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汉字解说词 下载本文

活的一部分。但是,殷人以 “卜”为中心的生活,给后人留下 的甲骨数量惊人巨大,隐约可以瞭望那个时代的强盛。

公元前1250年,殷商王朝出现了一位被称为中兴之王的国王, 武丁。他励精图治,并通过不停的战争,将商朝的疆域扩大数倍,成 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国家。在这一条卜辞中,记录了妇好与沚瞂两位将 军征伐印方,武丁率军从东面进攻,驱使敌人陷入妇好埋伏的位置。 这场战争的结果后人已经不得而知。

名为妇好的人是一名女子,武丁的王后。武丁有60多位妻子,享 有庙号的只有三位,妇好是其中之一。最初,人们关于妇好的信息都 来自卜辞,她是拥有祭祀大权的祭司,统领军队并先后征伐过五个方 国的将军。她深受武丁的宠爱,因为关于妇好的卜辞有二百多条,其 她两位王后屈指可数。三月里妇好会不会生子?武丁亲自判断卜兆, 说:妇好一定会生子,但是要进行御祭。她是一位怎样的女子,如何 赢得王的心。这位王后留下很多谜团。

公元1976年,河南安阳小屯村。5月16日,郑振香和她的考古 队员们紧张地观察着从地下抽上来的探铲。 这是一个完全没有被盗过 的墓葬,精美的青铜器上赫然铸刻着妇好的名字。墓中还有两柄象征 至高权力的青铜钺。最后证实,墓主人就是三千多年前,武丁的王后, 妇好。这是武丁最宠爱的王后,人们看到了她的玉簪,看到了她的酒 器,但最终,并没有发现她,这位中年而逝的王后。她的死,应该令 武丁非常伤心。因为妇好死后,武丁还常常为她占卜。妇好墓的位置 很奇怪,至今学者无法解释,她葬在宫殿区而不是王陵区。有人认为 这是武丁不忍妇

好离去,便让她长眠于自己的宫殿旁。就让这个猜测 成为三千年前那位王与后的故事结局吧。

三千年前的旧事静静地埋于地下,只有一年又一年的青草不停地 生长和荒芜。目前发现的殷墟甲骨文字始自武丁时期, 这些文字伴随 了殷商二百多年的强盛和衰落,在字体上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中国目前出土甲骨共十五万多片,这些甲骨让人们了解了一个久 远的年代,也留下一个巨大的疑问:甲骨上的刻写,是当时唯一的书 写方式吗?那一定不是的,而是一个很罕见的、比较特殊的一种书写 方式。因为在商代的时候,它主要的书写工具肯定是竹木简,用竹木 制成的简册。然而,出土文物中竹木简的痕迹无可寻觅,学者们在甲 骨文字中找到了线索。

武丁时期早的甲骨文里面已经有了 作册”这个史官的名称了,一 个 册”字你就看见了是多少根简,用绳把它编起来,虽然我们没发现 实物,可是这个字已经告诉我们了。这是甲骨文字中的

笔”字,一只

手和一支毛笔。就在出土的甲骨之上,人们意外发现了用朱砂书写的 遗迹。朱书的笔道很粗,刻得很细,那个笔道周围的朱砂迹还残留着, 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所以用毛笔在竹木简上书写是当时主要的书写 方式。

甲骨文最新统计有3961个单字,已解读的不到两千。商代文字 同以后的小篆等字体比较,仍然具有明显的不规范性。文字部件比较 自由,同一字可使用不同部件;同一部件也可以有繁简不同;而且, 字形的书

写方向也不固定。很多甲骨上的文字只能从语法结构上揣测 它们的含义,它们和它们背后的殷商文明一样,未知的远比已知的多 得多。 殷墟复原了一些宫殿基址,希望来到这里的人们能够体味曾经的 繁华。但这,也仅仅是一个古代都城大大褪色的景象。北方干燥的风、 侵蚀严重的黄土和至少活动了一千年的盗墓贼, 留给人们的是更加破 碎的谜团。几乎所有的王陵全被盗了,没有哪座王陵没被盗,因此挖 掘出的都是一些破碎的东西,不管从历史来说,就像一个人一样不是 完整的,你要把他聚合成完整的,有时永远聚合不到一起去。这个需 要推理、需要逻辑,需要其他以后的发掘互相印证。

3000年前的某一次祭祀,或许,就在这些地面遗址的某处。青草 之上,是谁,曾留下驻留的痕迹?甲骨文的研究,开启了一段尘封数 千年的古代文明,被风沙掩埋的历史一点一点地再现。逝者如斯,文 明在不断的积淀中,前进。

