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下载本文

.

(1)确定总功能,并进行功能分解。 (2)根据工艺动作要求运动循环图。

(3)进行印头、油辊、油盘机构及其相互连接传动的选型。 (4)按照选定的电动机及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定机构运动方案。 (5)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6)对执行机构进行尺寸综合。

(7)对往复摆动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8)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机构工作运行示意图

三、机构运动循环图

机器的各个工艺动作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各自实现自己的子功能。但为了实现机

.

.

器的总功能,这些各自独立的动作又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以确保时间和空间上的同步。用来描述各个执行机构之间运动协调配合关系的图就是机械的运动循环图。

.

.

四.设计减速系统

(一)计算传动比

印头摆动速度为

27-30

次/min, 故传动比为

取带传动比i=3.03,则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为i=10,故可选用两级齿轮减速器。 (二)减速器选用

带传动优点:可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两轴间的传动;有良好的挠性和弹性,能吸震和缓冲,传动平稳噪声小;有过载保护功能,当过载时轮圆打滑,防止其他零件损坏;结构简单,制作,安装和维护均较方便。由于带轮的优势,因此其非常合适做第一级减速系统。

.

.

方案一:带传动+圆柱斜齿轮传动。

因为减速器系统是一级减速,所以其传动比较大,大小齿轮的尺寸相差很大,两齿轮所受的力矩相差很大,齿轮承载能力相差很大。传动简图如右:

方案二:带传动+展开式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展开式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是两级减速器中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齿轮相对于轴承的位置不对称,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高速级齿轮布置在远离转矩输入端,这样轴在转矩作用下产生的扭转变形和轴在弯矩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变形可部分的抵消,以减缓载荷沿轮齿宽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用于载荷比较平稳的场合。传动简图如下:

方方案三

方案三:带传动+同轴式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

.

同轴式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径向尺寸紧凑,但轴向的尺寸较大。由于中间轴较长,轴在受载时的饶曲亦较大,因而沿齿宽上的载荷集中现象比较严重。同时,由于两级齿轮的中心距必须一致,所以高速级齿轮的承载能力难以充分利用,而且位于减速器中间部分的轴承润滑也比较困难。此外,减速器的输入轴端和输出轴端位于同一轴线的两端,给传动装置的总体配置带来一些限制。用于载荷比较平稳的场合。传动简图如下:

结论:根据机器运转的平稳性、机器系统空间大小及减速器易于润滑等要求,结合三个传动方案的优点及局限性,最终决定采用方案二。 (三)分配各级减速比

方案二中分配我们所采用的减速系统的减速比:

带传动 i1=3.03:1;减速器中一级减速i2=5:2,减速器中二级减速 i3=4. 【其中,二级减速中为了齿轮结构紧凑,设计变位齿轮,采用零传动。即X1+X2=0: 综上取X=±0.6。取Z3’=17,Z4=68,小齿轮采用正变位X3’=0.6,大齿轮采用负变

位X4=—0.6。 由Xmin =ha*—Z/2得:Xmin =(17-X)/17;Xmin1 =0;Xmin2 = - 3;

实际设计中指定的X大于不发生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符合要求。】 (四) 设计齿轮传动

1.减速系统中一级减速齿轮计算

一级i1=2.5;取模数m=4 ,考虑到传动力的平稳,令Z2=18 ,Z2=45. 齿轮 齿顶高ha 齿根高hf 全齿高h 分度圆直径d 基圆直径db 节圆直径d’ 齿顶圆直径da 齿根圆直径df 标准中心距a 2.减速系统中二级减速齿轮计算

二级i2=2.5;取模数m=4 ,考虑到传动力的平稳,令Z2=17 ,Z2=68,X=±0.6.

72 67.6579 72 80 62 小齿轮 4 5 大齿轮 4 5 9 180 169.1447 180 188 170 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