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翻译简史 下载本文

第一章 绪论

(一)翻译史发展 1.西方最早译作 广义上:约公元前3C,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利山大城翻译《旧约》,《七十二子希腊文本》;严格意义上:约公元前3C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 2.西方翻译历史上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

1)公元前4C末,盛极一时的希腊努力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但当时希腊文化 优于罗马文化,对罗马有巨大吸引力。到了公元前3C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问世。 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普劳图斯、泰伦斯。 2)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

《圣经》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接受。到公元4C达

到《圣经》译成拉丁语的高潮,以哲罗姆与382和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3)早在9-10C,大批叙利亚学者到雅典,把大批希腊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带回巴格达。 在巴格达,阿拉伯人又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阿拉伯人研究古希腊文化中心。 中世纪中期,11-12C间,西班牙托莱多,把大批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 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 4)14-16C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场思想和文学革命大运动。

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采用民众语言,与1522-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 法国文学家阿米欧译出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不锈文学译作。 英诺斯译出《名人传》,查普曼译《伊利亚特》《奥德赛》,弗洛里欧译蒙田的《散文集》。 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翻译出版则标志英国翻译史又一大发展。“英最伟大译著” 文艺复兴时期,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地位巩固。

5)文艺复兴后,17C下—20C上半叶,仍涌现大量译作。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 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当代作品也发生兴趣。 6)二次大战后以来翻译活动,

特点是:翻译范围扩大;翻译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翻译的作用也为以往所不可企及。 主要体现在:兴办高等翻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以聚集翻译力量;

打破传统方式,发展机器翻译,成为新时期翻译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

(二)翻译理论的发展

1.西方最早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首次把翻译区分为“作为解释员”和“ 作为演说家”的翻译两种基本方法,并因此开拓翻译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园地。 在古代:西塞罗的“直译”和“意译”;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

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之说;

奥古斯丁《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和他的有关语言符号理论; 波伊提乌的宁要“内容准确”,不要“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和

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权的客观主义观点;

但丁的“文学不可译”论。

文艺复兴时期:伊拉斯谟的不屈从神学权威、《圣经》翻译考译者的语言知识;

路德的翻译必须采用民众语言的人文主义观点;

多雷的译者必须理解原作内容、通晓两种语言、避免逐词对译、

采用通俗形式、讲究译作风格的“翻译五原则”。

在17-19C:巴特“作者主人”(译者仆人)、译文必须“不增不减不改”的准确翻译理论;

德莱顿的“词译、释译、拟译”的翻译三分法和翻译是艺术的观点;

泰特勒的优秀译作标准和“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等翻译三原则, 施莱尔马赫的口译和笔译、文学翻译与机械性翻译的区分; 洪堡的语言决定世界观和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理论; 阿诺德的所谓“评判译作的优劣要看专家的反应” 纽曼“评判标准在于一般读者而非学者”的观点。

在20C:费道罗夫的翻译理论首先“需要从语言学方面研究”,

翻译理论由翻译史、翻译总论和翻译分论三部分组成的观点;

雅各布森“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的三类别; 列维的“翻译应当使读者产生错觉”“翻译是一个抉择过程”; 加切奇拉泽的“翻译永远是原作艺术现实的反应”、“文艺翻译是一种艺术创工作”

的文学翻译理论;

弗斯、卡特福德的翻译在于“语境对等”的语言学翻译理论; 奈达“翻译即科学”、“翻译即交际”和“读者反映对等”论; 穆南关于翻译理论问题的现代语言学观; 霍姆斯的“翻译研究学科论”;

勒弗维尔、巴斯内特的“翻译受制于社会文化因素”的观点; 斯内尔霍恩比“翻译研究即跨学科研究”观点;

弗米尔、赖斯、诺德“翻译须为目的服务”的主张; 纽伯特“翻译须以文本为中心”的思想;

塞莱斯柯维奇、勒代雷把翻译视为一种解释过程的释意观; 图里“翻译规范”与“翻译描写”观;

