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世界的人口》教材分析 下载本文

《世界的人口》教材活动解析

一、本章内容分析

本章对应的是课程标准“世界地理”概况中的“居民”,这部分课程内容由人口与人种、语言和宗教,聚落(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三个方面构成,教材编写时,将人口与人种拆分为两节,由此形成了本章“世界的人口”、“世界的人种”、“世界的语言与宗教”、“世界的聚落”四节学习内容。 人口和人种问题涉及了当今世界需要处理好的两大重要关系,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这两个关系,树立和培养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地理课程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有鉴于此,教材在编写时特意将“人口与人种”这项课程内容分成两节,一方面通过增加篇幅,使学习内容和相关的学习过程更加充实,另一方面也使相应的教育主题鲜明和突出。

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7~9年级地理学习所要形成的基本观念之一,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人口问题及其影响是形成正确人口观的重要的知识基础。人口问题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人口的数量问题、素质问题、结构问题、迁移问题等。从7~9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课程标准将重点放在人口的数量问题上,尤其侧重于人口数量过多和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影响。教材在“世界的人口”一节中,以“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和“世界的人口问题”为题,通过文字叙述和活动设计组织,力求让学生认识到人口自然再生产如果不能与社会再生产以及资源、环境相协调,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而适度的人口自然再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人口分布是从地理角度学习人口的重要知识之一,“世界人口的分布”这部分内容着重培养学生掌握从人口分布图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全球意识作为一种跨世纪的新思维,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接受。地理学科为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全球意识提供了丰富而又生动的素材。地理学科向学生展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生活方式。把世界的多样性呈现给学生,防止学生用一种思维定势去看待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一目标属于情感、态度范畴,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一定的关于世界文化的知识基础。只有了解了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及其差异,才能明白各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它们之

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都是平等的;进而才能懂得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文化的范畴很广,课程标准为达到本学习目标,选择了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方面,并且把知识重点放在“分布”和“与环境的关系”上。本章中“世界的人种”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这两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贯彻和体现着上述的观点和认识。“世界的人种”一节,从正文中正确观点的表述,到阅读材料中对人种间体质差异原因的说明,再到活动中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分析讨论,所有的编写都着眼于通过世界人种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各人种没有优劣之分的观念,反对种族偏见和种族歧视的观点和态度。“世界的语言与宗教”一节,以空间的视角,着力向学生展现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丰富多彩。

人类历史上保留下来的众多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珍惜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意识。世界文化遗产是多方面的。课标把“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放在聚落主题之下,因此可将教学内容缩小到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教材中“世界的聚落”一节的编写,就是在使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具体到这里就是“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去发现不同文化所特有的价值,懂得“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透着因此可将教学内容缩小到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举例也宜中外兼顾。我国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有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的丽江古城、安徽的西递和宏村村落等。其他国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城。

二、本章知识结构

三、课时分配建议

建议本章授课共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口

2

课时 第种

1

课时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1课时 第落

2

课时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一、教学目标