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作者:刘娇阳 张俊红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3期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的是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提高个人就业空间,增强学生自主选择性,培养综合性人才;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冲突,包括课程安排不合理,片面重视专业教育等;解决方法与策略,包括提高学生参与通识教育的意识,加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完善高考大类招生机制。 【关键词】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课程安排 教学内容 大类招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030-02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实行学术人才与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 。”所谓通识教育是指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一般教育,以培养通用型人才。而专业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即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所做准备的高等教育[1]。因此,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高校中融合的问题研究十分必要。

一、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提高个人就业选择的空间

在现代社会中,从事某一职业很难从一而终。据在北京发布的《就业蓝皮书》显示,超四成中国大学生在毕业三年内转行[2]。可见单一专业很难满足个人的长久发展。美国大学本科教育是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在此阶段学习各项基本素养,以适应以后发展的需要,到了大二大三才会根据市场、兴趣、能力等因素自主选择专业,进行深入系统的发展。这是学校考虑到日后就业,若是专业不对口,学生可以根据前两年的基础,迅速学习新的专业。为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我们可以学习美国的通识教育模式,高校有必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广博的知识以提高就业选择空间。 2.增强学生自主选择性

高校学生经过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小学培养,部分学生自主意识略显缺乏,导致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不强。大学期间,是培养学生自主性与独立性的关键阶段,同时具有独立性的复合型人才也越来越为社会所需要。通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特性是选择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什么和怎样学,包括通识教育后的专业方向选择都体现了自主选择性。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种课程,学生有权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精力等进行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与放弃相对立而存在。同时这不是由教师或其他教务管理人员强制实行,其本身就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

3.培养综合型人才

21世纪,单一型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因为当前社会所要面对的问题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所以人才的培养也不能是单一。以教师为例,现阶段教师正在向全科型教师发展,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单一的学科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同样需要多样化的知识储备来应对课堂上的变化。因此,教师在高校学习期间就应该学习多样化的知识,复合型的教师对教育的发展具有未来指向性。由此看来,在大学进行通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识教育的课程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够打造复合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

二、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冲突 1.课程安排不合理,片面重视专业教育

本研究对通识教育作广义理解,即在专业教育中贯穿通识教育理念,通过调研发现学校中通识教育课程安排不系统,主要体现在狭义上的通识课程过多且多以公共选修课为主。大部分普通高校,在校生需达到一定数量的学分方可毕业,而公共选修课占据一定的学分,每门课有一至两个学分。意味着,学生要修满一定数量的选修课方能达标。同时相较于专业课,高校对选修课的重视不够。社会普遍观点是:学生的专业能力是以后求职、进一步深造必不可少的根基,而选修课的知识能力似乎并不是求职和进一步深造的必要条件。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于现阶段而言,专业教育是为了培养一般性或某一特定领域的专业人才。若通识课程过多,学生就业又存在困难,因为工作需要解决“具体问题”的“技术”,又不得不开设更多的专业课程,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能力有限,因此,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安排常常出现冲突[3]。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在追求教育广度的同时也要注重深度,即对学生进行的通识教育中研究方法的指导。个人的专业成就必须建立在三层基础之上:第一层是专门领域的知能; 第二层是沟通的技能;第三层是专业、伦理和法律知识[4]。由此可见除了第一层的专门领域知能外,其他两层都需要与其他学科、生活实践相结合。 2.教学内容单一,难以形成跨学科知识体系

研究发现通过在专业教育中融合通识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且有利于启发学生跨学科思考而不是仅仅专注于本学科的专业知识。通识教育是社会对高校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后学生进入工作不仅仅能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因此从教学内容来说,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很少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而专业教育中又较少灌输其他学科与之相关联的知识,这种教学内容上的冲突导致学生掌握知识的片面性,处理问题的局限性。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亦不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末倒置,通识教育在拓宽广度同时在于对专业教育阐述理论起到指导作用拓展其深度,专业教育则是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某一领域深入发展。 3.管理模式的狭窄,培养规格统一

为了适应高校专业教学的要求,现代大学往往采用分科分院的教学管理模式。将不同的学科领域划分成不同的院系,再下设具体的专业。如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医学、文学、等。该管理模式可以使本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有强烈的职业使命感,有利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发展。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并没有考虑到大学的整体性,将教师和学生限制在一个相对狭小的专业领域,与其他专业系统分离。最大的局限性是他们只重视知识高度分化的要求,忽略了对知识高度综合的适应。它在凝集专业同一感的同时,也使其与其他专业相脱离。同时,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即不论学校与学生差异,按一种规格培养,不仅统一专业设置,而且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要求,以致成为一种模式[5]。这需要广博而专深的教育模式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解决方法与策略

1.提高学生参与通识教育的意识

通识教育的目的及必要性是让学生提高掌握多种知识,跨学科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学生对通识教育的主体意识很重要。为了学分而进行的通识教育违背了通识教育本身的作用,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的实施步骤及目标,学生才能在除专业教育之外,对学生主体有利的通识课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可以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不能将二者相剥离、相对立,而是要在相互吸引相互排斥中寻找到符合高校自身发展的道路。以师范大学为例,现代教师培养应注重学生职前和职后教育的衔接,体现了通识教育的重点,既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加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大学教育仅有单一的专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要为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而就大学生来说,每个学生都存在个性的不同,因此需要开设不同类型的通识课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并拓宽其知识广度,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兴趣所在。这就需要提高通识教育的课程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在方法上,通识课程可以像专业课程一样采取小班教学的模式,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灵感,提高学生的独立表达能力及自身素质。不仅如此,专业教育过窄会使学生的视野和高校的学术氛围受到限制,跨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家强调“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在建设中即需要创新型的跨学科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人文与理工学科相结合,专才与通才教育相融合,使在科技水平上有造诣的人才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也使人文学科的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囿于书本理论层面的范围。 3.完善高考招生机制——大类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