韦努狄“译者在译文中必须有形可见”的“异化翻译”主张; 哈蒂姆的“翻译必须重话语、语篇分析”的观点;

赫曼斯的“文本由译者操纵”和鲁滨逊“轮到译者‘主事’的译者中心论; 还有低地国家的“出声思维记录”等各式各样的翻译实证研究方法;等等。

2.西方翻译理论体系两条清晰可见的主要路线:

1)文艺学翻译理论线第一古老,从泰伦斯等古罗马早期戏剧翻译家开始,到当代(捷克的)列维和(苏联的)加切奇拉泽,以及20-21C形形色色的文艺学派理论家。 翻译是一门文学艺术,翻译重点是进行文学在创作。 2)语言学翻译理论线第二古老,自古罗马后期奥古斯丁等传统语言学和语文学派任务开始,到20-21C形形色色的现代语言学派。

这条路线基本特点是:关注的核心所在,始终是语言。

3.20C中期二战结束以来的当代史迄今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最高峰。 翻译理论发展两大“质”的飞跃:

1)20C40年代末、50年代初,随着现代语言学发展,特别是机器翻译成为现实,学者开始从科学、现代语言学的视角来探讨翻译问题。

这是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上出现第一个真正“质”的飞跃。这次飞跃起始标志是: 奈达1947年《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即1964年成名作《翻译科学探索》早期版书,他在书中率先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对《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也可说是前苏联弗道罗夫1953《翻译理论概要》。 20C40—70年代,翻译研究的“语言科学”地位被稳稳地确定了下来。

2)美籍荷兰翻译理论家霍姆斯1972年发表的《翻译研究的名称和性质》,把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构想,标着着翻译研究又开始有了更新的目标。到了“20C80年代,翻译研究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

4.翻译的两个主要作用:促进文化交流,传播思想观点。 5.西方翻译借鉴:

1)在实践上不满足于现状,不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2)比较重视理论研究,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模式。

第二章 古代翻译

重要的早期翻译作品: 1.公元前285-249,古代第一部重要译作:犹太教经典--希伯来语译成希腊语的《圣经.旧约》。 其特点是多人合作,开了翻译史上集体合作的先河,从而使译文的准确性有所保证。 但因立足点是译文必须准确,所以译文词语陈旧,太直太死。 2.公元前2世纪《阿里斯迪亚书简》(Letter of Aristeas),文章大体反映了有关翻译原则的传统观点,可以说是对《圣经》翻译所遵循的标准的最早阐述。

3.埃及发现的著名古代译作: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打开了翻译注释古埃及象形文字。

第一节 早期翻译 安德罗尼柯和西塞罗

1. 公元前6C,罗马从原始公社进入了奴隶社会,对外扩张,占领了希腊。当时罗马势力刚兴起,希腊文化高出一筹,罗马文化开始进入模仿希腊文化的阶段,希腊作品为罗马译者奉为至宝,在翻译中亦步亦趋,紧随原文,唯一目的在于传递原文内容,照搬原文风格。这是西方翻译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古罗马文学创作和翻译的三大创业元勋:

里维乌斯.安德罗尼柯Livius Andronicus是罗马史诗和戏剧的创始人,也是罗马最早翻译家。 1)公元250年,选择荷马史诗《奥德赛》,翻译采用意大利粗俗的萨图尼乌斯诗体Saturnius numerus。是第一首拉丁诗,也是第一篇译成了拉丁语的文学作品。

这部译作最大特点是在翻译希腊神学的名字时,译者不采用音译,而是用类似罗马神的名字取代原名。这种文化移植,促进罗马神与希腊神的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起了丰富罗马神的性格以至丰富罗马文化的积极作用。

