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
教 学 大 纲
(第二次修订)
河北经贸大学计算机中心
第一教研室 2002年9月
编写说明
《信息技术基础》是面向高等学校所有本、专科专业的一门公共课,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实践性。本课程是我中心的重点建设课程之一,为规范教学,我们在参照河北省教育厅和部分兄弟院校的相关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编写了本教学大纲。供我校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使用。
本课程的特点:
?此课程是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扩展。相比之下,《信息技术基础》更加突出网络应用能力的培养,除了掌握电子邮件、网上浏览、下载文件、网上交流等操作外,还要培养学生制作网页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此课程覆盖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模块,但在理论性和教学深度上有较大提高。 ?逐步采用“模块化”形式进行教学,即按模块开课、按模块考核,以便适应一定时期内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均衡的状况。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教学。
本大纲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使学生熟悉信息化社会中的网络环境,为他们的自主学习、终生学习、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本大纲按照河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要求,由曹二堂编写并定稿。
计算机中心 第一教研室 2003.9
2
课时分配表
模块 模块一 模块二 模块三 模块四 内容 信息技术基础 计算机系统基操作系统文字处理Word 讲授课内学时 课外学时 2 3 6 8 8 6 6 6 45 2 4 4 4 4 2 20 2 4 4 4 4 2 20 模块五 电子表格Excel 模块六 模块七 模块八 合 计 演示文稿PP Internet应用 网页制作FP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