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音乐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精选教育文档 下载本文

关于小学生音乐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全面地强调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的有力手段。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 一、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音乐的美感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的修养

音乐教育不仅是对人的微观感情世界的修炼,是人的灵魂的净化剂,更重要的是它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促进和补足作用。把音乐教学向个性化、情感化、素质化方向推进,让音乐走进校园文化,走进学生的生活,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而且有助于智力的开发,促进全面发展。音乐教育由于自身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审美价值,它可以把一定的思想内容、审美情趣以一种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形式表达出来。

音乐教育首先并不是教授技能技艺,而是以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为载体,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用音乐所展现的开阔的艺术

视野、优美的文化背景、极大地感染人们的思想情感,使人的精神面貌得到升华,高尚的人格素质、审美情趣和个性修养也会在愉悦中形成,真正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 2、音乐教育通过丰富情感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音乐教育是通过人的情感与心理中介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影响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作为以美感教育为主要功能的音乐教育,在人类高级情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的情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由人的社会性情感组成,反映着个性与社会的一定关系,体现人的精神风貌。情感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情感、美感和理智感等等。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情感交流。音乐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使学生产生愉快、痛苦、喷怒、兴奋、忧愁、哀伤、恐俱等情感与精神的共鸣,以此来达到学生与音乐之间情感交流的目的,从而陶冶情操、激发其乐观向…[:的精神,使人的情感得到升华。 3、音乐教育是实现学生德育的理想途径

音乐教育担负着移风易俗、熏陶民心的重任。无论是国家草创时期,还是社会盛衰关头,音乐在奠定礼制以及平和人心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的教化功能古已有之。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音乐的创作与音乐的欣赏是同样重要的。例如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创作出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都起到了引导舆论、鼓舞人心、昂扬正气、

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所以,对音乐艺术的欣赏,首先不是为了培养歌唱家、演奏家,而是为了培养人,培养品格健全、道德高尚的人。在教学中通过艺术美的熏陶,那些最富美感、最具艺术感染力的亮点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可以引领他们主动地感悟美、发现美,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求知态度。在音乐教学中,要坚持教书育人,充分利用一切人文因素,挖掘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内涵和美学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思想,完善学生的品格,从而成为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

4、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

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必然要求,音乐是世界各个民族交流沟通的国际语言。世界各民族由于语言、文字、文化差异的悬殊,单一的语言沟通存在障碍,但音乐是人类沟通的便捷桥梁。在音乐艺术教育中,音乐所具有的沟通作用可以使人统一理念、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效果,进而融汇在自己灵魂中,接受这种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优秀品质,通过传唱世界各国的优秀歌曲,引导学生领会、体验这种情感,使学生自觉感受音乐沟通的作用。从而感悟出乐曲带给人的真、善、美,假、恶、丑。这就是音乐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人的情怀所作的要求。

5、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现代社会既是激烈竞争的社会,又是需要密切合作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