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上学期寒假作业及答案 下载本文

实验室中如何检验NH4+? 操作: 。 五、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 2、实验装置: 。 3、干燥方法: 。 4、收集:向 排空气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 ,使收集到的NH3尽量纯净)。

5、验满:将湿润的 试纸放置在试管口附近,若试纸变 色,说明NH3已收集满。

6、尾气处理: 。 六、硝酸 1、硝酸的物理性质:纯硝酸为 色、易 的 体,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呈 ,能以任意比溶于 2、硝酸化学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 ①电离: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②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③与碱作用生成 和 。HNO3+Ba(OH)2 : ④与碱性氧化物作用生成 和 。HNO3+Na2O: (2)强氧化性:浓、稀HNO3都具有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硝酸的作用 和

Cu+ HNO3(浓)= Cu+ HNO3(稀)= 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发生__________。因此可用 或 的容器贮存浓硝酸。 王水: 和 的混合物(体积比为 ),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Pt、Au等溶解。

②与非金属反应:硝酸的作用:

碳与浓硝酸的反应: (3)硝酸的不稳定性: 。要把它盛放在棕色

瓶里,储存在阴暗而且温度低的地方。 【基础巩固】

1.氮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 ( )

A.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 B.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 C.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D.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2.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 )

A.臭氧空洞 B.水体富营养化 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 3.除去混入NO中的少量NO2应将气体通过下列试剂中的 ( )

A.Na2CO3(aq) B.NaHCO3(aq) C.H2O D.浓H2SO4 4. 下列反应中,浓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

①浓硝酸中滴入石蕊试液并微热 ②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 ③氢氧化铝与浓硝酸反应 ④碳与浓硝酸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21

A.常温下,将铁片置于浓硝酸中:Fe+6HNO3=Fe(NO3)3+3NO2↑+3H2O

B.向氯化铵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NH4+OH-=NH3↑+H2O

C.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适量Ba(OH)2:Ba2+SO42-=BaSO4↓

++

D.向浓硝酸中加入铜片:Cu+4H+2NO3-=Cu2+2NO2↑+2H2O 6.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后,溶液的颜色应该是 ( ) A.颜色变浅 B.逐渐加深 C.没有改变 D.变棕黄色

7.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以NH4HCO3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H2、NO等气体

8.当三份铜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硝酸、浓硝酸、热的浓硫酸反应后

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三份铜粉的质量比为 ( ) A.3:1:2 B.3:2:2 C.1:1:2 D.1:3:2 9.对于氨水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含有氨分子和水分子 B.只含有一水合氨分子和水分子 C.只含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

D.含有氨分子、水分子、一水合氨分子、铵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10.将红热的黑色固体单质甲放入一黄色的溶液乙中, 充分反应后,产生由两种气体白色沉淀B 澄清石灰水 组成的混合气体A,A在常温

气体 下不与空气作用,将A做如下

H2O 无色气体C A 的实验:

(1)推断各物质的化学式: 单质丙 无色甲:_____;乙:______;丙:

溶液 __________; 蓝色溶液D A:_______;B:______; C: __________。

(2)写出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11.一定质量的铜和足量的浓硝酸或稀硝酸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少 ②硝酸浓度不同,生成的Cu(NO3)2的物质的量相同③硝酸浓度越大,产生的气体越少④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

A. ①③ B.②④ C. ③④ D. ① ②③ 1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里制取氨的是( )

A.在烧瓶中将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加水调成泥状后加热 B.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

C.将烧瓶中的浓氨水加热 D.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滴入装有生石灰的烧瓶中

13.某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足量浓HNO3反应时,参加反应的单质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反应后的产物中,该元素的价态可能为 ( ) A.+1 B.+5 C.+3 D.+4

22

14.把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

-+-

A.SO2 B.Cl C.Fe3 D.NO3

15.将22.4 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生成氧化铜和氮气后,气体体积变为11.2 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

( ) 物的化学式为

A.NO2 B.N2O3 C.N2O D.N2O4 16.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 、O2 、SO2 、NO 、NO2 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肯定有SO2 和NO B.肯定没有Cl2 、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17.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