2) 翻译悲剧九部,戏剧三部,通过翻译的媒介,罗马的舞台表演诞生。

第一个把古代希腊史诗和戏剧介绍给罗马社会并使希腊的诗体,韵律适合于拉丁语言。 涅维乌斯Gnaeus Naevius以古罗马历史剧作家著称,翻译了六部悲剧,三十部喜剧。使用了两出希腊剧合成一出罗马剧的手法,创作出新型的“混合喜剧”。言简意赅的译作风格。 恩尼乌斯Quintus Ennius古代最有影响的拉丁诗人,被誉为罗马文学之父。 主要著作《编年史》,通过翻译把希腊的六步韵律法移植到罗马,改革了拉丁语诗的创作法,为罗马的诗作开辟了前景。

2. 当罗马人意识到自己是胜利者,一反常态,把希腊作品当做一种可以由他们任意宰割的文学战利品。翻译主要目的不是译释interpretatio或模仿imitatio,而是与原文竞争aemulatio。即翻译一不应以原文为中心,为原文说话。二不应依样画葫芦,逐字照搬,而

是一种创作,不仅要与原文相媲美,而且如有可能,还要在表达的艺术性方面超过原作。 马尔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多产的译者,

在《论最优秀的演说家》De optimo genere oratorum,关于解释员式与演说家式翻译区分,

成为西翻史理论起源的标志性语言。

“我不是作为解释员,而是作为演说家来进行翻译的,保留相同的思想和形式……,但却是用符合我们表达习惯的语言。在这一过程中,我认为没有必要在翻译时字当句对,而是保留了语言的总的风格和力量。因为我认为不应当像数硬币一样把原文词语一个个‘数’给读者,而是应当把原文‘重量’‘称’给读者”。

在《论善与恶之定义》De finibus bonorum et malorum,强调译作必须采用灵活方法。 2.传播希腊人哲学思想,给罗马乃至整个欧洲引入了不少哲学词汇,为西方哲学发展做贡献。 3.自他观点发表以来,翻译开始被看做是文艺创作。

1.翻译理论: 1) 译者在翻译中应像演说家那样,实用符合古罗马语言习惯的语言表达外来作品的内容。 2) 直译是缺乏技巧的表现。应当避免逐词死译,保留词语最内层东西genus omne vimque

即意思。译者的责任是给读者称出原词的重量而不是算出原词的数量。 3) 翻译也是文学创作。

4) 声音和意思自然相连,词与词义在功能上不可分割。翻译可做到风格对等。 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诗艺》Ars poetica中:“忠实原作的译者不会逐词死译。” 主张翻译必须坚持活译,摒弃直译。本族语可通过译借外来语加以丰富。 昆体良Marcus Fabius Auintilianus,《演说术原理》De institutione oratoria对翻译重要见解。 其中心思想是罗马人在一切翻译,写作中都必须与希腊人比高低:

“我所说的翻译,并不仅仅指意译,而且还指在表达同一一意思上与原作搏斗,竞争”, 即翻译也是创作,这种创作必须与原作媲美,译作应力争超过原作。 注:翻译同时创作最早由西塞罗提出,但具体提出与原作竞争的是昆体良的《演说术原理》。

第二节 早期《圣经》翻译 哲罗姆和奥古斯丁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旧约》成书于纪元前,原系犹太教经典,原文希伯来文。 《新约》成书于一至二世纪下半叶,原文希腊文。 斐洛.犹达欧斯Philo Judaeus,主要观点:《圣经》翻译是神圣的,译者必须得到上帝感召。 该理论的作用:首次提出了只有神学者才有权翻译《圣经》,用现代术语说:翻译专门材料,必须具有专门知识。但造成才去直译死译做法盛行,译文质量低劣。

古罗马后期,随着文学创作衰退,文学翻译不如以前活跃。统治阶层为挽救濒于崩溃的帝国,收拢人心,加紧了对基督教的利用。此阶段的宗教翻译构成了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二大高潮。 哲罗姆St.Jerome被认为罗马神父中最有学问的人,早期西方基督教四大权威神学家之一。 《通俗拉丁文本圣经》Editio vulgata,即Vulgate—结束了拉丁语中《圣经》翻译混乱现象,使拉丁文读者有了第一部“标准”《圣经》译本,在后来成为罗马天主教承认的唯一文本。 他陈述的原则和方法归纳为:

