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围绕“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个主题编排。主要由《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以及《冀中的地道战》这四篇文章组成。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叙述中,详略得当地来表达情感。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不同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情感。本单元的4篇文章虽然形式不同,但是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如《古诗三首》中,陆游、林升、龚自珍三位诗人分别通过对愿望的描写、对现实的描绘、对统治者的希望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操;《少年中国说》则通过介绍中国与少年的关系以及少年前途光明、远大来点明中国也一定会在少年的建设中变得更强大的爱国情感;《圆明园的毁灭》则是通过回忆圆明园的盛况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冀中的地道战》通过介绍抗日战争中,冀中的地道,展现出冀中人民的智慧及对侵略者的反抗。(2)通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内容 11 古诗三首 12 少年中国说教学要点 1.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2.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1.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课时 3课时 教学建议 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通过重点句子的赏析,把握作者的爱国情感。 2课时 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 2课时 在把握详细描写的基础上感受祖国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课时 1课时 有详有略地叙述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表达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的情感。 (节选) 2.结合查找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13圆明园的毁灭 本文通过回忆圆明园的盛况,介绍了它被毁灭的经过,表达作者的爱国情感,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4 木笛 习作 1.围绕“二十年后的家乡”写作。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学习编写习作提纲。 3.在叙述中要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60
语文园地 1.学习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 基调,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让朗读充满感情。 2. 学习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3. 积累成语。
11 古诗三首
课题 教学 目标 古诗三首 课型 1课时 通过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读出感情。 通过理解词语的含义来把握词语的情感色彩。 通过多读、多记的方式扩大积累。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3课时 1.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教学 1.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教学 难点 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1.会写“祭、乃”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著名的一篇。 板书:陆游 示儿 导入 2.作者简介及背景 ①(出示课件2)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②(出示课件3)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示 复备 61
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3.揭示诗题(出示课件4) 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出示课件5)②质疑:看了诗题,你又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出示课件6)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三、弄懂诗意,理解内容(出示课件7) 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理解古诗的内容。 ①默读古诗,找出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和同学交流。 ②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新课 教学 ③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师总结: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因为其间隐含着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板书: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四、把握重点 朗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思考下列问题: ①这两句诗中,最让你深刻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的是什么? ②在这两句诗中,你除了能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还能感受到诗人的什么情感? 生思考,并回答 师总结:从“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 即使死去,也会惦记收复失地。从“王师北定中原日”这句中,我们能看到诗人对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无奈。 五、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认真朗读这首诗,体会诗的意境,并试着想象,诗人在病榻上会想些什么?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是怎样回答的?然后说一说。 62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课下读这几首诗,感悟诗中的爱国情感。 1.(出示课件1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出示课件13)《病起抒怀》《诉衷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1.会写“熏、杭”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讽刺,激发爱国意识。 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 一、激趣导入 古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陆游的《示儿》,感受了诗人直接表达的方式。这节课,我们看看林升是怎样表达爱国情感的。 二、课前预习布置(出示课件17) 1.自学生字; 2.熟读这首诗,并读出感情。 三、解诗题(出示课件18) 1.出示诗题,明确“题、邸”的意思。 题:题写,把诗句写上。 邸:官员居住的地方。 题目的意思:写在官员府邸上的诗句。 新课 教学 板书:题临安邸 2.介绍诗人 生平不详,浙江平阳(今浙江苍南县繁枝林坳)人。 四、读诗句(出示课件20) 1.大声朗读诗句。 2.根据节奏,带着感情小声朗读诗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在读的过程中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五、释诗意 轻声读诗句,用下面几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约生活于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9), 复备 63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将诗句译通译顺 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六、入诗境(出示课件22) 师: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都描写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哪个字词句让你感到了美? 七、悟诗情(出示课件23) 1.引出诗歌主题:爱国 师:从诗句来看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你是怎么知道的?(写作背景) 2.抓住含义深刻的诗句(出示课件24) 品味:西湖歌舞几时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作者的无奈) 暖风熏得游人醉(暖风:温暖的风;上层社会的糜烂奢华之风。“熏”与“醉”的解析) 直把杭州作汴州(直:简直。作:当作。这些人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自己的都城汴州。作者直斥统治者忘记国耻家丑的丑态,蕴含讽刺、愤怒及无穷的隐忧。) 3.填空(出示课件26) 《题临安邸》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 ),对统治者( )。 板书:忧国忧民 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 4.有感情地读诗(出示课件27) 师:(放音乐)请大家跟着音乐练习读诗,读出诗句的含义,读出作者的感情。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第三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擞”等3个生字,会写“亥、恃”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教学设计 复备 八:作业设计: 1.背诵这首诗。2.在网上找表达爱国情感的诗歌,并背诵下来。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