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全面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度等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概括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权的种种弊端。

2.过程与方法

识读《明朝疆域图(1433年)》,获取疆域范围、北方政权等有效历史信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举子看榜图》,分析科举考试变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明朝科举制改革虽然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但过于死板,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造性;认识明朝君权的强化,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 难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四方面内容: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这四部分内容之间关系密切。明朝的建立是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基础,朱元璋强化皇权为的是巩固明朝的统治;科举考试的变化进一步促进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从而巩固了明朝的封建统治;明朝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为明朝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学习这部分内容,要了解元末明初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知道明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的主要态势。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1

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历史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播放视频《凤阳花鼓》,学生欣赏歌曲,并尽可能地回答问题:歌词中的学生观看视频,回导入新课 朱皇帝指的是谁?他和他的子孙是如答问题。 何巩固统治的?给明朝和后世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研读: 元朝末年,社会上流传的一首《醉太平小令》所描写的那样:“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 学生阅读材料,回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利用地图形象直观的特点,使学生接受更多的信息。 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极性。 动学生学习的积设置情景,调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答问题。 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想一想,元朝末年出现怎样的社会现象? 探究新知 教师讲述:元朝末年,社会动荡, 了解明朝建立的概况。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学生自由讨论,回(授新课) 民不聊生。在重重压迫下,以朱元璋为首的反元队伍先后消灭中南群雄,终于在1368年完成反元大业,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展示明朝建立示意图) 展示《明朝疆域图(1433年)》,提出问题:观察《明朝疆域图(1433年)》,明朝疆域四至到哪里? 材料研读: 朱元璋出身贫苦,17岁时父母双亡,他被迫到佛寺里当了和尚,到处乞 2

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讨为生。后来他参加了反元起义军,由于英勇善战和足智多谋,被推为领袖。他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逐步发展壮大,最终统一全国。 想一想,朱元璋为什么最终能统一全国? 过渡:展示朱元璋图片和材料,提出问题。 上(明太祖)曰:“……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太祖实录》卷59 在地方和中央行政机构方面该如何改革才能巩固统治? 2.朱元璋强化皇权 材料研读: 材料一 1376年,明太祖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答问题。 问题的能力。 学生理解朱元璋加强皇权的背景。 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分析在地方上,设立 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史学意识和分析方法。 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三司“三司”,分管地方的行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材料二 明太祖定天下之三年,惩宋、元孤立,失古封建意,于是择名城大都,豫王诸子,待其壮而遣就藩服。……盖由建都应天,去西北辽远,非亲子弟不足以镇抚而捍外患。其他则政、军政和监察;分封藩王,巩固皇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