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 )。
A、人的心灵活动的反省 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C、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D、客体的选择和重构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
A、反映论 B、先验论 C、可知论 D、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3、“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4、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
A、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5、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6、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与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
A、感性材料 B、认识能动性 C、社会实践 D、客观规律 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A、永恒性 B、不变性 C、终极性 D、客观性 9、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
A、实践是人的主观活动 B、真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C、不是所有真理都能被实践检验 D、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10、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 )。
A、它是不可靠的 B、它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它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D、它是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 1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表明( )。
A、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B、个人知识都来自直接实践
C、没有必要学习间接经验 D、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学到知识 12、“真理和谬误的绝对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这观点是( )。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 D、实践观点 14、真理是( )。
A、绝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 B、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C、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D、对人们有用的一切理论 15、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 )。
6 / 22
A、反映论 B、先验论 C、可知论 D、不可知论 1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实践具有( )。
A、客观物质性 B、社会历史性 C、自觉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17、“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18、“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19、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活对我们的启示是( )。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战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20、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D 6、D 7、C 8、D 9、D 10、D 11、A 12、A 13、D 14、C 15、B 16、D 17、D 18、B 19、C 20、B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E、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2、“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 )。
A、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D、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E、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会导致( )。
A、唯理论 B、诡辩论 C、经验论 D、反映论 E、宿命论
4、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 )。
A、绝对“真理长河”中的一个成份 B、无穷的绝对真理的一个环节 C、过去实践业已达到的认识成果 D、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 E、是认识过程的一个个承前启后的中间站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
A、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认识的基础是实践 D、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无止境的接近 E、认识是曲折反复的过程
6、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
A、反映论 B、能动的反映论 C、先验论 D、可知论 E、不可知论 7、做工作“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一思想说明( )。
7 / 22
A、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B、上级指示和决议作为行动的依据 C、要事事取得直接经验 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E、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8、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 B、发挥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C、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 D、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E、推动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9、列宁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理解为( )。
A、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 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E、真理体现了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0、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是指( )。
A、真理被推翻,为错误所代替 B、错误本身变成了真理
C、对真理的运用超出了它适用的范围 D、把真理的某一方面加以片面夸大 E、错误是真理的先导
1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为实践是( )。
A、认识的主体 B、认识发展的动力 C、认识的目的 D、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E、认识的来源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13、“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
A、唯心主义经验论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唯我主义者 D、反理性主义观点 E、承认主观能动性和辩证观点
14、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15、真理和谬误是( )。
A、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B、相比较而存在的 C、相斗争而发展的 D、没有本质区别的 E、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ABD. 15、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8 / 22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是( )。
A、是否承认个人的作用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运动的特殊性 3、历史唯物论的根本出发点是( )。
A、阶级和阶级斗争史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4、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 )。
A、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 B、社会基本矛盾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推动社会的进步阶级 5、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一部( )。
A、物质生产发展史 B、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发展史 C、理性思维发展史 D、思想关系发展史 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指(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 7、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是( )。
A、社会的上层建筑 B、人口因素
C、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8、社会形态是(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9、地理环境是( )。
A、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B、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D、与社会存在和发展无关的因素 10、经济基础是( )。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C、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 D、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1、人们的思想、动机、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它们( )。
A、是否理论化、系统化 B、是否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得到传播 C、是否被人们所接受 D、是否反映事物发展规律及其要求 12、“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 )。 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面是由人自己决定的 D、人的自我保存和历史的原动力 13、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主要是( )。
A、劳动者的素质 B、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C、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 D、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1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分工协作关系 1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为( )。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9 / 22
16、生产力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劳动者 D、生产管理 17、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政党 B、国家政权 C、法律 D、哲学 18、国家的实质是( )。
A、阶级调和的机关 B、为全民服务的机关
C、正义、公正和社会组织 D、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19、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能起促进作用,是因为( )。 A、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 B、它有相对独立性
C、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协调 D、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0、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 )。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B、产品分配形式
C、交换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 21、阶级划分的根本标准是( )。
A、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同的经济地位 B、分配形式以及多寡 C、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D、人们的政治态度和立场 22、阶级的实质是( )。
A、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分工 B、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生产资料
C、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D、由法律规定或认可的具有一定特权和专利的集团
23、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
A、国家政治权力 B、天才人物的创造 C、社会生产力 D、阶级斗争 24、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25、阶级斗争是( )。
A、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D、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6、阶级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社会基本矛盾 C、科学技术 D、精神文明 2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这说明( )。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规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28、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 )。
A、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 B、分配的不均
C、思想观点的根本分歧 D、政治立场的截然不同 29、社会革命根源在于( )。
A、贫困 B、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C、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D、人口多
30、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
10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