲的行为。

克莱因没有接受这种发展学方面的观点。她申明在儿童精神分析中游戏就是自由联想,深层解释适合于任何年龄的患者。因此克莱因学派的分析家们更多地操作患者的幻想,治疗初期就开始于此面对,表现出聚焦于移情行动的倾向。

“依我的经验,移情有必要扩散到接受分析期间或者全部的、实际的人生状况。分析顺利时,分析家将成为幼年期的客体。分析家不仅是患者过去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人物,还是患者幼年期的内在化对象。”

她的移情概念和弗洛伊德没有区别,但反移情则更进了一步。弗洛伊德认为反移情产生于患者于分析家的矛盾,而克莱因认为,除此之外还有患者赋予分析家某种情感和作用所产生的反移情。这样的反移情通过投射性认同而发生,分析这种移情可以理解患者的内心欲望。

1959年,Paula Heimann扩展了反移情的概念。分析家的感情有赖于患者的投射过程,通过分析可以接近或者的潜意识。换句话说,分析家的反移情有些是分析家制造的,但有时是患者创造的,并显示着患者的矛盾。

克莱因不能同意的是分析家只成为理解患者的工具,如果分析家听了患者的梦真想哭时,他确实需要进行自体分析。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