[解说词]史说汉字(3):

鼎立九州

它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历经华夏文明中一千二百 余年的历史,因为与一种金属的结合,堪称世界文字发展史上的独一 无二。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文字,因其往往现身于礼器的鼎 和乐器的钟,所以又称钟鼎文。中国的青铜器自古以来就被蒙上了一 层尊贵而神秘的面纱。

上古时代有这样一个神秘的传说。相传,黄帝曾采集铜矿石铸鼎 于荆山之下,用巨鼎镇住了中原的气脉,从而镇住了九州八方。鼎, 成为王权的象征,成为上天给予凡人权力的神器。远古的传说渐行渐 远,那个造鼎的时代也成为上古之谜,消失于人们的视线。究竟是谁, 又为什么在青铜器上铸字,这些文字又讲述着怎样的故事呢?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发现的先秦青铜器铭文约有一万四千余篇, 其中商周金文共约万余篇,春秋战国金文三千余篇。据容庚《金文编》 第四版记载,金文单字数共计3722个,其中已识的字2420个,仍 有一千多字无人能解。在那些不能解读的字中,很大一部分出现在商 代的器物上,它们往往独立出现或是同类字的罗列, 有时还会附加一 个 亞”字形边框。其笔画苍劲古拙,书风雄伟浑厚,器物本身夸张的 纹饰更为这些字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铭文多数都是一两个字。这个 叫 族徽”后来有人叫 族氏”这两个名词都是郭沫若先生发明的。 他认为这些在青铜器上这些铭文, 都是图腾时代的孑遗。这些青铜器 上的文字,曾与甲骨文一起见证了一段文明的历程, 当时的华夏大地 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王朝,人们又是如何运用这两种文字的呢?

甲骨是用来占卜的东西,需要记录,在这个骨头上,或是在龟甲 上进行占卜之后的一些情况记录在上边。 那么金文呢,它要铸在青铜 器上,所以我们说它要美观,有时候显得更加敦厚、浑厚,这是因为 它们的用途载体不一样。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甲骨看作我们的 手写体,那么金文就可以说是我们的印刷体。自宋代以来,人们就注 意对金文进行搜集、著录和研究,与石刻一起被称为金石学。现代考 古学进入中国以后,对金文的解读进入了更为科学的阶段。

当历史掀开周王朝崭新的一页,甲骨占卜渐渐成为记忆,当简牍、 绢帛腐朽不存的时候,青铜铸造的金文注定成为研究周代历史最重要 的文献。那曾是一个辉煌的王朝,从公元前 11世纪到公元前3世 纪,周

朝共传30代37王,历时八百余年,其间又分为西周和东周。 但长久以来,西周的历史只留给后人一些模糊的记忆。 西周文献很少, 现在流传的西周的文献,只有少数的,除了《诗经》之外,少数的王 的那种诰命,像《尚书》里保存的比较多的。所以拿金文来补充,因 为金文更加具体、真实。

1976年3月,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青铜器 一一利簋,它的出土, 为我们确定了周朝立国的确切时间。

这是一场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

会战,千百年来,各种政治的、文学的、神话的版本组成了重重迷雾, 模糊了它的时间。尽管在《尚书》及《逸周书》等文献都曾记载,那 场战斗发生在甲子日,但这些记录的可信性曾一度遭到质疑。 作为历 史的见证,那个是很重要,因为它记得详细。但是不能和金文、甲骨 文这样一些资料来对比,它是当时的人当时写的。

悠久的中华文明,真正有传世文献支持的 信史”始于公元前841 年,这成为中华文明史的一大缺陷。武王克商,建立西周王朝年份的 确定,对中国古代史有着非凡的意义。历史的长河中,古人总在不经 意间为后人留下一些线索,利簋的出现给了人们惊喜。就是 武征商, 唯甲子朝”武王征商纣王,在甲子这一天的话,把它消灭。利簋全 文共32字,记载了武王灭商后第八天,在一个叫

阑”的地方,赐给

右史 利”一些青铜,于是利就铸造了这件器物。它所记录的伐商时辰 与《逸周书》及《尚书》中描述的完全吻合,无可争辩地肯定了牧野 之战的具体日期。此外,有专家认为,铭文还提供了一条极为重要的 线索――岁鼎” 岁”即为木星,岁鼎”指的就是那天清晨有 木星 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