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 下载本文

第一章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 A、人类

B、人类和其他生物

C、人类、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物质

D、人类、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和外部空间

2、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 )。 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B、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C、室内环境、村内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D、大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生物环境、地址环境等

3、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被称为( )。

A、原生环境问题 B、次生环境问题 C、第一环境问题 D、继发环境问题

4、以下属于无限资源的是( )。 A、土壤 B、淡水 C、动植物 D、太阳能

5、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的组成部分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生命物质

6、环境科学主要研究( )。

A、第一环境问题 B、第二环境问题 C、原生环境问题 D、第三环境问题

7、在环境科学里,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 )。

A、十分之一定律 B、生物放大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生物量金字塔

8、一下属于第一环境问题的是( )

A、火山爆发 B、臭氧层耗竭 C、城市污染 D、公害

9、可以纳入环境与资源保护发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是( )。 A、大气 B、太阳 C、宠物 D、人工养殖的花卉

10、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大气污染物是( )。

A、酸雨 B、二氧化碳 C、氟氯烃类化合物 D、汽车尾气 11、构成环境的环境要素不包括( )。 A、环境投资 B、乡村 C、城市绿地 D、古墓葬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人工环境的有( )。

A、城市 B、名胜古迹 C、风景游览区 D、社会风气 E、水库

2、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 )。 A、大气 B、海洋 C、矿藏 D、自然保护区 E、人文遗迹

3、以下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

A、阳光 B、土壤 C、空气 D、水 E、野生动植物

4、以下属于环境法保护对象的有( )。 A、池塘里的青蛙 B、马戏团里的大象 C、农民种植的庄稼 D、草原上放牧的牛羊 E、人工栽种的次生林

5、第二环境问题可以分为( )。

A、自然环境的破坏 B、食物公害 C、环境污染 D、自然资源的开采 E、交通拥挤

6、在环境科学上,人类环境的分类标准主要有( )。 A、环境的形成 B、环境的功能 C、环境的性质

D、环境的要素 E、环境的范围

7、对人类环境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环境这一概念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 B、人类环境是生态学中的一种 C、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世界 D、人类环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

E、现阶段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生态学中的环境

8、下列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B、人类能够主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

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可以逐步摆脱环境对人类的限制 D、人类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E、人类是环境的产物

三、填空题

1、环境可以按_______、_______来进行分类。 2、环境的功能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起来,环境问题包括两大类型,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

4、 目前我们面临的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环境科学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型学科,也是一个介于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之间的边缘学科。

四、简述题

1、简述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2、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3、我国环境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4、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试述人与环境的关系。 2、论述一下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是在( )发表的。

A、1996年6月 B、1998年6月 C、1997年6月 D、1999年6月

2、“里约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会议全称是( )。

A、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法国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B、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C、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德国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D、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美国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3、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 )。 A、社会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 C、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D、人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 )。 A、人类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

B、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需求,一般通过合理的生活模式来实现 C、经济发展是不可取的

D、经济发展是在有限制条件下的发展

5、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 )。

A、人口增长 B、能源的使用 C、经济活动与贸易模式 D、贫穷 E、消费和生活模式 F、全球气候变化

6、清洁生产的内容包括( )。

A、清洁的环境 B、清洁的能源 C、清洁的产品 D、清洁的生产过程

7、我国环境标志产品的类型包括( )。 A、节水型产品 B、节电型产品 C、可降解产品 D、可回收产品 E、无毒型产品 F、清洁生产产品

8、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原则,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 A、同代人之间的公平 B、共同平均分享有限的资源 C、可持续的分配有限资源 D、代与代之间的公平

9、矿产资源是属于( )。

A、可再生资源 B、恒定性资源 C、不可再生资源 D、易误用及污染的资源

10、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 A、资源总量多,人均量少 B、资源种类多,类型齐全 C、我国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衡

D、我国资源质量不够理想,优质资源所占的比重很少 二、判断题

1、清洁生产也就是指绿色工业,它是世界各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所采用的一向基本策略。清洁生产要求屏弃过去的经济模式,走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的发展之路。( )

2、 绿色建筑是指绿化的好的建筑物。( ) 3、 绿色产品就是环境标志产品。( )

4、清洁生产工艺的关键是对生产过程实施全过程控制。( ) 5、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特征是社会的持续发展。( ) 6、使用环境标志产品就是可持续的生活模式。( ) 7、使用环境标志产品就是可持续的生活模式。( ) 8、 清洁生产就是符合环境管理标准的生产过程。( )

9、建筑的生产过程对环境有影响,但是它的使用和运行过程没有环境影响。( ) 三、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