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主题4趣味折纸教案含教学反思 下载本文

第三课时 巧手折出纸天鹅 教学目标: 1.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 2.学会把握动物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 3.能基本运用剪、撕、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添加。 4.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 5.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 2.学会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和添加。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 教学用具: 动物娃娃、范画、课件、折纸作品、各色蜡光纸、音乐带、水彩笔、黄色塑板、双面胶,若干树叶和花布头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图片或视频资料,看后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包括天鹅的身体特点、制作天鹅的方法和材料等。 二、学习与探究 6 / 9 以小组为单位,把折好的天鹅拆一拆、看一看、议一议。阅读有关折纸资料,并试着自己折一折。 教师留心观察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并演示两种折法,讲解注意事项。学生边听讲解边看演示,了解造型特点和技法、步骤,练习小三角形的折法以及如何插制成型。 1.多媒体展示天鹅折纸步骤图。 2.读一读:折纸有很多小技巧。 (1)要理解折纸图例中使用的符号和学会基本的折纸方法。刚开始折纸选择边长15厘米左右的纸比较好,等熟练以后尝试使用大小不一的纸。另外,有的可以使用正反不同颜色的纸,以便确认作品的内外。 (2)折纸是重要的一点是折叠要精确。边角尽量做到仔细对齐,这样的 二次备课: 同学们,通过老师观察,你们利用手中仅有的材料,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开动脑筋,用勤劳的双手,折出了不作品才会工整、美观。折痕要制作的非常明显,用指尖在折叠处来回划几次,同形状的天鹅,现以便于后面的操作。 三、实践与体验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实践,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完成任务较好、较快的同学帮助动手较慢的同学。 教师巡回指导,对大胆富有个性的设计给予鼓励,对遇到困难的同学给予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四、总结交流,评价作品 每组同学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台上。大家来评一评,选出作品折的最好的小组,评选出班级里最漂亮的一只天鹅,并介绍一下是怎样折的,说说成功的经验。 五、拓展与创新 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灵巧的小手试着折出更多有创意7 / 9

在我们都来向同伴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吧!让学生轻轻挥动手中的白天鹅,说说有什么感觉,再看各组桌中间我预先准备的蓝色纸板,你又感觉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把雪白的天鹅放在“天鹅湖”上,使学生融入情境中,尽情展示纸天鹅的魅力。 的作品。 教学反思: 《趣味折纸》是山东科技技术版《综合实践》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第四个主题。折纸是一件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折纸的世界有着无穷的乐趣。作为综合实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各种生动有趣的纸制品,走进纸的世界,激发探究的兴趣,掌握基本的手工技能,逐步养成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感受到劳动的快乐,逐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三年级学生对折纸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接触过折纸,对简单的折纸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折纸符号和基本方法了解得还不够,因此教学中我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识图水平和动手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8 / 9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