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三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学案 人 下载本文

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诗经》和“楚辞”正好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

(2)汉赋华丽而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唐诗风格多样,以五言诗和七言诗为主,格律严整。

(4)宋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句式灵活,句子长短不一,适于合乐歌唱,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之美。

元曲是民间兴起的新的诗歌形式,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抒情叙

事兼长。

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揭露和批判封建礼教,刻画人民

的世俗生活,歌颂人民的反抗精神等,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学呈现了多元兼容、雅俗共赏和发展趋势逐渐世俗化、平民化等特征。

中国古代世俗文学的兴起

[材料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教你读史]

关注两点:一是孙仲谋、寄奴(刘裕)都曾率军北伐。二是作者辛弃疾生活在南宋。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

[提示] 反抗外族入侵的爱国主义。南宋政权与各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民族矛盾尖锐。 [材料二] 词体至宋而繁荣……援佛老精神以入儒的宋学背景……与宋代空前发达起来的市井商业文化意识彼此交壤,导致了宋世文人尚义理而又随俗逐媚的精神势态……

——韩经太《宋词与宋世风流》

(2)材料二的作者认为宋词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教你读史]

抓住材料中前两个省略号,注意“导致了”前后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综合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

[提示] 理学发展,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崛起。

[材料三] “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明)吴承恩《西游记》

(3)材料三歌颂了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什么关系? [教你读史]

6

中心词:“皇帝轮流做”,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所处的生活年代理解孙悟空的形象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提示] 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明清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专制空前强化,而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这种社会背景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就出现了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精神。

宋词和明清小说辉煌繁盛的原因

(1)宋词:

①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以及市民数量的增加,是促使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的物质基础。

②句子长短不一、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因而受到市民的欢迎,这是词本身的优势。

③两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动荡,边患不断,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思想感情,这些构成了宋词辉煌的基本原因。

(2)明清小说:

①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商品流通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

②封建制度开始衰落,社会矛盾凸现,不少文人开始对封建专制进行批判。

③小说体例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本身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优势,与时代具有契合性。

④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小说繁荣。

一、明清小说的艺术特点 艺术结构 语言借鉴并发展了古代史书编纂体制的传统,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说结构 把文言、白话等传统书面语言和社会上流行的生活语言熔于一炉,形成了多姿多彩风格 的语言风格 表现具有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特点。在强调写实的同时,明清小说家也毫不讳言艺术虚方法 构,甚至以虚构作为小说艺术创作的准则 形象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包括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在形象塑造塑造 方法上表现出与西方古典小说不同的民族特色

7

二、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1.先秦: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秦汉: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力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 3.隋唐: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走向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宋元:北宋重文轻武,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文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促使杂剧繁荣。

5.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题组一 从《诗经》到唐诗

1.有学者指出:《诗经》里的“国风”作为民歌,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由此可见,“国风”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诗情画意 D.雅俗共赏

解析:选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风”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现实主义,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2.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文学现象,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A.《离骚》 C.《论语》

B.《子虚赋》 D.《诗经》

解析:选A 从材料中的“南方倾向抒情”说明南方文学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是《离骚》。

3.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 )

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8

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解析:选B 从“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可以看出司马迁强调的是“节俭”,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西汉败亡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C项“一致”说法错误;汉赋的特点是词藻华丽、文辞铺张,故D项“注意克服”说法错误。

4.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这位诗人应该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解析:选A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该诗人的风格应该属于浪漫主义,而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李白属于浪漫主义诗人。

题组二 宋词和元曲

5.有人评论一位古代文学家的词作:“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下列人物,符合这一评论的是( )

A.李白 B.柳永 C.李清照 D.辛弃疾

解析:选D 材料“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体现的是豪放派词人。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故D项符合题意。

6.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 ) A.赋 B.小说 C.散曲 D.词

解析:选C 赋代表的是汉代最高文学成就;小说代表的是明清时期最高文学成就;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散曲;词代表的是宋代最高文学成就。

题组三 明清小说

7.明清时代,大量以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有所放松

解析:选C 明清时代小说发展的原因包括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的扩大,印刷术的完善和发展,故C项符合。A项在新文化运动时期,B项不是主要因素,思想控制没有放松,而且加强。

8.许多明清小说比较成功地描摹了人生世情,其中一部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并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部小说是( )

9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 《西游记》 D.《红楼梦》

解析:选D 《三国演义》主要是历史题材小说,不是以爱情悲剧为主线,故A项错误;《水浒传》主要是以农民起义为主线,故B项错误;《西游记》主要是神魔斗争为主线,故C项错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述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故D项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 )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古代文学艺术。材料信息的意思是:“《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这反映了《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2.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称《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这说明《诗经》( )

A.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B.开创中国市民文学的先河 C.推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 D.是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解析:选A 《诗经》出现于春秋末年,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故A项正确;中国市民文学开始于11世纪中期(宋朝),故B项错误;题中材料不能说明《诗经》推动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故C项错误;《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故D项错误。

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的一副对联( )

A.屈原 B.辛弃疾 C.杜甫 D.李白

解析:选C 本题材料“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反映了此诗人的作品多是记录和反映现实社会的民间疾苦,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唐朝诗人杜甫的特点,因此选C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