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作者:陈文文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03期

【摘 要】“美是一种心灵的体现——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语文教学既担负着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同时又担负着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41-02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在语文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课堂与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高中语文教材来说,自身包含丰富的美学因素。就美的形式而言,它涉及这个大千世界的各个领域,如伟大祖国美、高尚人格美、自然风光美等。就美的形态而论,它含盖着美的各个范畴,如壮美、优美、悲剧美等。就美的风格而谈,也是千姿百态,各放异彩,如柔和美、淡雅美、古朴美、豪放美等,应美皆美。显而易见,教材中融进了大量的美学内容。人们教学语文,岂能不谈美育之理?而我们语文教师要做的便是真正展现语文课堂的美,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捕捉美、体验美,发掘美,理解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 一、重视“读”,感受美

美育具有情感作用的特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首先要感知文章的情感美。大凡名篇佳作,无不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因事缘情者有之,直抒胸臆者有之。因此,在教学中要力求准确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住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的丰富、优美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课文的美,获得启迪和教益。这样以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感情来触发学生的感情,从而使学生感知美,产生美感。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材料的美,这就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进入作品美的意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教师范读、播放录音,学生默读、小组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名读等,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围绕审美目标,在各个教学环节上施以不同的阅读形式。这里还需特别强调的就是要重视朗读。朗读,可以把文章的思想感情,“原法有气味”的美的声韵传达出来,把“写在纸上语言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语)。教师通过朗读,可以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耳濡其情,领着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搏与灵魂。根据同学们平时的观察积累,通过想象,把这些描写构成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个具体而完整的画面,大家会感到那是多么的美。再引导同学由此联想到社会上的这一种具有高贵品质的人,如此使学生又产生另一种情趣,这是美感的加深,既有形象美,又有社会美、语言美,所以,这种朗读愈投入,想象愈丰富,感受也就愈深刻。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无论是听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朗读,都能够把无声的文字符号所描写的情和景转化为具有声韵效果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妙不可言的美的享受。 二、引导“看”,发现美

学生从语文教材中认识到的美,毕竟是间接的,要使他们直接在生活中感受美,还要有一个发现美的过程。19世纪法国杰出的藝术大师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叶圣陶先生也说:“随时随地留意观察,是扩充经验的不二法门。由多所观察,方能达多所经验。”(《作文》)他又说;“好文章有个基本条件,必须积蓄于胸中的充实而深美,又必须把这种积蓄化为充实而深美的文字。”(《论写作教学》)。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正是为了使他们胸中具有“充实而深美”的积蓄,就是有目的的感知,是人体通过各种器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了解事物的过程。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信息的源泉,都是观察的对象。如果一个学生比较善于观察的话,他就会不断地发现美,不断地取练习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应如何引导观察,让学生发现美呢。第一,定向观察——精心组织活动;第二,机遇观察——留心日常生活;第三,间接观察——搞好课外阅读。为了提高、强化课外阅读等效果,教师应认真指导,如向学生推荐优秀阅读作品和影视作品,并通过各种形式阅读中的美的感受巩固下来。比如:指导学生做资料卡片,做摘录笔记,摘抄书中名言、警句、精彩的描写、富有哲理的句段,以便储备信息,积累文字材料,从而巩固记忆,增强理解,提高美的欣赏水平。此外,还可以组织读书报告会、影视评析活动、辩论赛等。 三、强化“练”,创造美

创造美是美育的目的所在,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创造要强化一个“练”字。可从两方面强化训练: 1.欣赏性描述。

这种描述注重对课文中描写和暗示的人、事、景、物等形象的描摹,并携带描述者的情感。还可以作集中性或增补性描述,如把祥林嫂一生命运集中性描述,对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以后的想象性描述等,这样的描述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进行,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更实际锻炼了语文方面的审美创造能力。 2.作文训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课文是个例子,在引导学生欣赏了作品的美的形象、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表达方式之后,要注重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鉴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进而指导学生去写自己认识的人和事,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学生每天在与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的接触中,有所见、所闻、所思,把其中自己认为比较有意思的东西随时记录下来,就是观察日记。随时记录观察所得对于写好作文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作家都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进行写作的准备工作。我们教师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此后,这方面的训练要长期坚持,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中都不间断。如果我们的学生养成了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好习惯,每天能坚持写好观察日记(做到真实简明,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那么他们将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和感受,在写作的时候也就会感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了。

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认识美——发现美——孕育美——赞颂美”的过程中,使学生在美的事物、美的对象面前,受到直观熏陶感染,激起感情,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受到美的感化、陶冶。促使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心灵美的人,做行为美的事,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弘扬美的风尚,谱写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