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钢筋网支护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1、工程概况

增瑞隧道位于福建龙岩境内,设计为左右线分离式,左线起讫桩号为ZK229+901.77至ZK232+005,长度为2099.32m,右线起讫桩号为YK229+800至YK232+014,长度为2214m,双洞总长为1893m。隧道设计速度为80km/h,为双向四车道,双洞单向行车。隧道主洞建筑界限宽度为10.25m,高度为5.0m。隧道内轮廓净空面积为64.62㎡。本隧道设有3处人行横通道,1处车行横通道。

隧止区位于构造剥蚀、侵蚀低中山区,山体陡峭,冲沟发育。微地貌表现为基岩山脊、冲、沟陡坡等。隧道地形总体北高南低。隧址区范围内植被不发育,以杂草丛及灌木为主。隧址区地处五台山块隆南部之系舟山掀向斜的东南翼,为一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平缓,地质构造简单。勘察期间,未发现有影响洞体稳定性的断裂构造存在。现将各组地层岩性特征及其分布情况简述如下:

第四系统残坡积碎石土

该套地层仅分布于盂县端洞口段及隧址区缓坡处,岩性为碎石土,土质不均,分选差,碎石成份主要为灰岩,菱角状,含30%~40%粉质粘土,局部粉质粘土含量达70%中密。厚度17.60—28.20米。

奥陶系下统白云质灰岩

本隧道左右线洞身围岩主要由该地层组成,岩性为白云质灰岩,灰白色,间夹薄层状泥质条带灰岩、角砾状灰岩。强~微风化,隐晶结构,中厚层状~中薄层状构造。强风化带厚度20~25米,局部大于30米,岩芯以碎石状为主,局部为扁柱状,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呈中薄层状结构,岩体完整性较差;微风化带岩体节理裂隙不发育,呈中厚层状结构,岩体完整性较好。

以上岩层产状为235°∠15°综合洞体埋深和围岩结构、产状等特点分析,本隧道岩体工程

1

地质条件一般。隧道围岩岩土力学指标见表1。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表 表1

饱和岩土 名称 密度(g/cm3) 单轴抗压强度Rc(MPa) 弱风化花岗岩 弹性模量泊松比μ (×104MPa) 2.2-2.5 弹性波纵波Vp(m/s) C(MPa) ψ(°) 2.71-2.80 55.8-78.0 0.30-0.35 1560-3510 0.5-0.7 40-42.2

隧址区地表水系为清水河,水流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冬季仅部分河道有少量间断水,雨季流量较大。洞身范围内无地下水,地下水对隧道洞身无较大影响。根据清水河地表水水质分析报告,隧址区地表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隧址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大陆性季风影响明显,日照较充足,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年降水量500mm,一般集中在6—9月;年平均气温5℃,1月平均气温-11℃,7月平均气温21℃;霜冻期为9月下旬至次年4月,无霜期约90—150天。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区》(GBJ8306-2001)的有关规定,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不良地质:隧址区岩溶稍发育,岩溶是隧址区的主要不良地质,岩溶的发育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降低了围岩等级,对隧道洞身稳定性影响较大。

2、编制依据

(1)有关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有关设计文件、图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3)《公路建设项目高危工程施工安全强制性要求》,福建省交通运输厅

2

(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3、施工人员、机械设备配置

3.1 洞身钢筋网支护工程量

增瑞隧道钢筋网支护工程量包括Φ8共计100576.9kg,其中Ⅴ3级围岩段为6745.6kg、Ⅳ2级围岩段为43312.5kg、Ⅲ2级围岩段为46980kg、人行横通道为2036.6kg、车行横通道为1502.2kg。 3.2 施工人员配置

根据实际钢筋网支护的需要,每个开挖作业面按照表2进行施工人员配置。

表2 钢筋网支护施工人员配置一览表(按每个开挖作业面配备) 人员类型 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 钢筋网加工 挂网施工 电工 质量员、安全员 数 量 1人 2人 4人 1人 各1人 备注 现场施工协调及技术指导 负责钢筋网片的加工 焊工2人,辅助工2人 负责接电、电力维修 负责质量、安全检查、监督 3.3机械设备配置

根据增瑞隧道钢筋网支护施工方法,配置以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表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