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

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

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 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 18 .在通常情况下,A是单质,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

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A为黄色粉末,则A ,B ,C , D 。 D→B的反应方程式为 (2)若A为无色气体,则A ,B ,C ,D 。

C→D的反应方程式为 ,D→B的反应方程式为 。 【自我测评】

19.将NH4HCO3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

A.NH3 B.O2 C.H2O D. CO2

20.判断市面上的金首饰是否含有铜,可以取样品与某试剂进行反应,根据现象即可判断,该试剂是( )

A.浓盐酸 B.硝酸 C.王水 D.稀硫酸

21.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

A.Fe2(SO4)3 B.Na2CO3 C.KNO3 D.FeSO4 22.38.4 m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气体22.4 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1.0×10-3 mol B.1.6×10-3 mol C.2.2×10-3 mol D.2.4×10-3 mol

23.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

++--++-

A.Na、Ba2、Cl、SO42 B.Na、Ba2、Al3+、NO3

++--++-

C.NH4、K、Cl、NO3 D.Na、K、NO3、SiO32

24.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R是 A.HCl B.Cl2 C.CO D.NH3

23

25.有一无色干燥的混合气体,可能是由HCl、NO、NO2、CO2 、NH3、H2、O2、Cl2中的几种混合而成,根据①把混和气体通过浓H2SO4时,气体体积明显减小。②再通入过量碱石灰时,体积又明显减小;③剩余气体接触空气时,立即变为红棕色,可得:混和气体中一定存在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可能存在_________ 。 26.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①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 ③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

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 ④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

参考答案

专题一 钠及其化合物答案

【要点梳理】 一、钠

24

1.银白色;金属光泽;小;97.81;热和电。 2.失去;钠离子;还原性。

①暗;钠与氧气反应在钠的表面生成了一薄层氧化物;4Na+O2=2Na2O;淡黄色;过

氧化钠;黄;2Na + Cl2 ②

现象 钠块浮在水面上 熔成光亮的小球 在水面迅速的四处游动发出“嗤嗤”的声音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密度比水小 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 生成气体 生成了碱 —2Na Cl;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白烟;

2Na + 2H2O = 2NaOH + H2↑;2Na+2H2O =2Na++2OH+H2↑

③剧烈;2Na+2HCl==2NaCl+H2↑;2Na+2H2SO4=2Na2SO4+H2↑; 2Na+2H+=2Na++H2↑ 3.化合态;煤油或者石蜡油。 二、钠的氧化物 名称 化学式 类别 氧的化合价 颜色和状态 与水反应 与CO2反应 与酸的反应 生成条件 转化 用途 氧化钠 Na2O 碱 —2 浅灰色固体 Na2O+H2O=2Na++2OHˉ Na2O+CO2=Na2CO3 Na2O+2H+=2Na++H2O 常温的空气中 过氧化钠 Na2O2 —1 淡黄色固体 2Na2O2+2H2O= 4Na++4OHˉ+O2↑ 2Na2O2+2CO2 = 2Na2CO3+O2 2Na2O2+4H+=4Na++2H2O+O2↑ 空气中加热或点燃 漂白剂;氧气的来源 2Na2O+O2 ==2Na2O2(过氧化钠更稳定) 三、氢氧化钠 1、烧碱、火碱、苛性钠;白;潮解;易;腐蚀性;

——

2、碱;碱;蓝色;①2NaOH+CO2=Na2CO3+H2O;2OH+CO2==CO32+H2O;

②2NaOH+H2SO4==Na2SO4+2H2O;OH+H+==H2O;

———

③NaOH+NaHCO3==Na2CO3+H2O;OH+HCO3=CO32+H2O;

④2NaOH+MgSO4==Na2SO4+Mg(OH)2↓;2OH+Mg2+==Mg(OH)2↓。 四、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名称 化学式 俗名 颜色、状态 水溶性 碳酸钠 Na2CO3 纯碱、苏打 Na2CO3为白色粉末; Na2CO3·xH2O为无色晶体 易溶于水,溶解度大,溶液显碱性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 白色细小粉末 较易溶,溶解度较小,溶液显碱性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