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下载本文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 7 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 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 3 个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读准“风、虫”的字音。 教学过程: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 5、指导学习“云”“山”“虫”。 6、指导学习“雨”“风”“花”“鸟”。 7、理解词语:山清水秀 桃红柳绿 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 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的第二笔是“竖折”。 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小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说你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插图和倾听老师的讲解,能够清楚地知道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2、在相互的交流活动中能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能注意倾听别人说话。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在相互的交流活动中能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6

请大家把学习用品准备好!语文书放在书桌的左上角,练习本放在语文书上,从文具袋里拿出铅笔和橡皮,放在练习本上。

看来,要想把别人交代你的事情做好,认真听清楚要求很重要,同时要想让别人听清楚,说话的人应该大声说,清楚地说,让别人听清、听懂。(板书: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别人说话。)

二、继续情境,明确要求师:刚才老师要求大家做了什么事?

老师在要求大家摆学习用品的时候,还提出了具体的摆放位置。请大家看看,你们摆放的位置一样吗?

生(相互查看,摇摇头)

老师提出的是同样的要求,为什么大家的做法不一样呢?

好,现在老师重新提出摆放学习用品的要求,请大家照着做——语文书放在书桌的左上角,

练习本放在语文书上,从文具袋里拿出铅笔和橡皮,放在练习本上。 三、游戏活动,戏中明理

1、第一轮游戏:老师说,大家做。

师:请大家把铅笔、橡皮放到文具袋里,然后把语文书、练习本、文具袋都放进书包里。(生照做,教师根据学生活动情况点评,鼓励学生认真听清命令。) 2、第二轮游戏:同学说,大家做。

生 1:请大家站起来,一起拍手,再一起跺脚。

生照做,教师也跟着做,并总结:听得准、记得牢、说得清。 3、第三轮游戏:我来说,你来做。

分小组活动,一人发布命令,其他人照着做。

四、活动总结、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玩了有趣的“我说你做”游戏,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吗?

回家以后也和家里人玩一玩“我说你做”的游戏吧,而且还要把我们总结的活动秘诀告诉他们啊!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在读小诗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正确书写“八、十”。

2、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 3、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十、禾”四个字,掌握汉字笔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引言:(课件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王国去做客。

7

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

1、引言: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

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 3、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 4、教师利用课件圈出 10 个数字,交流识字: 三、书写提示,指导规则

1、课件播放动画。汉字王国里的教书先生正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二、三”,学生认真观察教书先生的书写顺序。

2、集体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上“先”“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来回答。

3、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一条笔顺规则就是“从上到下”。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十、禾”,学生观察后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5、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二条笔顺规则就是“先横后竖”。

6、学生自主练习,先书空,一边书空一边说笔顺规则,再描红,最后练写。注意坐姿端正,握好笔。

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教师播放教书先生正在教孩子读古诗《咏鹅》的动画视频,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2、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五、共同阅读,作业拓展

1、引言:下课了,汉字王国的小孩子们在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呢! 2、课件播放《小兔子乖乖》,学生一边听一边想:儿歌里都有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自由读《小兔子乖乖》,遇到不会的字可以圈起来,问问老师,再多读几次。 4、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5、布置作业:回家和父母一起分角色表演这首小儿歌。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鼓励亲子阅读,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扩充阅读空间广泛阅读,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借助名言,激发情感

8

引发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快来给老师讲一讲。

二、借助插图,感受亲子阅读

1、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课件在原插图的基础上打出小女孩的话:“我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有趣的故事书。” 3、小组交流: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那是多么快乐的读书经历呀!你有过这样的读书经历吗?你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读过什么书?怎样阅读的?和小组伙伴说一说。 三、借助插图,体验阅读成就

1、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什么? 2、教师领读“我读了很多书,会讲很多故事,同学们叫我‘故事大王’”。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四、借助插图,选择阅读类型

1、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三幅插图,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哪儿。注意观察她正在翻阅哪种书。

2、指名朗读或教师范读小女孩的话:“周末,我在书店看到了很多好看的图画书。” 3、小组交流:向同学介绍你带来的图画书,告诉他故事主要讲什么,哪个地方最有趣。 五、借助插图,学会拼音阅读

1、课件出示课文的第四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哪?他们在干什么? 2、讨论交流:在没有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是怎样进行阅读的呢? 3、课件出示:“学了拼音,我就可以读更多的书了。”教师领读,齐声诵读后,说一说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人帮助的时候怎样读书。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a o e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单韵母 a、o、e,读准音,认清形。

2、知道汉语拼音有 4 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正确认读 ɑ、o、e 的四声。 教学难点:ɑ、o、e 的第二声和第三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课

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观察思考:图上画了谁?他们正在干什么? 1、学习ɑ。

(1)看图:小女孩在干什么?(在进行发声练习。)我们也来试试。 (2)老师出示拼音卡片:ɑ,讲解并示范发音,学生模仿。

9

(3)师:在发ɑ时,嘴巴怎样?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张大嘴巴ɑ、ɑ、ɑ。 3、学习 o。

过渡:小女孩发出的声音引来了许多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公鸡打鸣图:公鸡在干什么?谁来学一学?

(2)出示卡片,学习 o 的发音。(教师讲解、示范发音;学生练习发音。) (3)学生自编顺口溜:嘴巴圆圆 ooo。 4、学习 e。

过渡:听到公鸡的叫声,大白鹅也来了。

(1)课件出示大白鹅:小朋友和它打个招呼,(大白鹅好!)大白鹅在水中的倒影,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字母 e。

(2)学习 e 的发音。(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3)学习自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嘴巴扁扁 eee。 三、结合儿歌,学习四声

1、认识声调符号和四种声调名称。

(1)汉语拼音规定一个音节有 4 个音调。它们好像四个兄弟,名字各不相同,读音的高低升降情况也不相同。

(2)板书四个声调并讲述:这 4 个声调符号分别用来表示 4 种声调,标写在字母的上端。标“ ” 的表示第一声,标“ ”的表示第二声,标“ ”的表示第三声,标“ ”的表示第四声。指着声调符号分别领说“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3)教师配合手势教学声调儿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3、学习ɑ的四声。

(1)出示课件小白兔开车图讲述:“汽车平走üüü,汽车上坡ááá,汽车下坡又上坡ǎǎǎ,汽车下坡ààà。”

(2)教师边打手势边范读,让学生看清手势,听清四声的不同读音。

(3)按四声顺序请同学读,检查学生读音的情况。指名读,互相读,开火车读。 4、学习 o 的四声。

(1)师:o 和ɑ一样也有四个声调。

(2)多媒体课件出示:ō、?、ǒ、?,教师提问:谁能像读ɑ的四声那样,试着读一读 o 的四声。学生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发音,学生练习读 o 的四声。 5、学习 e 的四声。

(1)出示课件:新朋友 e 也有四个兄弟,它们也想跟小朋友交朋友,你们欢迎吗? (2)学生自主学习 e 的四声:y、?、t、a。 (3)小组合作学习,组内齐读,组长抽读。 (4)教师指学生读,学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

6、出示:üōy、á??、ǎǒt、à?a,教师范读一遍,学生练读五遍,分组读、齐读各一遍。说一说阿姨的ü是第几声,喔喔叫的 wō是第几声,小鹅的?是第几声。 四、多种形式,反复练读

1、抽读ɑ、o、e 的四声卡片。

2、听老师读不同声调的 3 个单韵母,说出是第几声。 3、同桌互读。

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新朋友ɑ、o、e,请小朋友们把我们今天认识的三个新朋友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明天老师再问大家,看哪位小朋友记得又快又好。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