1) 翻译不能始终字当句对,而必须采取灵活的原则。 2)应区分对待“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可以而且应当采用易于 理解的风格传达原作的思想。但在《圣经》翻译中,则不能一概采用意译,而主用直译。

西塞罗只接受意译,完全排除直译。而哲罗姆把两者关系看成“互补”关系。

3)正确的翻译必须依靠的正确的理解。这点主要针对斐洛和奥古斯丁。不相信上帝感召 他认为风格是内容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但在古代后期一度占统治地位的是奥古斯丁的观点,即认为语言风格虽属重要,但译者的中心任务却应该是原文的内容和精神,至于风格,则被认为是附带的东西。 奥古斯丁St.Augustine是罗马帝国默契基督教神学家,哲学家和拉丁交易的主要代表。 《论极度教育》是一本从神学角度论述语言学的著作,《忏悔录》《上帝之城》

1) 译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通晓两种语言;熟悉并“同情”所译题材;具有一定校勘能力。 2) 翻译中必须注意三中风格:朴素,典雅,庄严。其选用取决于读者的要求。(并非他创)

注:按读者或听着要求提出者三种风格,早在西塞罗著作《论演说家》中涉及听众说法。 3) 翻译中必须考虑“所指”“能指”和译者“判断”的三角关系。 4) 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词。奥古斯丁比哲罗姆更倾向于直译,把着眼点落在词形式和结构上。 5) 《圣经》翻译必须依靠上帝的感召。

西方古代翻译,公元前三世纪共和国中即罗马帝国鼎盛时期,迄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覆灭。经过七百多年,出现两大发展阶段: 一.古希腊文学特别是荷马史诗和戏剧首次介绍到罗马,从而促进了罗马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大规模的宗教翻译阶段,《圣经》等神学著作翻译取得与世俗文学翻译并驾齐驱的地位。 其中以西塞罗和贺拉斯为代表的活译派,以斐洛和奥古斯丁为代表的直译派, 以哲罗姆为代表的折中派。

第三章 中世纪翻译

第一节 中世纪初期翻译和波伊提乌

中世纪历史,从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至15世纪文艺复兴时止。

翻译史三大标记:初期翻译家波伊提乌,中期的托莱多“翻译院”和末期的名族语翻译。 一.中世纪初期背景:

拉丁语仍是翻译创作的语言,但奥古斯丁的大部分理论暂时被打入冷宫,翻译的内容已开始脱离古代后期清一色的宗教内容。新兴封建地主阶级提倡翻译介绍古希腊哲学著作。 1.卡西奥多鲁Cassiodorus:主要贡献是大量收集手稿,以“猎园寺”为中心,组织僧侣抄写各种神学和世俗作品,并进行研究和翻译,从而保护和发扬了古罗马的文化遗产。 2.格列高利一世Gregorius是比较开明的教皇,建立最早组织官方的翻译机构。

3.曼里乌.波伊提乌Manlius Boethius是初期翻译领域的中心人物,基督教,但是唯物主义。他代表新兴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对基督教的一些基本教义加以否定,转向希腊哲学寻找精神食粮。他把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基本原则介绍到西欧,对翻译理论有自己的见解: 1)内容与风格互为敌对,要么讲究风格,要么保全内容,二者不可兼得。

2)翻译是以客观事物为中心的,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权。译者所追求的是准确的内容,

而不是优雅的风格。因此为了表达出“没有讹误的真理”,译者应当采取逐词对译。 波伊提乌的观点与古代斐洛的观点雷同,他们都主张严格的形式对应。但

但波伊提乌所关心的却和西塞罗那样,试图通过翻译建立起一套拉丁语的哲学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