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单檐木构建筑 下载本文

其他的如槫下用了襻间,襻间是在槫下面用的一个横长的木头,这都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特征。

文殊殿平面减柱是最经典的减柱。这是它的剖面。

文殊殿的柱头斗栱用的是五铺作,单杪单昂,用了昂。但是它单杪单昂,一杪就是一个斗栱,一个昂。用五铺作出两跳,里转五铺作出双杪,前后檐用单补间五铺作出双杪,补间用了斜栱。这是辽、金习惯的做法。斗栱高度是23.5厘米,厚是15厘米,接近《营造法式》的三等材。

26

五开间木构殿堂遗存

五开间殿堂很多,举几个辽、金时期的五开间殿堂的例子。首先最重要的也是梁思成曾经测量过的大同华严下寺的薄伽教藏殿,这座殿是藏经殿。

正因为是藏经殿,它的殿堂里有非常精美的壁藏,就是壁橱,藏经的。有极其精美的辽代小木作的这样一个案例,而且还有很精美的辽代雕塑。它的面广是五间,五间殿,通面阔25.65米。进深是四间,八架椽,这个进深跟文殊殿是一样的,18.47米,平面柱网呈环状布置。环状适宜摆那些壁柜、藏经柜。

正面中间三间是通透的门窗格扇,两侧都是厚墙,壁柜向前延伸过来。

后面有个窗子采光,窗子那儿也有壁柜延伸。加了一个天宫楼阁的造型非常精美。

27

斗栱用材是23到24厘米,不一样,有点变化。厚是17厘米,比较低等级的用材。

它的殿内沿正面和两梢间两山是布满了壁藏 ,藏下是砖基,上面是两层的楼阁,楼阁下面是壁橱,壁橱上面也有斗栱。上面是佛龛,佛龛的造型像小的佛殿,它保留了相当一批辽代的木构殿堂的造型。

还有殿挟屋的形式,殿挟屋就是大殿旁边加小殿,好像一个大人领着两个小孩。

28

后墙有四座小殿,中央用飞桥,上面悬了一个殿挟屋的天宫楼阁。造型非常精巧,本身就是一个极精美的艺术品。

第二座五开间的木构大堂叫大同善化寺的三圣殿,前面讲过善化寺七开间大殿,在它的前面有一座三圣殿,这里供奉的是华严三圣。

殿内也是用了移柱和减柱的处理,通面阔是32.68米,通进深是20.50米。 当心间的架构是八架椽屋,六椽栿对乳栿用三柱,只用了三根柱子。前面是六椽栿,后面是乳栿,这样显得前面空间很大。中间再没有柱子,只有一排柱子在佛像后方。

29

六椽栿上用的蜀柱、四椽栿和平梁完全是典型的辽代做法,用了叉手、蜀柱。

由于用了减柱和移柱,梁架的形式就很灵活,这是金代建筑的做法。

金代建筑不拘一格,非常随宜。可能因为木料来源少,工匠必须用大量的精力节约木料,梁架更节省、更大胆、更好。

但它举高比较高,按道理讲厅堂式的格局应该四分之一举,他用了三分之一举,显得屋顶很高峻。斗栱用材是26厘米,厚16到17厘米,大概是二等材。柱头是六铺作单杪双下昂,出了三跳。第一跳是栱,下面两跳昂,里转四铺作出一杪,里转只出一跳,里面可能斗栱就省掉了。前后当心间,用的是双补间,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